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产业正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驱动,企业的盈利钥匙藏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中。
清晨6点多,深圳南山智园的一间直播间里,一台重量仅249克的无人机正在起飞。这不是户外飞手的工作现场,而是博坦官方旗舰店的日常直播。通过直播间,这款无人机的国内销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几乎在同一时间,杭州阿千科技旗下的“飞享纪”团队正在景区部署共享无人机机柜,游客扫码即可租赁无人机进行自动跟拍。而不久前,影石创新孵化的影翎无人机则以其8K全景拍摄能力切入市场,明确表示“不做第二家大疆,要革命飞行方式”。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问题: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什么样的盈利模式能够真正打动当代消费者?

01 行业现状:红海竞争下的差异化破局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曾长期被大疆垄断,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70%。然而,近年来一批新锐品牌通过精准定位与技术创新,实现了侧翼突围。
HoverAir品牌将自己定义为“不飞的摄影师”,聚焦普通用户的生活记录需求。博坦则提出“做年轻人的第一台无人机”的Slogan,凭借轻量化和高性价比产品打开市场。
这些成功案例揭示了一个趋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驱动”。
影翎无人机通过复用影石X系列全景相机70%的技术专利,将拼接算法及小型化设计迁移应用至无人机领域,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这种技术复用模式为行业提供了降本增效的新思路。
02 付费模式:硬件销售与增值服务并重
直接销售硬件是目前最主流的盈利模式。博坦ATOM 2通过抖音店播开售不到2分钟,700台货销售一空,当天出货超千台。其成功关键在于精准定位:重量249克,规避了各国对250克以上无人机的注册限制;价格锚定2000元以内,降低了用户决策门槛。
增值服务模式表现同样亮眼。“飞享纪”通过“共享无人机+AI算力”平台,为游客提供无人机租赁、自动跟拍、智能航拍服务。他们的共享无人机支持自动跟随、环绕等6种智能拍摄模式,游客选择模式后,无人机便能按预设路线自动拍摄。
“硬件+算法+场景”的全链条服务构成了飞享纪的多元收益模式:除设备租赁外,还包括AI剪辑服务、景区数据服务、广告分账等。这种模式解决了游客“无设备、不会拍、难剪辑”的痛点,同时通过用户自发传播为景区带来流量反哺。

03 免费策略:用户培养与生态构建
在付费模式之外,免费策略同样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博坦通过抖音直播间展示无人机实际飞行效果,不仅促进了销售,还建立了与用户的情感连接。他们的直播间不仅是“成交场”,更是“信任场”。
博坦的主播们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甚至公司自己出了一套无人机测试题,确保专业度。这种专业内容输出培养了用户信任,促进了品牌忠诚度的形成。
构建用户社区是免费策略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影翎Antigravity同步启动了“Antigravity Hub”社区计划,设立20万美元创作者基金,鼓励用户提案,为产品迭代提供反馈。
他们还开发了全景素材交易平台,将业务延伸至VR直播、虚拟旅游等B端应用场景。
连云港的短视频博主“连云港刘川枫”通过无人机航拍家乡美景,在各大平台收获了固定粉丝。这种用户自发创作的内容不仅培养了公众对无人机的兴趣,也为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
04 盈利模式选择:关键因素与决策框架
选择付费还是免费模式,抑或两者结合,企业需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目标用户群体。年轻用户对科技产品接受度高,追求个性化体验,旅行航拍成为趋势。而专业用户更看重性能与可靠性,对价格敏感度较低。
其次是应用场景。文旅场景下的共享无人机模式解决了游客临时性、短期性的需求。而日常记录需求则更适合用户自购设备,随时使用。
最后是产品特性。轻量、易操作的产品更适合通过直播等直观方式展示,降低用户学习成本。而专业级设备则需要更深入的知识普及和体验活动。
混合模式可能更为理想:通过免费内容吸引用户,培养兴趣;通过低门槛设备让用户体验,建立信任;再通过高端设备和服务实现盈利。博坦通过直播间展示无人机飞行效果,吸引用户购买设备,同时建立飞友社群,培养品牌忠诚度,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05 未来趋势:低空经济的大众化机遇
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的持续推进,消费级无人机面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攀升至3.5万亿元。
技术发展将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AI剪辑技术已能将“输入素材→自动成片”的耗时缩短至秒级,准确率接近90%。5G与边缘计算的发展使景区5G覆盖率已超75%,可支持无人机实时回传数据并进行云端剪辑。
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博坦的无人机已被用于检查楼顶光伏板、巡查工地,甚至牧羊。一个小型婚庆团队因预算有限,在直播间看到博坦无人机提供三次试飞后购买,现在已成为老回头客。
飞享纪计划基于游客影像开发定制纪念品等衍生业务。这种从硬件销售到服务提供,再到数据价值挖掘的演进,代表了消费级无人机盈利模式的未来方向。
深圳聚集了1700多家无人机产业链企业,覆盖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等各个环节。这片创新热土正见证一场由科技与供应链共同驱动的产业协同实验。
在抖音直播间,博坦ATOM 2上市不到2分钟便售出700台;在旅游景区,飞享纪的共享无人机让普通游客也能轻松拍摄专业级航拍视频;在社交媒体,越来越多的“连云港刘川枫”们用无人机记录并分享着身边的美好。
低空经济的未来,不仅在产业政策的蓝图里,也在年轻人按下“一键起飞”的指尖上。
来源:本文案例综合自东方财富网、36氪、澎湃新闻等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