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

数字化企业 2025-09-26 15:38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1

本届工博会上,海康威视展示的上百款软硬件产品,覆盖了可见光感知、毫米波感知、激光感知、融合光谱感知、声学感知、红外感知等不同技术领域,为工业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产品选择。

内容提要/OVERVIEW
 - 文章信息 - 


本文由e-works编辑部杨培原创报道。


2025923-27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工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本届工博会汇聚全球目光集中展现了当前工业技术创新的前沿趋势与成果,为行业搭建起探索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

此次工博会上海康威视以“物联感知+AI,加速工业场景数字化”为主题亮相展示了上百款“物联感知+AI”软硬件产品,以及海康观澜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场景应用

面对当前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此次工博会所展现的行业趋势中,海康威视带来了哪些精彩展示接下来就让我们探究竟。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3
2025中国工博会海康威视展


01

物联感知:感知物理世界

为工业智能化构建“数字基础”


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不仅构建起覆盖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完整产业体系,更成为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力量。然而,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跨越的关键阶段,产业升级的深层痛点愈发凸显

制造业由“规模领先”迈向“质量效益双优”的过程中,要直面各项挑战,推动工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关键第一步就是以物联感知设备为入口,“物理世界数字化”为工业构建“数字基础”

“就像人类不只是通过眼睛去认识世界,在工业领域,数据的获取也不仅仅依赖于‘视觉’、‘听觉’等单一的感知技术手段,而是要构建全面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支撑不断优化决策。”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介绍,20余年来,海康威视可见光感知起步,持续拓展红外、毫米波雷达、X光、声波等感知技术,让机器具备“眼耳鼻舌”等各种感知能力,支持千行百业感知采集物联数据

本届工博会上,海康威视展示上百款软硬件产品,覆盖了可见光感知、毫米波感知、激光感知、融合光谱感知、声学感知、红外感知等不同技术领域,为工业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产品选择。

走进可见光感知展区,可以看到海康威视在“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这一路径的持续探索,应用场景覆盖不同工业领域。海康威视内窥式炉膛火焰观测系统,在镜头、机身结构和光学成像上采用场景化专业设计,可应用于2000℃的高温炉内场景,助力钢铁厂、石油化工厂、玻璃厂、水泥厂、发电厂等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而针对微观观测的超景深3D数码显微镜,可实现最高放大6000倍的微米级图像观测及超高精度的2D/3D测量,助力电子制造、锂电、金属加工、纺织纤维等诸多行业实现精细观测与分析。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4
可见光感知展区

声学感知展区声音不仅可以听出故障,还能“看见”隐患,为工艺过程质检和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提供可靠解决方案。例如声振温监测系统一个探头就能实时监测工业设备的声音、振动、温度,及时发现异常,保障产线正常运转;在线式声像仪则可以通过声音“看见”隐患,定位气体泄漏、局部放电等位置,助力变电站、液化气站等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5
声学感知展区

激光感知展区,激光的高精度特性被充分应用于距离测量、温度感知、轮廓扫描、目标定位等工业关键场景。例如高空分定位型测温光纤,可以实时监测电缆桥架、母线槽、立体仓库、油气管道的温度等实现厘米级定位,让高温隐患“显形”,偏差仅在0.5℃内;激光扫描成像雷达,可以在煤棚、原料棚库、成品棚库等轻微粉尘的工业仓库,精准盘点物料体积,精度达到98%以上。

在工业场景中,诸多复杂的场景难题,仅凭单的技术手段,往往难以有效解决例如金属锥形仓等仓体结构复杂,仓内物料盘点一直是难题传统毫米波雷达信号在金属锥形仓就犹如进入“迷宫”——仓体斜壁导致雷达波入射角度不稳,锥底易形成信号盲区,严重影响测量准确性,这一问题在酿酒等行业尤其突出若不能准确掌握余料情况,可能导致投料顺序错乱、原料混合,直接影响配方精度与产品质量。

此时,依托不同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才能精准 “破题”。凭借20余年技术沉淀与产品研发经验,海康威视开发出激光毫米波融合扫描成像雷达,融合激光的高精度与毫米波的高穿透性,可针对金属锥形仓等复杂仓储设施,快速、精准测量仓内物料,不仅保障生产连续稳定,还能助力企业实现产销平衡、提升效益。


02

AI 融入软硬件产品

助力工业智能化升级


早在2006年,海康威视就组建了智能算法团队,开始探索智能化技术,并在业内率先将AI产品化落地。如今,AI已广泛地融入海康威视的软硬件产品中,支撑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应用。

在融合光谱感知展区,在线近红外水分分析仪将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光谱与AI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在食品、饲料、发酵、制药、化工等行业,实现物料含水率的在线实时监测,提升生产品质管控智能水平。高光谱推扫相机集中多种模型算法,融合图像与光谱数据,让检测食品、塑料、农产品等物质成分更精准、快速、无损。

在软件产品中AI的加持也让软件平台为工业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管理模式从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智能驱动转变。例如IES生产监管平台让生产过程全局掌握,提供产线追溯、生产巡检、体积测量、设备设施状态监测、三维数字工厂、AR车间等业务应用,辅助生产过程监测,提效生产运营管理。其中AR实景车间把生产数据“搬”进数字车间,让管理人员不在现场如临现场,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同时,海康威视持续将大模型技术融入产品,提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能力。截至目前,海康威视发布数百款大模型产品。

例如海康威视工业安全系列摄像机在视觉大模型加持下,结合立体视觉成像技术,准确检测区域内人员滞留情况,检测信号可对接PLC、安全继电器等控制系统,时延低至百毫秒,有效避免机械碰撞等“意外”发生,守护安全生产。

X光技术展区,展示的智能离线AXI设备和工业CT设备,搭载海康观澜大模型,实现电路板焊接缺陷的高精度自动检测,检测效率可大幅度提升80%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6
智能离线AXI设备

海康威视基于大模型技术底座,打造了系列行业大模型,助力工业智能化升级。此次中国工博会上海康威视示例了观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场景应用。

在大模型互动展区,参观者不仅能亲身体验大模型在质量管控领域的具体应用,还可体验到分钟级的快速注册算法生成过程,切身感受观大模型带来的智能与高效。

红色配件包、绿色螺丝包、L型支架、大倍率微距相机……参观者依次按顺序在包装盒中放入不同的相机配件,通过大模型对包装全流程进行实时视频分析,可监测是否有配件错漏放的情况发生,每个步骤的检测结果将实时在屏幕上显示,若出现包装配件错放、漏放,将实时显示“NG”标识,提醒及时修正操作,确保包装流程符合标准化要求,保障配件物料齐套。

同时,参观者还可深度体验到大模型的快速部署能力:随手拿出一件随身物品,如手机、手机壳等,现场拍摄1至8张图片,系统将在几分钟内生成针对该检测对象的算法,形成一个全新的智能应用。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7
工序检测体验

安全生产领域,海康威视则以隐患排查为主要突破口,综合运用多模态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和光纤大模型等多种算法能力,从“人、机、物、环”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体系化的算法应用。这些应用覆盖了人员穿戴合性识别、通用行为识别、特殊作业监管、设备跑冒滴漏检测、表计识别、天车辅助控制、环境隐患识别以及管线防外破监测等多个安全生产场景。

目前,海康观澜大模型已在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建筑、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落地应用,在助力生产安全、产品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3

落地实践

从“以己为田”到千行百业


工业解决方案的生命力,在于能否真正落地并解决实际问题。多年来,海康威视“以己为田”,将自己的技术用于自己,在制造基地的各生产环节就应用了大量的自技术和产品,支撑业务管理与改善,为制造业的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奠定基础。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9
海康威视桐庐智能制造基地

面对产品种类3万余种、日均订单近万个、定配置比例高达75%的生产难题与挑战,海康威视建设APSMPMMESWMSSRM等数字化系统,开发和集成了大量的自智能算法,实现了需求预测、智能排程、智能合单、智能工艺生成、智能维修指引、异常智能分析等业务的智能化应用,构建了从订单到交付全过程的数字化连接和智能化应用,让订单交付更敏捷、更高效。

同时,还基于AI开放平台,结合自的智能相机,探索使用“视觉+AI”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检测,在来料、装配、测试、包装等不同环节,铺开诸多AI应用,以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一致性。比如,在来料环节,公司利用自的工业相机、智能相机,结合Al算法,数秒内即可判别LED后盖板的螺柱、磁柱结构是否符合要求,丝印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料“不流入”生产环节。

2025年,海康威视在其生产基地规模化落地了海康观澜工业大模型,进一步提升智能应用效果。此外,在生产工艺、物流调度、品质检测等业务场景,海康威视还应用了自主研发的各类数字化产品,如产线相机、各类移动机器人、工业相机、X-ray智能缺陷检测系列产品、X-Ray智能点料机、智能听诊设备、PDA等,助力供应链管理及生产制造提质增效。

“以己为田”模式,既能支撑海康自身业务管理优化与效率改善,更以实践为工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值得一提的2025年,海康威视凭借“数智质量”质量管理模式,成功斩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更印证了其在技术应用与质量管理上的成效和标杆价值。

近年来,围绕客户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海康威视持续为工业领域的各行业量身定制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石化煤炭、钢铁有色、机械装备、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领域广泛落地数字场景化应用:

在南京钢铁厂,海康威视专用抗振相机搭配吊钩跟跑算法,解决高空“穿针引线”般的行车吊装难题,提升安全与效率;在中孚实业,面对超 1200℃磷生铁水浇筑,人工现场操作易受伤害、远程操控易产生误差的难题,海康威视低延时高温高亮相机,让工作人员在集控室即可清晰观测现场,并精准远程操控,消除人工安全风险,又解决操控迟滞问题;在华新水泥,毫米波雷达产品2分钟内完成对库内庞大骨料数量的盘点,使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60%。

这些在不同行业场景中落地的实践,印证了海康不仅是具备丰富技术的公司,并且是落地能力很强的公司,能将技术落地到工业场景中,切实解决问题助力工业场景数字化转型走得更稳、更实。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11
海康威视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在物联感知 AI 技术融合日益紧密的背景下,海康威视依托自身在技术研发与行业实践中的积累,将在更多的工业场景中发挥作用,助力工业智能化进程稳步推进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12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13

海康威视亮相2025中国工博会:以“物联感知+AI”驱动工业智变图14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快速在线报名🇩🇪德国考察!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工业 驱动 海康威视
more
开放申请!2026 Science x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AI驱动科学大奖
美国DARPA脑机接口项目:军事权力如何驱动民用技术革命?
数说IT|赛迪顾问:AI驱动全球云计算进入新增长周期,中国智算云市场迅猛发展(2025年第17期(总第56期))
极“智”之选:博世力士乐ctrlX XC20伺服驱动系统全球首发
2025年中国公共服务机器人行业产业链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行业规模达182.7亿元,技术驱动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图]
JCPA活动报名|“人工智能、数据驱动技术与比较公共政策”研讨会
恒汉腾先进技术服务|汽车电动化:驱动电机-舍弗勒
英特尔以通感智算一体化方案,驱动网络与边缘智能化升级
2025年中国自动化物流设备‌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判:政策赋能与科技驱动并进,自动化物流设备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新征程[图]
数据驱动下的2025中国汽车版图:主流车企、新能源及全球化布局洞察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