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2025-10-02 14:55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1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2

当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出台,“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全要素、全过程”“2027年智能应用普及率超70%”等关键表述,直接将“AI+教育”从“可选探索”升级为中小学的“时代必答题”。

对中小学而言,布局“AI+教育”不再是单纯顺应技术浪潮的被动之举,而是响应国家战略、培养智能时代人才的核心抓手。学校该如何精准发力?




政策倒逼:

布局AI,已无观望时间



《意见》对“AI+教育”的定位,直指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变革需求——既要通过AI“重塑生产生活范式”,更要借技术“推动育人从知识传授为重向能力提升为本转变”。这种变革有硬指标、强要求,学校根本没等一等的空间。

从时间维度看,2027年教育领域智能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让AI全面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2035年形成成熟智能生态,三个节点划定清晰转型节奏,倒逼学校立刻启动规划。

从育人维度看,“创新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加快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要求,倒逼学校打破传统一刀切的办学逻辑。但现实中,不少学校仍停留在“买设备、开课程”的浅层探索阶段,面临三大典型困境:

  • 工具闲置:引入AI教学工具却缺乏系统规划,最终沦为展示;

  • 师资短板:想推进AI融合教学,却因教师AI应用素养不足,导致技术与课堂脱节;

  • 安全顾虑:担心学生数据泄露、算法伦理风险,不敢深入推进AI技术应用。

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学校未能将“AI+教育”与育人目标、办学特色深度绑定。《意见》的出台,恰恰给出破局方向:唯有主动规划、科学落地,才能把技术优势变成育人实效。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3





需求聚焦:学校真正需要的是

贴合教育现场的AI



并非所有AI技术都适配中小学教育场景。真正有价值的AI技术,必须紧扣育人核心,满足教学、治理、安全三大维度的实际需求。

  • 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的“个性化AI”

《意见》强调“推动开展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的自主学习”,核心是解决传统教学中“教不对人”的痛点。这类AI技术需具备精准洞察学情、动态适配需求的核心能力,具体可落地为两类工具:

智能学伴:能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轨迹,通过数据分析识别知识薄弱点,自动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与练习;

自适应学习系统: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进度,动态调整习题难度与教学内容,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

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 助力全要素协同的“系统性AI”

“AI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的要求,决定AI不能是“局部补丁”,而应是串联教学、治理、家校协同的“系统中枢”,主要包括两类平台:

数智中台:能打通教学数据、德育数据、后勤管理数据,整合分散信息,为校长办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一体化教育平台:可整合课程资源库、教师培训体系、学情分析工具,覆盖教、学、评、管全流程,实现各环节数据互通、功能协同。

这类技术能避免学校陷入“碎片化投入、重复建设”的困境,让AI真正与办学各环节深度融合,形成“全链条赋能”的格局。

  • 保障安全可控的“合规性AI”

中小学应用AI技术,必须以“保护学生隐私、符合教育伦理”为底线。因此,具备安全合规属性的AI技术是落地前提,主要包含三类功能:

安全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加密、存储防护等技术,确保学生学习数据、个人信息不泄露;

教育专属大模型:经过教育场景适配,能过滤不良信息、规避算法偏见,输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容;

透明化算法机制:让教师、家长可清晰查看AI推荐资源、学习方案的逻辑,避免“黑箱操作”。

只有安全可控的AI技术,才能消除学校的应用顾虑、获得家长的信任支持,为“AI+教育”落地扫清障碍。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4




落地破局:

推进“AI+教育”的四条路径



明确了政策要求与技术需求,落地环节仍需跨越“规划、技术、运维”三道坎。结合当前教育实践,蒲公英教育智能研究院建议中小学从以下四个方向构建落地路径:

1.锚定育人目标,避免“技术先行”

所有AI引入都要围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优化办学效率”三大目标展开。学校可以先梳理核心痛点:因材施教难就优先上智能学伴,管理低效就重点搭数智中台,别盲目追最新技术。

2.搭建适配体系,拒绝“信息孤岛”

“AI+教育”落地需构建“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体系:

前期调研:全面评估学校现有技术基础、师资能力、办学痛点,明确AI融合的优先级;

方案设计:围绕教、学、评、管全流程,设计AI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整合路径,确保各系统数据互通、功能协同;

分步落地:可先选择1-2个核心场景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拓展至其他环节,降低转型风险。

3.强化师资赋能,破解“应用瓶颈”

教师是“AI+教育”落地的核心执行者,AI素养的提升需同步推进:

分层培训:针对校长群体,开展“AI+教育”战略规划培训,提升决策能力;针对教师群体,分阶段开展“AI工具使用”“AI教学设计”等实操培训,从“会用工具”到“善用技术优化教学”;

实践支撑:建立“AI教学实践共同体”,通过同伴互助提升应用能力;

激励机制:将AI教学应用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鼓励教师主动探索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模式。

4.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持续推进”

“AI+教育”是长期工程,需建立多维度保障机制:

安全保障:制定AI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明确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的流程与责任,定期开展安全检测;

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解读AI教育的价值与安全措施,争取家长理解支持;

动态优化:定期评估AI技术的应用成效,结合教学反馈、学生发展数据调整方案,确保技术持续适配教育需求的变化。

《意见》推动的“AI+教育”变革,从来不止是技术工具的迭代,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与升级——它以智能为笔,重新书写因材施教的实现路径。

对中小学而言,这场转型不是被动应对的任务,而是重塑办学特色、抢占未来教育先机的机遇。未来的“AI+教育”,终将从“技术赋能教育”走向“教育重塑智能”。而坚守教育初心、找准转型方向的学校,才能在这场变革中走得更稳、更远。联系蒲公英教育智能研究院,为您一站式提供自主研发+个性化开发的全维度解决方案。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相关阅读

干货推荐:

AI机器人设计推荐:
RPA 流程自动化系列推荐:
面试推荐:
大模型课程推荐: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高端社区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5
精选主题推荐:

荐:
【中国风动漫】《姜子牙》刷屏背后,藏着中国动画100年内幕!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6
声明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913572853),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投稿请与小助理联系(微信号:AI480908961)

编辑:Zero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7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8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图9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教育
more
这些无人机、航模赛事纳入中小学竞赛活动白名单!教育部公示《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尹力主持召开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
【教育】人工智能(AIGC)在教学中的应用
AI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赛迪顾问党总支举行“筑牢思想防线 严守纪律规矩”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特色党日活动
【教育】聚焦“生成式课堂”——生成式AI赋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这是一堂精彩的沉浸式国防教育课!
2025年中国教育科技行业市场规模、相关政策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教育】中小学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教育”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