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配送,补足服务盲区而非替代骑手

低空产业圈 2025-10-12 07:00

科技赋能物流,关键在补位而非替代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无人机配送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不少人开始担忧:无人机是否会取代外卖骑手?事实上,无人机的定位从来不是替代骑手,而是补足现有配送系统的服务盲区,构建更加高效、全面的物流网络。

无人机配送的现实定位

封控期间,人们深刻体会到配送人员紧张带来的影响,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无人机配送可能性的探讨。无人配送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是直接填补劳动力缺口,替代人力;二是利用机器提升、优化人力配送的效率。而人机协同才是无人配送发展的正路。

如果目标仅仅是替代人力、降低成本,那么无人配送真正落地可能遥遥无期。无人机配送的价值在于解决人力配送难以克服的特定场景问题,而非全面取代骑手。

无人机配送,补足服务盲区而非替代骑手图1

无人机配送的优势场景

特殊地理环境配送

在景区、山区等特殊地形区域,无人机配送展现出独特价值。

今年国庆假期,济南千佛山首条山顶无人机外卖航线正式开通。从泉城广场东南角起飞,无人机仅需5分钟就能将外卖送至千佛山公园山顶,全程仅需20分钟左右。

这一服务打破了传统骑行配送模式的固有思维,让山顶变成了外卖可以送达的地点,有效解决了游客在山顶就餐不便的难题。

同样在国庆期间,温州江心屿景区推出的无人机快递服务也引发了关注。游客在APP下单后,不到10分钟,无人机就会将热腾腾的饭菜送达。

通过“宋街起飞、九曲桥草坪降落”的双节点布局,无人机在景区内构建了“低空物流”内循环,配送效率比传统地面配送提升了近70%。

人力配送盲区覆盖

人力配送存在天然盲区,如偏远地区、特定高峰期的运力短缺区域。无人机配送能有效覆盖这些盲区,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欧美市场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由于逆城市化特征,住在近郊的高消费力人群和城镇中心大量的商家之间存在空间上的错配。加上地广人稀的特点,很难用人力去平衡这种错配,而无人机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中国市场,由于城市密度大,要解决的不是从0到1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人力配送效率,从80分到100分的问题。无人机可以走固定路线,成为外卖配送中的“大动脉”,而外卖员作为“毛细血管”,专注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这种干线与支线结合的模式,不仅保证了配送质量,也提升了整体效率。

应急与特殊时段服务

在过年前后等特殊时段,外卖员大量返乡,经常出现运力缺口。无人机可以在这些特定时间提高配送效率,保证在运力不足时,仍能提供基本服务。

同样,在同城急件配送中,对时间要求高、单价也高的闪送服务,不受路面交通影响的无人机可能更具优势,能够有效提高配送效率。

无人机配送面临的现实挑战

成本效益平衡

无人机配送面临着严峻的成本挑战。以无人车为例,一台成本从15万到50万不等。即使按每单外卖平台能赚6元计算,一辆车也需要送一两万单才能回本。

这还没有算上研发迭代的巨大成本和养活研发团队的开销。

此外,由于技术不稳定,根据政策监管要求,无人车后面常常需要跟着安全员,无人机也不能超出人的视野飞行。

这意味着无人配送仍然会产生人力成本,需要有人充当“保姆”。

技术与安全难题

无人机配送的技术挑战不容小觑。配送过程包含规划、感知、避障、导航等复杂决策场景,每个部分都有许多真实场景抽象出来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极端天气、城市复杂的电磁环境等都是无人机配送需要克服的困难。

监管部门对无人配送持审慎态度,出于安全考虑,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何保证无人设备在配送过程中不被劫持?如何保证不侵犯用户隐私?这些都需要切实的解决方案。

监管与规模化困境

无人配送面临着“鸡生蛋和蛋生鸡”的监管困境。如果没有投入实际规模化运营,很难提出合理的规则标准;但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则,监管部门也很难下发执照,让企业合法合规运行。

这使得无人配送的规模化进程只能小步慢走,不能急于求成。

无人机配送,补足服务盲区而非替代骑手图2

人机协同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升人力配送效率

在中国高密度城市环境下,无人机配送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人力配送效率,而非替代。

通过让无人机承担固定路线、大运量的干线运输,而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的个性化配送,这种模式既保证了配送质量,也提高了整体效率。

更重要的是,如果骑手不用在城市里飞奔穿梭,他们的工作安全性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填补特定场景需求

无人机配送更适合填补特定场景的需求,如景区、山区、偏远地区等人力配送难以覆盖或成本过高的区域。

在江心屿景区,无人机配送不仅解决了配送慢、取餐难等问题,还为景区服务增添了科技温度。

未来,江心屿景区还计划拓展零食、文创产品等更多无人机配送服务场景。

技术架构支撑

现代技术发展为无人机配送提供了坚实支撑。以京东低空无人机送货系统为例,利用Golang语言的高并发处理能力,可实现对多源传感器数据的并行处理,确保飞行安全。

通过为每个传感器分配独立协程,并通过带优先级的channel实现数据聚合,系统能将“避障雷达信号”设为最高优先级,确保突发障碍物出现时,10ms内触发姿态调整指令。

无人机配送,补足服务盲区而非替代骑手图3

结语

无人机配送与骑手的关系,不是替代而是互补,不是竞争而是协同。在江心屿和千佛山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科技为传统服务注入的新活力。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完善和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无人机配送将与传统骑手配送更深度地融合,共同构建更加高效、全面、人性化的物流服务体系,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

无人机配送的发展,不是为了取代骑手,而是为了补足服务盲区,让骑手能够更加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最后一百米服务,让物流网络更加密集和高效。这才是低空物流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

《外卖骑手会消失吗?》—— IC实验室

《从出餐到送达不到10分钟 江心屿无人机送餐》—— 温州日报

《济南千佛山启用无人机送外卖,最快5分钟到山顶》—— 济南日报

《golang 在京东低空无人机送货系统中的应用》—— CSDN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无人机
more
平安答卷!海沧警航无人机用科技力量筑牢平安防线
北京凌天防爆无人机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创新产品
商务部、海关总署连发4则公告,对锂电池、超硬材料、稀土等实施出口管制!反无人机技术公司等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无人机】对抗小型无人机:一项艰巨的挑战
商务部列出的14家外国无人机不可靠实体都是干什么的?简要概况说明→
济南千佛山启用无人机送外卖,最快5分钟到山顶
5638架无人机,185枚导弹,大鹅创造历史!泽圣揭露:全球多国向大鹅供应无人机零部件
央视关注 | 四川遂宁:无人机光影秀闪耀夜空
无人机反制-军民共促无人机发展,安全是首要前提
展会邀请 | 2025 第二届上海无人机系统技术展览会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