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集全球半导体产业最新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三位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约翰·克拉克出生于英国剑桥,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
约翰·M·马蒂尼出生于美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
麦克·H·德沃雷特出生于法国巴黎,在巴黎第十一大学(现巴黎萨克雷大学)获博士学位。
三位科学家设计含“约瑟夫森结”超导电路实验,证实超导体中带电粒子类似“单个粒子”,具量子隧穿效应,能穿过绝缘层,还观察到能量量子化现象。
诺贝尔委员会称,当今先进技术如手机等依赖量子力学。现就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克拉克教授表示获奖是惊喜,其研究是量子计算基础,四十年前未料到会获诺奖。
克拉克教授团队研究粒子“隧穿”,即穿越不可能的能量屏障,此效应由粒子波动性导致,常见于恒星核聚变等。他们证明隧穿效应能在现实电路重现,助力量子芯片制造。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莱斯利·科恩教授认为其工作当之无愧,为超导量子比特奠定基础。诺贝尔委员会表示,他们的研究为未来量子技术及下一代创新奠定基础。
过去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情况如下: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杰弗里·欣顿,表彰其在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方面的基础性发现与发明。
2023年,该奖项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费伦茨·克劳斯和安妮·吕利耶,以肯定他们用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电子动力学的成果。
2022年,法国阿兰·阿斯佩、美国约翰·克劳泽、奥地利安东·蔡林格获此殊荣,表彰他们为纠缠光子实验、证明违反贝尔不等式及开创量子信息科学作出的贡献。
2021年,奖项一半授予日裔美籍真锅淑郎和德国克劳斯·阿塞尔曼,表彰其对地球气候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和预测全球变暖的贡献;另一半授予意大利乔治·帕里西,表彰其发现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涨落相互影响。
2020年,奖项一半授予罗杰·彭罗斯,因其发现黑洞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另一半共同授予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烈亚·盖兹,因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超大质量致密天体。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