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5首届国际低空产业大会暨成渝国际低空产业博览会在成都空港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牵头主办,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举办,以“领航低空安全 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聚焦低空经济的前沿技术、产业应用与安全标准,吸引了近百位院士专家、200余家企业及近万名专业观众参与,共同探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9月2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多位两院院士及行业权威专家围绕“把握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与飞行装备”“多源信息融合发展及展望”等核心议题发表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与产业机遇。大会以“1+2+10+X”为架构(1场开幕式、2场全体会议、10场主题论坛及多场特色活动),设置低空产业投融资并购培训会、北斗低空应用及标准化论坛、飞行汽车论坛、低空智能无人系统论坛等平行板块,覆盖政策、技术、资本、应用全链条。 大会重磅推出“低空安全体系”系列首批32项标准中的8项团体标准,包括《低空安全术语》《低空运行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指南》《低空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地安全通用要求》等,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安全规范迈入体系化新阶段。这些标准由行业顶尖机构联合制定,为低空飞行器起降、运行管理及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基石。 会上发布了《低空产业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工程》,25家单位凭借在低空网络、新型航空器研发、服务保障体系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获颁荣誉奖牌。入选项目涵盖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为全国低空产业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同期举办的2025成渝国际低空产业博览会规模空前,近200家企业展出2000余项前沿科技产品,包括飞行汽车、无人机、低空通信设备、智能管控系统等,全面呈现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最新成果。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吸引国内外500余家展商,其中不乏行业龙头与“专精特新”企业。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科普中国联合光明网对大会主旨报告、颁奖典礼等环节进行直播(9月26日9:30-17:30),吸引公众关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中国科协科普部表示,此举旨在通过高端学术活动普及前沿技术知识,助力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会将持续至9月27日,后续将围绕低空气象、低空集群智能、监测网技术等细分领域举办7场专题论坛,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业内专家指出,成都作为西部低空经济枢纽,依托政策优势与产业基础,正加速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创新高地,而本次大会的召开将为我国低空经济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搜集、整理、编辑:李萌,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