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软件竞争已从 “单点产品比拼” 升级为 “生态体系较量”。除西门子、罗克韦尔、ABB 等核心玩家外,SAP、施耐德、PTC、用友等巨头也通过差异化战略占据关键赛道,其 2025 年的战略落地与营收表现,共同勾勒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景图谱。
2025年 最近四个季度财报汇总
西门子:全栈生态主导者
作为全球工业软件领域的领航者,西门子 2025 年以 “ONE Tech Company” 战略为核心,通过重磅并购与技术升级巩固霸主地位,营收规模持续领跑行业。

(一)核心战略:全链路整合与 AI 深度渗透
西门子的战略核心是构建 “软件 + 硬件 + 服务” 的全栈生态,其中 Xcelerator 平台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2025 年的两大并购动作彰显其布局逻辑:3 月以 100 亿美元完成对工业仿真巨头 Altair 的收购,将多物理场仿真、高性能计算与 AI 能力纳入体系,显著强化数字孪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随后收购 ebm-papst 的工业驱动技术(IDT)部门,补全智能电机、传动系统等硬件短板,形成 “虚拟仿真 - 物理执行” 的闭环。
AI 技术的场景化落地是战略重点。2025 年 5 月,西门子在 Xcelerator 平台推出 AI agents,具备订单解析、资源调度、质量追溯全流程自主执行能力,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用后设备利用率提升 18%。同时扩展工业 Copilot 功能,支持 PLC 的 SCL 代码自动生成,错误率降低 40%,进一步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与微软的生态协同则实现工业边缘与 Azure IoT 的数据无缝流动,设备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 92%。
(二)营收表现:数字化业务成增长引擎
2025 年上半年,西门子工业软件业务营收达 186 亿欧元,同比增长 14%,占整体工业板块营收的 42%,较 2024 年提升 3 个百分点,印证 “ONE Tech Company” 战略成效。其中,Xcelerator 平台订阅收入同比激增 28%,占软件业务营收的 35%,Altair 的仿真技术带来新增订单超 12 亿欧元,主要来自航空航天、汽车高端制造领域。
区域市场中,亚太地区贡献 45% 的软件营收,中国市场增速达 19%,新能源电池与电子制造行业需求旺盛;北美市场受益于 “芯片与科学法案”,营收增长 15%,半导体行业解决方案渗透率突破 60%。
SAP:ERP + 工业软件融合,深耕企业级数字化
作为全球企业级软件巨头,SAP 2025 年将工业软件与核心 ERP 业务深度绑定,以 “数字核心 + 行业解决方案” 策略抢占中大型制造企业市场,成为工业软件领域的 “隐形增长极”。
(一)核心战略:ERP 与工业软件协同,AI 赋能决策
SAP 的工业软件战略聚焦 “打破企业数据孤岛”,其 S/4HANA Cloud ERP 系统与 Opcenter MES、PLM 软件深度整合,实现从 “订单下单 - 生产执行 - 物流交付” 的全流程数据贯通。2025 年重点升级 “SAP AI Core” 平台,在 MES 系统中嵌入预测性维护算法,某机械制造企业应用后设备非计划停机减少 35%;在 PLM 模块中加入生成式 AI 功能,支持产品设计方案自动生成,研发周期缩短 20%。
行业深耕是关键路径:针对汽车行业推出 “电动化制造解决方案”,整合电池生产管理、供应链追溯功能,大众、宝马等车企订单同比增长 30%;针对医药行业开发合规化模块,满足 FDA、EMA 等监管要求,某跨国药企应用后审计准备时间缩短 50%。
(二)营收表现:工业软件成 ERP 业务增长助推器
2025 年上半年,SAP 工业软件(含 MES、PLM、供应链管理)营收达 76 亿欧元,同比增长 16%,占整体软件业务营收的 22%,较 2024 年提升 2 个百分点。其中,云部署的工业软件营收增长 42%,占工业软件总营收的 45%,反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云优先” 趋势。
区域市场中,欧洲贡献 40% 的工业软件营收,德国、法国的汽车与机械制造企业需求突出;中国市场增速达 23%,新能源与电子行业订单占比超 60%;北美市场增长 18%,半导体行业 ERP+MES 整合方案渗透率提升至 55%。
施耐德:能效与自动化双核心,聚焦可持续制造
施耐德以 “可持续发展” 为战略锚点,将工业软件与能效管理深度结合,2025 年在流程制造与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成为 “绿色工业软件” 的代表玩家。
(一)核心战略:能效管理 + 工业自动化,AI 优化能耗
施耐德的工业软件战略围绕 “EcoStruxure” 平台展开,整合 SCADA、MES、能源管理系统(EMS),形成 “自动化控制 + 能效优化” 的一体化方案。2025 年重点升级 AI 能耗优化模块,某化工企业应用后年能耗降低 18%,碳排放减少 12%;在 SCADA 系统中加入边缘计算能力,数据处理延迟从 500ms 缩短至 80ms,满足流程制造的实时性需求。
行业聚焦方面:石油天然气领域推出 “智能油田解决方案”,实时监测开采设备能耗与产量,某中东油田应用后开采效率提升 15%;数据中心领域提供 “微模块智能管理软件”,实现 IT 设备与制冷系统的协同优化,PUE 值降至 1.2 以下。
(二)营收表现:能效相关软件增速领先
2025 年上半年,施耐德工业软件与控制业务营收达 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其中能效管理软件营收增长 25%,占工业软件总营收的 38%。EcoStruxure 平台订阅用户突破 12 万家,较 2024 年增长 40%,主要来自流程制造与基础设施行业。
区域市场中,北美贡献 35% 的营收,数据中心与石油天然气行业需求旺盛;欧洲市场增长 14%,可再生能源配套的能效管理需求突出;中国市场增速达 20%,化工、冶金行业的绿色转型推动订单增长。
PTC:PLM + 物联网,聚焦产品创新数字化
PTC 以 “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 为核心,2025 年通过 “PLM+IIoT” 技术融合,在离散制造领域强化差异化优势,尤其在汽车、航空航天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一)核心战略:数字孪生与 IIoT 协同,赋能产品创新
PTC 的战略重点是构建 “产品设计 - 生产制造 - 运维服务” 的数字孪生闭环,其 Windchill PLM 软件与 ThingWorx IIoT 平台深度整合,支持产品虚拟仿真与物理设备数据的实时同步。2025 年推出 “Generative Design AI” 功能,某航空零部件企业应用后,零件重量减轻 30%,设计迭代次数减少 40%;在 ThingWorx 中加入远程运维模块,某工程机械企业应用后,设备运维成本降低 28%。

生态合作方面,PTC 与微软、亚马逊云科技达成合作,将 PLM 软件部署至公有云,中小企业接入成本降低 50%;与 3D 打印企业 Stratasys 合作,实现 PLM 设计数据与 3D 打印工艺的直接对接,缩短定制化产品交付周期。
(二)营收表现:PLM 业务稳健增长,IIoT 贡献增量
2025 年上半年,PTC 工业软件营收达 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其中 Windchill PLM 营收增长 12%,ThingWorx IIoT 平台营收增长 30%,占总营收的 27%。汽车行业贡献 45% 的营收,航空航天行业增长 18%,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订单同比激增 50%。
区域市场中,北美仍是核心,贡献 55% 营收;欧洲市场增长 16%,航空航天行业需求突出;中国市场增速达 22%,新能源与电子制造企业成为新客户群体。
用友:本土工业软件龙头,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中国工业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用友 2025 年以 “国产化替代” 为契机,通过 “U9 Cloud ERP + 工业互联网平台” 策略,在本土制造企业中快速渗透,成为区域市场的重要玩家。
(一)核心战略:国产化替代 + 行业定制,服务本土制造
用友的工业软件战略紧扣 “中国制造 2025” 需求,U9 Cloud ERP 系统支持多组织、多工厂协同,适配离散制造与流程制造的不同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 “用友精智” 整合 MES、WMS 功能,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用后,生产效率提升 20%,库存周转率提高 25%。2025 年重点推出 “国产化 PLM 解决方案”,打破国外软件垄断,某航天企业应用后,研发数据安全性提升,协作效率提高 30%。
行业定制化是关键优势:针对新能源电池行业开发 “电芯制造管理模块”,支持全流程质量追溯;针对装备制造行业推出 “服务化转型方案”,实现 “产品 + 服务” 的商业模式升级,某机床企业应用后,服务收入占比从 15% 提升至 30%。
(二)营收表现:本土市场快速增长,国产化替代成效显著
2025 年上半年,用友工业软件(含 ERP、MES、PLM)营收达 5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8%,占整体软件业务营收的 35%,较 2024 年提升 5 个百分点。其中,国产化替代相关订单占比超 60%,主要来自汽车、航天、新能源行业。
区域市场中,华东地区贡献 40% 营收,长三角制造企业需求突出;华南地区增长 32%,电子制造与新能源行业订单旺盛;华北地区增长 25%,航天军工企业国产化需求推动增长。
罗克韦尔、ABB、达索、霍尼韦尔:细分赛道深化优势(原内容精简补充)
(一)罗克韦尔:OT + 云差异化突围
2025 年上半年软件与控制解决方案营收 98 亿美元(+12%),云相关业务增长 32%,无代码产品贡献 11 亿美元营收,中小企业客户占比升至 45%,亚太地区增速达 21%。
(二)ABB:机器人 + IIoT 双核心
2025 年上半年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营收 112 亿美元(+13%),软件与服务占比 29%,中国市场贡献 38% 营收,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占比超 50%。
(三)达索:PLM 与数字孪生领军
2025 年上半年 PLM 业务营收 62 亿欧元(+9%),数字孪生服务增长 23%,航空航天行业市占率超 60%。
(四)霍尼韦尔:流程制造解决方案专家
2025 年上半年工业软件营收 78 亿美元(+11%),流程制造行业贡献 85% 营收,医药行业增速达 18%。

巨头战略的共性与差异
从全球工业软件巨头的 2025 年动态来看,行业呈现三大共性趋势:AI 全面渗透(从辅助工具到决策中枢,西门子 AI agents、SAP AI Core 均成增长引擎)、生态协同加速(西门子 - 微软、罗克韦尔 - AWS 等合作成常态)、可持续与国产化并行(施耐德聚焦能效、用友推动国产化替代)。
而差异化路径则决定市场份额:全栈生态(西门子)、企业级整合(SAP)、绿色能效(施耐德)、本土替代(用友)等策略,分别对应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对制造企业而言,选择合作伙伴需兼顾 “技术适配性”“行业经验” 与 “长期生态”—— 中大型企业可优先考虑西门子、SAP 的全流程方案,中小企业适合罗克韦尔、用友的轻量化产品,流程制造企业可聚焦施耐德、霍尼韦尔的能效与合规方案,从而在 9.1% CAGR 的市场红利中精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