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攻坚方案: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四川人工智能 2025-10-11 12:09

近日,在“进解优促”面对面·供需对接“攻坚周”——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系列活动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发布《成都市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成都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攻坚方案: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图1


《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成都市具身智能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具身智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全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10家,实施产品和场景“双百”工程,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支撑成都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成都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攻坚方案: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图2





聚焦“五大行动” 



推进23条具体措施


《方案》明确实施优势赛道攻坚、关键技术攻关、公共平台供给、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优化“五大行动”,推进23条具体措施。


具体来看,围绕国产智能芯片“生态高地”、数据传输“光速之城”、智能原生产品“智造基地”、具身智能“安全卫士”,实施“四大品牌赛道”攻坚行动;围绕核心算法模型、专用智能软件和核心部组件,实施“三大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围绕算力、训练场、中试、场景验证,实施“四大公共平台”供给行动;围绕医药健康、低空经济、城市治理、文旅、商业零售和教育等六大领域,实施“六大应用场景”拓展行动;围绕全栈人才梯队、金融支撑体系、特色园区矩阵、重点企业集群、开放合作生态、产业协同机制,实施“六大产业生态”提升行动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 “人工智能 +” 行动意见日前印发,成都紧扣国家战略部署,迅速响应、出台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本地优势,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方案》有何特点?行动方案导向明确,将具身智能作为产业发展核心方向,这一布局契合人工智能从 “研发” 向 “应用” 跨越的关键阶段,是成都主动抢抓产业机遇的战略选择。其次,首次提出打造国产智能芯片 “生态高地” 等 “四大品牌赛道”,“这一设计充分考量成都现有产业基础与比较优势,能助力成都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中,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上述负责人表示。




立足产业基础 



实施“四大品牌赛道”攻坚行动


此次《方案》制定,是基于对成都产业基础和自身优势的综合考量。


“成都产业体系完备,智造实力扎实,创新生态优渥,为打造智能原生产品‘智造基地’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聚集人工智能百强企业5家、具身智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余家,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群和未来产业基金,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方案》提出实施“四大品牌赛道”攻坚行动,包括打造国产智能芯片“生态高地”、数据传输“光速之城”、智能原生产品“智造基地”、具身智能“安全卫士”。成都相关区域和企业将如何结合各自优势赛道攻坚?


在打造国产智能芯片 “生态高地”方面 ,成都高新区聚集海光信息等国内GPU龙头设计企业,产业基础扎实。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方案》,依托数字经济应用场景优势,支持海光信息、摩尔线程、黑芝麻、燧原等企业在大模型、算力中心、智能驾驶等领域落地应用,做强算力硬件优势,进一步拓展到互联网等细分行业,打造知名服务器品牌。


海光信息(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春表示,十余年来,海光一直聚焦于高端通用CPU和高端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计算芯片设计企业,“后续将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协力,共同推动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做大做强”。


在“光速之城”建设方面,双流区已形成 “龙头引领、梯队发展” 的光模块产业集群,聚集新易盛、储翰、优博创、芯瑞等企业,2024年产业产值达119.03亿元。双流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抢抓算力需求爆发、产业集群升级、技术替代窗口期三大机遇,全力推进 “光速之城” 建设。



一图读懂

成都市具身智能产业

创新发展攻坚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


成都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攻坚方案: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图3



-END-

文章来源: 川观新闻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人工智能
more
课程日程安排公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名额有限 报完即止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从积极应对到主动引领,为“人工智能+”保驾护航:梁正解读《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
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限制英伟达、AMD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
洞察 | 从人工智能国家到智力枢纽:新加坡如何推动脑机接口实现飞跃
理事风采丨何友院士最新著作《人工智能发展前沿》正式出版
昨夜今晨全球大公司动态 | 贝佐斯称人工智能泡沫最终可能是积极的;ChatGPT尚未对美国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成都出台具身智能产业攻坚方案: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活动预告丨2025CAAI大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沿论坛—人工智能女性菁英论坛将在南昌举办
昨夜今晨全球大公司动态 | 黄仁勋称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并未遥遥领先中国;Sora首周下载量超越ChatGPT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