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2025-10-11 14:55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图1


如何培养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采访对象简介

任友群,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


记者:在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应当如何将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纳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整体战略?

任友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构高等教育的底层逻辑,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教育管理等领域初步实现了精准赋能、跨界融合、智能重构。


一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分析学生知识图谱,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可视化学习场景,为拔尖学生推送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实现一人一课表的精准供给,使因材施教从教育理想逐步转化为技术现实。


二是推动科研创新范式的智能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科研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学术评价系统通过语义分析、社会网络计算等技术,综合考量成果的理论贡献、社会影响与技术转化潜力,超越传统“唯论文”评价体系。


三是推动教育管理体系的智能化重构。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动态分析区域产业需求、人口结构变化,辅助高校调整学科布局。


在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应从思政教育、专业培养、科研育人和师资保障四个方面入手,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思政教育方面,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思政育人体系,开发个性化学习平台精准推送思政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场景,实时监测课堂反馈,动态优化教学策略,并建立人工智能学情分析系统,识别学生思想动态,预警认知偏差,辅助教师精准引导,等等。专业培养方面,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构建跨学科的AI+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知识融入各专业课程。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人工智能应用课程,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获取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科研育人方面,高校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科研项目全流程,通过人机协同的模式探索未知领域,提升专业领域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从而在更高维度上锻造学生的科技战略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未来领军人物和战略科学家。师资保障方面,高校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项激励机制,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end



来源:职教百科

声明:本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完全同意其观点。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相关阅读

干货推荐:

AI机器人设计推荐:
RPA 流程自动化系列推荐:
面试推荐:
大模型课程推荐: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高端社区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图2
精选主题推荐:

荐:
【中国风动漫】《姜子牙》刷屏背后,藏着中国动画100年内幕!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图3
声明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913572853),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投稿请与小助理联系(微信号:AI480908961)

编辑:Zero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图4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图5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图6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人工智能 教育
more
【教育】国外AI赋能教育的35个应用场景
【教育】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课!覆盖1400多所学校
【教育】国家战略倒逼转型!中小学“AI+教育”怎么干?一篇说透
【教育】高手教师如何借助AI教学?这些课堂实例告诉你
【教育】访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何以为师?何以育人?
ChatGPT之后,教育最狠革命来了!90%高校将被洗牌?大学“铁饭碗”专业将被大模型连根拔起?
【教育】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非医疗脑机接口资本爆发:教育、游戏赛道如何引爆千亿市场?
【教育】人工智能赋能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教育】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课堂标配?探访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