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9 12:03

Medtec China 2025展会的核心区域,一个独具匠心的展台吸引了过往人群的目光与脚步。这里正是水木东方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的展示窗口——一个在中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域悄然成为关键节点的独特存在。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1


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特别是在手术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等前沿领域,中国创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


然而,行业的繁荣背后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从实验室突破到商业化产品之间,存在一个被称为“死亡之谷”的产业化断层。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域,约有70%的原创技术卡在从原理样机到商业化产品的转化阶段。这一现象在水木东方董事总经理王彬彬看来尤为深刻:“我们见过很多令人惊艳的创新理念,但能够成功跨越产业化鸿沟的却寥寥无几。问题的核心在于,医学创新需要的是跨学科的系统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单一技术的突破。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2


水木东方的诞生与演进,正是为了填补这一关键空白。2017年成立至今,这个平台已完成从产业孵化器到专业CDMO的战略转型,累计服务客户近500家次,助推21个产品获得NMPA注册证,成为国内首家取得“有源医疗器械合同生产”认证范围的CDMO平台。


战略演进,从资源整合到能力建构的深度蜕变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正经历从“单一创新”向“生态协同”的模式变迁。在欧美,类似Lonza、Flex等巨头早已通过构建一体化平台,成为生物医药和高端器械创新的基石。反观国内,尽管创新活力迸发,但支撑成果转化的专业化、规模化CDMO生态却尚未成熟。


水木东方的战略演进,正是瞄准这一核心短板展开的。


平台创立之初,其主要使命是作为“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的运营实体,通过资源整合助力创新项目落地。这一时期,平台成功引育了思灵、术锐等50余个全球优质项目,孵化培育1家独角兽、4家准独角兽及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然而,在深入服务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团队发现了一个共性难题:即使拥有顶尖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创新者仍然面临产业化路径上的系统性障碍。“我们意识到,单纯提供空间、资金或临床资源只能解决表面问题,真正的瓶颈在于如何将创新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合规化的工业产品。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3

水木东方董事、总经理王彬彬


这一认识促使水木东方在2019年开始战略转型,重点布局高端医疗器械CDMO服务。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平台需要建立包括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在内的完整质量系统,构建覆盖机械、电子、软件等多学科的技术团队,并建设万级和十万级洁净车间等基础设施。


转型的关键在于从“资源中介”向“能力建构”的转变。水木东方逐步建立起包括研发设计、工艺工程、质量管控、注册申报等在内的完整服务体系,形成了独特的“CDMO+X”商业模式。其中,“X”代表着平台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配置的临床资源、投融资支持、市场推广等增值服务。


这种模式的效能已经在多个项目中得到验证。据统计,通过水木东方的全链条服务,客户产品样机的迭代周期平均缩短50%以上,产业化成本降低约60%,成果转化率超过80%。数字背后,是平台对医疗器械产业化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系统工程能力的持续积累。


技术基石:多维融合的工程创新体系


水木东方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深度技术积累之上。平台的技术体系可以概括为“三位一体”的架构:底层是基础工艺能力,中间层是学科整合能力,顶层是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在基础工艺层面,平台建立了包括精密机械加工、电子装联、软件工程等在内的完整制造能力。其中,微米级精密加工技术堪称平台的特色优势。在一个典型案例中,水木东方的工程团队为某血管介入器械开发了内径仅为毫米级的金属管件,其内表面粗糙度需控制在微米级以内,这一指标已经达到航空航天级别的精度要求。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4


学科整合能力则体现在平台对复杂医疗系统的工程实现上。以手术机器人为例,水木东方的技术团队需要同步解决机械传动、运动控制、影像导航、人机交互等多个子系统的协同问题。平台开发的机器人控制器模块,其运动控制精度可达0.1毫米,响应时间小于10毫秒,这些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顶层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是水木东方区别于传统代工厂的关键所在。平台提供从“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注册、市场导入、规模量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构建完整的“产学研医”转化链。在这一解决方案下,工程师与临床专家从项目立项阶段就深度协作,确保产品设计既满足临床需求,又符合产业化要求。


案例深解:复杂创新项目的产业化实践


水木东方的技术实力在最复杂的创新项目中得到充分展现。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该项目源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积水潭医院的医工合作,旨在解决传统骨折手术中存在的创伤大、精度低等痛点。


项目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将学术创意转化为可靠产品。创新中心关注到临床痛点与市场需求,在骨盆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部件研发阶段就引入该项目,协同支持产品路径规划、高精加工、物料采集、人才架构设计搭建等核心环节,产品从部件开发到伦理阶段共用18个月,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40个月以上。新产品通过先进的数智算法,3分钟即可快速规划复位路径,实现亚毫米级精准闭合复位。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5


而在4π放疗机器人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这个将加州大学前沿技术引入中国的项目,面临着跨国技术转移的特殊挑战。水木东方的团队不仅完成了技术消化吸收,还根据中国监管要求和临床实践进行了多项适应性改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平台同步搭建了相应的质量体系和生产工艺,为产品的本土化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木东方CDMO平台的价值,在其服务的代表性企业——北京中科鸿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中得到了清晰印证。


中科鸿泰源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其全球首创的多通道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展现了顶尖的科研创新能力。然而,当这样一家拥有前沿技术的企业步入产业化深水区时,必然会面临医疗器械严格的法规体系、设计转移、工艺验证与供应链管理等系统性工程挑战。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6


此时,水木东方的角色便从传统的技术合作者,转变为核心赋能者。平台深度介入中科鸿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为其提供体系化的工程解决方案。这包括协助构建符合NMPA法规要求的质量体系、利用其供应链资源网络,为关键部件筛选合格供应商;更重要的是,将研发阶段的装配工艺转化为标准化、可重复的生产流程这种全方位的支撑,有力地助推了中科鸿泰的手术机器人系统顺利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的初筛,驶入了产品注册的“绿色通道”。


实际上这些案例共同揭示了水木东方独特的价值主张:平台不仅提供制造服务,更提供从技术转化到商业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水木东方扮演着“技术翻译官”的角色,将学术语言转化为工程语言,再将工程语言转化为监管语言,最终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产业生态:构建协同创新的网络效应


水木东方的成功不仅源于内部能力建设,还得益于其构建的产业创新生态。平台通过多种机制与产业链各环节建立深度连接,形成协同创新的网络效应。


在临床端,水木东方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构建了"临床需求-技术开发-应用反馈"的闭环机制。这一机制确保平台开发的产品真正符合临床需求,具有明确的市场价值。例如,在手术机器人开发过程中,临床专家会参与每个关键节点的设计评审,从使用体验和手术流程角度提出改进建议。


在研发端,平台与清华大学、北航、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关关键技术。这种合作不仅加速了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也为平台带来了持续的技术源泉。近年来,水木东方参与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机器人控制、医学影像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


产业生态的协同效应在水木东方服务的多个项目中得到体现。以多通道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项目为例,平台整合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在算法方面的优势、阜外医院在临床验证方面的资源,以及自身在工程实现和注册申报方面的专业能力,使产品从设计开发到进入临床阶段的时间缩短了近一年。


结语


水木东方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从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转向专业化分工的生态系统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像水木东方这样的高端CDMO平台,正在成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帮助创新者降低产业化门槛、缩短上市时间,更体现在其对行业创新范式的重塑。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科学家可以更专注于技术突破,临床专家可以更深入地参与产品优化,而产业化的工作则由专业的CDMO平台来完成。


这种模式正在改变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生态。数据显示,通过水木东方等专业平台的服务,创新医疗器械的平均上市时间缩短了30%以上,产业化成功率显著提升。这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对医疗科技进步的实际推动。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机器人大讲堂-客服(19560423866,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7



工业机器人企业

 |  |  |  |  |  |  | |   |  |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

 |  |   |  |  |  |  | 

医疗机器人企业

 |  |  |  |  |  |  |  |  |  |  |  | 

人形机器人企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PNDbotics

具身智能企业

 |  |  |  |  |  |  |  |  |  |  |  |  | 科大讯飞 | |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    |  | 

核心零部件企业

 |  |  |  |  |  | 鑫精诚传感器 |  |  |  |  |  |  |  |  |  |  |  |  |  |  | | | 瑞源精密 |   |  | 

教育机器人企业

 |  |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添加微信“robospeak2018”入群!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8
从“资源整合” 到 “产业引擎”:水木东方 CDMO 如何让医疗器械创新跨越产业化鸿沟?图9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医疗
more
活动预告丨2025CAAI具身智能与智慧医疗前沿论坛将在广州举办
ADI AD8803:为便携式医疗设备注入“芯”动力
快讯|西门子医疗与史赛克合作开发手术机器人;OpenMind 发布智能机器人开源操作系统;挪威ADAR 传感器公司开启全球扩张
刚柔并济,形随意动:新型超材料为无线植入医疗设备开辟新道路
2025年中国医疗净化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图」
2025年中国数字医疗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最后5天】ARTS 2025早鸟报名|分论坛:医疗-仿生机器人
资讯 | 上海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立项、国家药监局脑机接口医用机器人标准立项、兰大二院成立病房、珠江医院ANS疗法招募癫痫患者等
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京津冀分中心在京挂牌运行
会议 | 2025第四届智慧医疗与康复大会暨第七届脑机接口论坛于9月18-20日在上海成功召开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