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2024年2月、11月,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挚达科技”)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却均遭遇失效的挫折。2025年5月,该公司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一为其上市之路扫清障碍。7月,挚达科技第三次叩响港交所大门,后于9月顺利通过聆讯,上市之路终于“拨云见日。”
10月10日,挚达科技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家深耕智能充电领域15年的“一哥”,成为全球智能充电“第一股”,在资本市场写下属于自己的里程碑。

本次IPO,挚达科技全球发售597.89万股H股,募资约4.00亿港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募资净额约3.27亿港元,将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与产能扩张;自动充电机器人及AI控制系统研发;智能制造及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全球销售与服务体系拓展,以及一般营运资金及企业用途等。
值得一提的是,挚达科技公开发售阶段录得逾5000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高达约2500亿港币,不仅创下2025年港股新能源领域新股认购倍数的最高纪录,更让其稳上年度“超购王”位置。
上市首日,挚达科技开盘即大涨超183%,报190港元/股,较招股价溢价183.92%。截至当日收盘,挚达科技报195.5港元/股,涨幅为192.14%,总市值116.89亿港元。这样的市值与最后一轮融资29.7亿元人民币的估值对比,涨超83亿港元,增幅高达247%。
比亚迪、乐视汽车入股
2001年,“十五”计划纪初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2010年,这一产业更跻身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加上节能减排、守护蓝天的可持续发展号召,新能源汽车市场瞬间从“无人问津”变成“群雄逐鹿”的热土。彼时的行业数据早已预示着爆发:智研数据显示,2010年新能源客车(含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销量达4884辆,较2009年同期翻倍增长105%。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正等待懂行的人前来挖掘。
2010年,黄志明成立了挚达科技——致力于以“充电”为入口,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进入全球家庭。
黄志明,这个在汽车行业深耕超过25年经验的“老兵”,拥有深厚的教育与职业履历。他毕业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之父”万钢担任过院长的同济大学——本科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博士则攻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后,黄志明入职了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黄埔军校”的上汽大众。资料显示,黄志明在创业前,曾在上汽大众汽车发动机厂工作,担任过技术总监、生产主管和工艺设计师。
这样的积淀,成为黄志明创业的底气。他带领团队从一间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凭借技术实力与行业理解,陆续跻身宝马、上汽大众、比亚迪(连续三年为第一大客户)、特斯拉等一线车企的官方安装服务商阵营。
资本的嗅觉同样敏锐,景兴纸业、贝达投资、国家电投、华盈创投、正海资本、比亚迪、乐视汽车、中鼎集团等知名企业与机构纷纷注资,形成了强大的资本背书。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家庭智能充电与绿色数字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挚达科技已构建起涵盖充电桩、绿色数字能源解决方案、自动充电机器人的三大核心产品线。

当智能化与无感化充电成为行业新风口,挚达科技早已前瞻性布局机器人赛道。自2016年起,挚达科技便投入自动充电机器人研发中。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领域8年深厚积淀,其已掌握近40项自动充电领域发明专利,覆盖柔性臂、关节臂、交流、直流、固定、移动等八大类场景,构建自主技术护城河。
官网显示,2023年,该公司进一步收购自动充电机器人行业领导企业享奕科技,加速技术整合与市场布局。

如今,挚达科技拥有FA系列固定式抓枪充电机器人、FS系列蛇形充电机器人、MA系列移动式充电机器人,覆盖家庭日常充电、公共出行补能、无人值守场站等多元场景的全维度布局,已与奔驰、丰田、奇瑞、极氪等全球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今年推出的“灵蛇”绳驱柔性臂自动充电机器人,更是彰显了挚达科技的技术硬实力。该机器人是全球首创的绳驱柔性技术应用典范,仅需0.36平方米的极简空间,即可完成30kg负载下的精准操作。

产品不断创新的同时,挚达科技商业化进程同样加速。2024年,该公司充电机器人销量达24台,实现410万元收入;2025年一季度交付10台,收入190万元,平均每台不超过20万元。
目前,挚达科技带着由产品、服务及数字化平台构成的“三位一体”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业务覆盖22个国家。其中,在泰国、巴西等市场,挚达科技更是率先建立地位的智慧家用充电桩服务商。
截至2025年3月底,挚达科技全球已累计出货13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在中国已累计出货12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
依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挚达科技在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显著:从中国市场来看,以2022-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为统计维度,该公司不仅稳居中国市场第一,占据了13.6%的中国市场份额,摘下“家用充电桩全球销量第一”的桂冠;若以销售额计,其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6.6%。
放眼全球市场,同样以2022-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为参考,该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0%;而按2024年全球销售额统计,其全球市场份额则约为3.9%,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不过,高速发展背后,挚达科技也面临着盈利挑战。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挚达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58亿元、6.97亿元、6.71亿元、5.93亿元;净亏损持续扩大,分别约2332.2万元、2514.7万元、5811.6万元、2.3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6.3%、20.4%、20.5%、14.9%。
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9.43%至2.17亿元;毛利率回升至16.5%;净亏损收窄至1707.8万元,显现出改善迹象。值得肯定的是,该公司并未因短期亏损削减研发投入,2025年一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5.45%,为技术创新与长期竞争力筑牢根基。

从两次递表失效的挫败,到5000倍超购的市场狂热,再到港交所敲钟台上的高光时刻,
15岁的挚达科技开启了全球智能充电新征程。
写在最后
招股书勾勒的行业图景,恰是挚达科技狂奔的底气:2029年,全球电动汽车将冲刺4030万辆销量,电动化转型浪潮势不可挡;家用充电桩同步增至1440万台,为车主扫清补能焦虑。
而自动充电机器人更将于2029 年销量预计达9.02万台,5年复合增长率飙至 191.3%,智能化、移动化的充电新革命已然启幕。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赛道从“基础补能”向“高阶体验”的关键跃迁:当无人驾驶技术迈向规模化落地;当大型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的充电场站追求精细化运营;当高端用户对“无感补能”的需求日益迫切......自动充电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可选加分项”,而这场 “充电革命” 值得所有人期待。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2024年2月、11月,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挚达科技”)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却均遭遇失效的挫折。2025年5月,该公司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这一为其上市之路扫清障碍。7月,挚达科技第三次叩响港交所大门,后于9月顺利通过聆讯,上市之路终于“拨云见日。”
10月10日,挚达科技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家深耕智能充电领域15年的“一哥”,成为全球智能充电“第一股”,在资本市场写下属于自己的里程碑。

本次IPO,挚达科技全球发售597.89万股H股,募资约4.00亿港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募资净额约3.27亿港元,将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与产能扩张;自动充电机器人及AI控制系统研发;智能制造及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全球销售与服务体系拓展,以及一般营运资金及企业用途等。
值得一提的是,挚达科技公开发售阶段录得逾5000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高达约2500亿港币,不仅创下2025年港股新能源领域新股认购倍数的最高纪录,更让其稳上年度“超购王”位置。
上市首日,挚达科技开盘即大涨超183%,报190港元/股,较招股价溢价183.92%。截至当日收盘,挚达科技报195.5港元/股,涨幅为192.14%,总市值116.89亿港元。这样的市值与最后一轮融资29.7亿元人民币的估值对比,涨超83亿港元,增幅高达247%。
比亚迪、乐视汽车入股
2001年,“十五”计划纪初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2010年,这一产业更跻身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加上节能减排、守护蓝天的可持续发展号召,新能源汽车市场瞬间从“无人问津”变成“群雄逐鹿”的热土。彼时的行业数据早已预示着爆发:智研数据显示,2010年新能源客车(含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销量达4884辆,较2009年同期翻倍增长105%。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正等待懂行的人前来挖掘。
2010年,黄志明成立了挚达科技——致力于以“充电”为入口,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进入全球家庭。
黄志明,这个在汽车行业深耕超过25年经验的“老兵”,拥有深厚的教育与职业履历。他毕业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之父”万钢担任过院长的同济大学——本科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博士则攻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后,黄志明入职了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黄埔军校”的上汽大众。资料显示,黄志明在创业前,曾在上汽大众汽车发动机厂工作,担任过技术总监、生产主管和工艺设计师。
这样的积淀,成为黄志明创业的底气。他带领团队从一间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凭借技术实力与行业理解,陆续跻身宝马、上汽大众、比亚迪(连续三年为第一大客户)、特斯拉等一线车企的官方安装服务商阵营。
资本的嗅觉同样敏锐,景兴纸业、贝达投资、国家电投、华盈创投、正海资本、比亚迪、乐视汽车、中鼎集团等知名企业与机构纷纷注资,形成了强大的资本背书。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家庭智能充电与绿色数字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挚达科技已构建起涵盖充电桩、绿色数字能源解决方案、自动充电机器人的三大核心产品线。

当智能化与无感化充电成为行业新风口,挚达科技早已前瞻性布局机器人赛道。自2016年起,挚达科技便投入自动充电机器人研发中。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领域8年深厚积淀,其已掌握近40项自动充电领域发明专利,覆盖柔性臂、关节臂、交流、直流、固定、移动等八大类场景,构建自主技术护城河。
官网显示,2023年,该公司进一步收购自动充电机器人行业领导企业享奕科技,加速技术整合与市场布局。

如今,挚达科技拥有FA系列固定式抓枪充电机器人、FS系列蛇形充电机器人、MA系列移动式充电机器人,覆盖家庭日常充电、公共出行补能、无人值守场站等多元场景的全维度布局,已与奔驰、丰田、奇瑞、极氪等全球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今年推出的“灵蛇”绳驱柔性臂自动充电机器人,更是彰显了挚达科技的技术硬实力。该机器人是全球首创的绳驱柔性技术应用典范,仅需0.36平方米的极简空间,即可完成30kg负载下的精准操作。

产品不断创新的同时,挚达科技商业化进程同样加速。2024年,该公司充电机器人销量达24台,实现410万元收入;2025年一季度交付10台,收入190万元,平均每台不超过20万元。
目前,挚达科技带着由产品、服务及数字化平台构成的“三位一体”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业务覆盖22个国家。其中,在泰国、巴西等市场,挚达科技更是率先建立地位的智慧家用充电桩服务商。
截至2025年3月底,挚达科技全球已累计出货13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在中国已累计出货12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
依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资料,挚达科技在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显著:从中国市场来看,以2022-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为统计维度,该公司不仅稳居中国市场第一,占据了13.6%的中国市场份额,摘下“家用充电桩全球销量第一”的桂冠;若以销售额计,其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6.6%。
放眼全球市场,同样以2022-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为参考,该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0%;而按2024年全球销售额统计,其全球市场份额则约为3.9%,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不过,高速发展背后,挚达科技也面临着盈利挑战。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挚达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58亿元、6.97亿元、6.71亿元、5.93亿元;净亏损持续扩大,分别约2332.2万元、2514.7万元、5811.6万元、2.3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6.3%、20.4%、20.5%、14.9%。
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9.43%至2.17亿元;毛利率回升至16.5%;净亏损收窄至1707.8万元,显现出改善迹象。值得肯定的是,该公司并未因短期亏损削减研发投入,2025年一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5.45%,为技术创新与长期竞争力筑牢根基。

从两次递表失效的挫败,到5000倍超购的市场狂热,再到港交所敲钟台上的高光时刻,
15岁的挚达科技开启了全球智能充电新征程。
写在最后
招股书勾勒的行业图景,恰是挚达科技狂奔的底气:2029年,全球电动汽车将冲刺4030万辆销量,电动化转型浪潮势不可挡;家用充电桩同步增至1440万台,为车主扫清补能焦虑。
而自动充电机器人更将于2029 年销量预计达9.02万台,5年复合增长率飙至 191.3%,智能化、移动化的充电新革命已然启幕。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赛道从“基础补能”向“高阶体验”的关键跃迁:当无人驾驶技术迈向规模化落地;当大型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的充电场站追求精细化运营;当高端用户对“无感补能”的需求日益迫切......自动充电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可选加分项”,而这场 “充电革命” 值得所有人期待。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