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和OpenAI被指“循环融资”;华为时隔4年首次公开麒麟芯片型号;中德车企在欧洲正面交锋 | 2025年9月全球企业月谈

全球企业动态 2025-10-09 06:32


《全球企业月谈》,聊聊全球大企业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新动向、新技术、新思路,希望能为读者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9月份,英伟达、甲骨文、OpenAI之间的相互投资引发股价暴涨,也带来“循环融资”的质疑。华为时隔4年首次公开麒麟芯片型号,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更多人工智能(AI)芯片。中德车企欧洲市场正面交锋,德国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向“中国速度”看齐。

下面,让我们看看过去一个月都发生了什么。


英伟达和OpenAI被指“循环融资”
英伟达和OpenAI被指“循环融资”;华为时隔4年首次公开麒麟芯片型号;中德车企在欧洲正面交锋 | 2025年9月全球企业月谈图1

OpenAI与英伟达再度联手,通过一项合作协议为成本更高的AI发展阶段铺路,而这份协议也迅速重燃起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英伟达在2024年参与了50余笔AI领域风险投资交易,部分获投企业——包括AI模型开发商与云服务提供商——随后会把资金用于采购英伟达昂贵的图形处理器。有分析师认为,OpenAI与英伟达的这笔交易带有一丝“循环融资”的意味,或可视为“泡沫式行为”的象征。


英伟达(Nvidia)宣布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以换取这家ChatGPT开发商的重要股权,作为双方联合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努力的一部分。OpenAI计划购买数百万块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作为一项部署最高10吉瓦装机容量交易的一部分,相当于10座核反应堆的发电量。如果英伟达兑现全部1000亿美元投资,这将成为有史以来对一家私人公司的最大规模投资。该合同将确保英伟达未来数年持续处于OpenAI产品的核心。


OpenAI阐述了一项宏伟愿景,计划斥资1万亿美元在美国和海外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OpenAI已达成协议,在美国新建五座数据中心,将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星际之门”(Stargate)的成本推高至约4000亿美元。OpenAI透露,其最终需要的算力将是其首个初建基地的13倍以上。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的首个站点已经启动并运行,充满了甲骨文云基础设施和英伟达芯片的机架。该数据中心由甲骨文租用,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空前高涨之际出现的最引人注目的物理地标之一。


软件巨头甲骨文(Oracle)公布令人震惊的云计算需求数据,称其未完成履约义务金额为45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据称,甲骨文已与OpenAI签署合作协议,OpenAI将在约五年时间内采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计算资源。同样令人惊讶的是,甲骨文声称后续还有更多价值不菲的交易,很快将使这个数字超过5000亿美元,但其未来完全取决于AI热潮能否持续。甲骨文公司给一项前景并不明朗的业务制定数字明确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却并不容易。


微软(Microsoft)表示,其在威斯康星州投资33亿美元的项目已进入施工最后阶段,微软称该项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AI数据中心。该项目将于2026年初投入运行,最初将用于训练OpenAI的模型,未来该项目也可能接纳包括微软自身在内的其他租户。


在美上市的大型公司不停地谈论人工智能。但除了“害怕错过”外,似乎鲜有公司能清楚描绘这项技术正在如何改善他们的业务。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一再称颂人工智能的好处,并承诺仅在今年就投入3000亿美元建设大型语言模型依赖的基础设施。分析显示,相较于好处,标普500公司对AI的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


目前,各企业正竞相研发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为此纷纷投入数千亿美元以确保获得供应受限的计算资源,这一趋势使云服务提供商和芯片制造商受益。


华为时隔4年首次公开麒麟芯片型号
英伟达和OpenAI被指“循环融资”;华为时隔4年首次公开麒麟芯片型号;中德车企在欧洲正面交锋 | 2025年9月全球企业月谈图2

华为(Huawei)9月4日正式发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公开了这款手机的芯片:华为Mate XTs 非凡大师搭载麒麟9020芯片,搭配HarmonyOS 5鸿蒙系统。这也是时隔4年后,华为首次在发布会上公开麒麟芯片型号。此前,华为在新品发布会上始终淡化芯片参数。业内认为,近期华为公布手机芯片型号,与其芯片供应链走向自主可控有关。

在9月18日开始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算力过去是,未来也将继续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更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关键,他分享了昇腾芯片的后续规划。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2027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60芯片,2028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70芯片。徐直军强调,基于中国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华为努力打造“超节点+集群”算力解决方案,来满足持续增长的算力需求。

华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更多人工智能(AI)芯片,此举罕见地展示了该公司在中国与英伟达竞争的雄心。该公司新一代昇腾(Ascend)芯片被视为英伟达在中国所销售产品的潜在挑战者。在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在华开展业务面临更多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本土公司正竞相介入以填补空白。

华为9月19日在法国巴黎举办以"Ride the Wind"为主题的全球创新产品发布会。全新一代华为WATCH GT 6系列、华为WATCH Ultimate 2、华为WATCH D2闪耀亮相,时尚外观与专业级运动健康监测功能兼具;华为nova 14系列、华为FreeBuds 7i、华为MatePad 12 X相继登场,带来出色的影像与体验。

中德车企欧洲市场正面交锋
英伟达和OpenAI被指“循环融资”;华为时隔4年首次公开麒麟芯片型号;中德车企在欧洲正面交锋 | 2025年9月全球企业月谈图3

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上,比亚迪等中国车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统计,参展慕尼黑2025国际车展的748家企业中,有116家来自中国。比亚迪、小鹏、零跑、长安、AITO、阿维塔、红旗、领途等等,德国人对其中的大部分品牌闻所未闻。在欧洲市场,尤其在最难攻克的德国市场,中国汽车品牌不过初来乍到,还处于摸索阶段。


欧盟对价格偏低的中国产纯电动汽车(EV)征收额外关税,但中国车势头不减。曾在中国市场赚钱的欧洲企业迎来攻守逆转,正面临低价且性能良好的中国汽车的涌入。2025年1月至8月,所有德国新注册乘用车中,比亚迪注册量为8563辆,市场份额为0.5%,零跑汽车0.2%,小鹏汽车则为0.1%。到2025年底前,比亚迪在欧洲32个国家设立1000多家专卖店,打造能体验和购买比亚迪的环境。


同样作为“新势力”,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在欧洲似乎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小鹏汽车近日宣布,小鹏首个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于2025年第三季度,在奥地利格拉茨麦格纳工厂正式启动,首批小鹏G6与小鹏G9顺利量产下线。充满了危机感的蔚来正在调整自己的品牌和渠道策略。蔚来在欧洲小车市场看到了机会。目前,蔚来旗下子品牌萤火虫(firefly)正在进入欧洲市场,以扭转销量长期萎靡不振的局面。


广汽集团将在麦格纳斯太尔(Magna Steyr)位于奥地利的工厂生产两款纯电动车型,以供应欧洲市场。麦格纳将在其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工厂生产Aion V中型SUV和Aion UT紧凑型掀背车。此举将帮助广汽集团规避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额外关税。广汽集团将从中国运送零部件至奥地利工厂。


大众汽车(Volkswagen)誓言要“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其在欧洲的领先地位,包括重组车型和软件战略,眼下德国汽车制造商正重新发力,力争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与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较量。一年前,大众曾提出大幅削减其德国工厂员工数量和产能的计划。在慕尼黑车展上,大众高管表示,该集团已准备好反击中国竞争对手。大众正努力应对中国市场份额的下滑以及比亚迪(BYD)等电动汽车竞争对手的崛起,中国制造商要想打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中国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大幅缩短了新车型的研发周期,把电动车从概念到上市的时间压缩到大约24个月,而其他车企的研发周期往往需要40到50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德国汽车制造商们纷纷向中国看齐,“中国速度”已经成为德国汽车管理层中的流行词,无论是德国总部,还是中国分部。过去在德国,一款新车的研发和上市往往需要五六年时间。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方式在“中国速度”面前经受了极大的压力。大众集团甚至开始打“中国速度”这张牌。


投资中国

花旗(Citigroup)中国官方日前回应了中国银联终止其会员资格的情况。该行声明称,随着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关闭,该行不再作为中国银联的成员。花旗中国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任何影响。花旗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企业和机构客户服务,满足他们的跨境银行需求。分支机构信息显示,该公司的56家分支机构中,仅14家处于存续或开业状态,其余42家分支机构已被注销或吊销。


日本NEC公司于9月24日焕新了中国总部的北京基地。该公司与国誉(KOKUYO)和佳能(Canon)合作,打造了方便系统开发技术人员工作的办公室。NEC以面向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的外资企业为中心,提供基于当地企业的人工智能(AI)系统,此次焕新北京基地旨在积极推动引进AI最新技术等的相关讨论。NEC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设有基地,中国业务的人员约350人。重庆和广州的基地此前已完成焕新。


科威特石油公司(KPC)向中国万华化学旗下石化公司注资6.38亿美元,以取得后者25%股权。此次科威特方面注资的主体——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已于8月28日将6.38亿美元汇入山东省产权交易中心账户,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于9月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此番增资后,万华化学持有万华化学(烟台)石化公司75%股权,PIC持有25%股权。双方的合资计划于4月27日对外宣布。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 Myers Squibb)已签署协议,出售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中持有的60%股权。百时美施贵宝表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始终如一,并将在公司“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继续投资中国市场。未来,仍将致力于加速引入广泛疾病领域的创新前沿疗法,并全力提升药物可及性。中美上海施贵宝1982年由美国施贵宝公司和上药集团前身上海医药工业公司合资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药企,比西安杨森、中美史克都要早。


奥林巴斯(OLYMPUS)已在中国获得消化道内镜的生产销售许可。这是该公司计划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首次获得当地监管部门的批准,此举旨在应对中国政府对本地生产产品的优惠政策。预计将在2025年底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工厂启动生产。此前,该公司一直在日本生产相同用途的产品,再出口到中国。由于中国政府提出对本国国内生产产品的优惠政策,奥林巴斯决定转向当地生产。奥林巴斯在全球内窥镜市场占7成份额。在该公司的医疗领域合并销售额中,中国业务占到1成。


日本尤妮佳(Unicharm)2025年在中国正式启用宠物食品工厂。随着市场的扩大将逐步提高产量,在2030年之前使宠物相关商品的销售额在中国业务中的占比从目前的约1%提高到2成。在规模达到日本2倍以上的巨大的中国市场,尤妮佳将深度参与生产,重构供应体制,把宠物相关商品培育成继生理卫生用品、纸尿裤之后的又一大收益支柱。尤妮佳与出资超4成的中国本土宠物食品巨头吉家宠物(JIA PETS)合作,在江苏省建设了新工厂,尤妮佳承担了相当于总工程费用的约一半。


日本泉膳控股(Zensho Holdings)社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小川洋平将牛肉盖饭连锁店“食其家”、回转寿司连锁店“滨寿司”和外卖寿司业务定位为三大核心增长引擎。小川洋平表示,滨寿司在中国大陆市场获得了相当高的支持。而且中国大陆市场规模非常庞大,因此我们将从根本上加快滨寿司在当地的开店速度。


全球投资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殷拓集团(EQT),以及区域投资机构红杉资本集团(HongShan Capital Group,HSG)、博裕资本(Boyu Capital)正准备就星巴克(Starbucks)中国业务的控股权提交最终报价。星巴克已要求这些机构在10月初前提交具有约束力的报价。星巴克此前邀请约10家潜在买家在9月初前提交非约束力报价,多数买家对其中国业务的估值最高达50亿美元。最终竞标者还包括中国私募股权公司春华资本(Primavera Capital)。


企业咨询服务公司安迈企业咨询(Alvarez & Marsal)宣布,其中国业务发展实现重大飞跃。短短五年内,安迈中国团队规模扩大三倍,营收增长四倍。安迈秉持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拓展服务范围等战略举措持续发力。过去两年内,公司已吸纳218位平均拥有15年以上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加入进一步拓展了安迈在医疗健康、汽车、工业、零售及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的业务版图,深化了安迈的专业能力。


行业趋势和动态

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集团正加紧聚焦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环境的所谓“世界模型”,寻求实现机器“超智能”的新路径。包括谷歌(Google)的DeepMind、Meta和英伟达在内的公司,正通过开发能够从视频与机器人数据学习,而非仅依赖语言来学习、能够应对现实世界并进行相应操作的系统,在AI竞赛中领先。这一行动恰逢外界对大型语言模型(LLM)是否已触及发展天花板的疑问日益升温之时。


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押注,购物将成为人工智能“代理”的主要应用之一,此举有望重塑数以十亿计美元的电商行业。近几个月来,OpenAI、Perplexity、谷歌和微软相继推出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功能,用户可通过聊天机器人搜索商品,而自主代理还能代替消费者完成下单。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代理兴起,正促使卖家和品牌重新思考其在线售卖方式,尤其是其产品如何被AI系统发现并被聊天机器人推荐。


一名联邦法官裁定,谷歌可保留其Chrome浏览器,但将被禁止签订独家合同,且必须共享搜索数据。美国地区法官驳回了美国司法部(DOJ)提出的最严厉处罚建议,其中包括要求谷歌剥离Chrome浏览器——该浏览器所提供的数据有助于谷歌广告业务投放定向广告。裁定书中写道:原告(美国司法部)寻求强制剥离这些核心资产的诉求超出了合理范围,谷歌并未利用这些资产实施任何非法限制行为。谷歌和苹果公司都松了一口气。但苹果公司更应该庆幸。


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在旧金山联邦法院成功说服法官驳回一宗反垄断诉讼。该诉讼指控该公司通过误导用户隐私政策来维持社交媒体市场主导地位。美国地区法官10月9日批准Meta的即决判决动议,取消了原定11月的庭审。法官指令禁止原告方关键专家证人作证,致其无法证明损害事实。诉讼原指控Meta通过虚假数据保护承诺获取用户信任并压制竞争,主张用户因提供数据应获得报酬。


相关文章: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芯片 华为 英伟达
more
商务部宣布:对14nm以下芯片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商务部:对14nm芯片稀土出口管制
股价暴涨!AMD与OpenAI达成6GW芯片供应协议
探秘芯片制造!从“前道工艺”、“中道工艺”和“后道工艺”!
炸裂!全球首款1.8nm芯片横空出世,性能狂飙50%!
美国呼吁扩大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禁令
软银在印度搞芯片,投资近百亿
第三届集成芯片和芯粒大会倒计时2天!
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问世
车用RISC-V芯片,英飞凌最新分享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