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
暨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新游戏 新玩家 新规则
倒计时22天


智元机器人回应赴港上市传闻
10月10日,市场上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计划明年在香港上市,已聘请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摩根士丹利负责其股票发行事宜,目标估值为51亿至64亿美元。智元机器人对此回应表示:不实消息。
智元机器人的境外资本化备受关注的核心原因在于,智元机器人此前拿下上纬新材的控制权,市场普遍预期上纬新材会成为智元机器人未来的上市平台,进而成为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智元机器人及上纬新材方面则再三强调,未来36个月内不存在借壳上市的安排,(科创板日报)
巨蟹智能宣布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
10月10日,无锡巨蟹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蟹智能”)正式宣布完成A轮近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科沃斯战投领投,上海宁玮仁、上海湖银等产业资源方跟投。
巨蟹智能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驱动与高性能机器人关节的科技创业公司,致力于关键核心部件:谐波减速机、微型低压驱动器、集成式编码器、力传感器、一体化关节的全栈研发与产业化。
自创立以来,巨蟹智能专注于谐波减速机自主研发与制造,2021年开始打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公司拥有8000平米现代化研制基地,构建从原材料、热处理、精密加工到智能仿真的全链路制造体系。(投资界)
魔法原子发布了面向行业应用的新品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
10月10日,魔法原子宣布发布其首个面向行业应用的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主要面向巡检、安防、救援等应用领域。据介绍,MagicDog Y1可攀爬45°斜坡、跨越最高达40厘米台阶,也可完成双腿倒立下楼梯等动作。负载能力上,Y1能持续行走最大负载为45kg,最大站立负载突破150kg。
运动速度上,Y1奔跑速度可达6m/s。Y1具备IP67级防尘防水,可在-20℃至55℃稳定运行。其单次满电,可持续作业4~6小时,续航里程超过20公里,并支持快速换电与自动回充,实现7×24小时连续作业。
MagicDog Y1,是魔法原子今年下半年发布的第三款新品。在此之前,魔法原子已推出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 W。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是由追觅科技孵化的一家独立的机器人创业公司,迄今为止已推出两款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三款四足机器人。(新浪科技)
立中集团:与伟景智能签订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
10月9日,立中集团公告,公司与北京伟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推动立中集团向人形机器人产业延伸,拓展铝合金材料和零部件在新兴行业的应用。
根据协议,立中集团将为伟景智能提供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和轻量化关键零部件,同时伟景智能将为立中集团提供面向智能工厂的视觉检测和标准化作业解决方案。双方还将联合组建“机器人制造轻量化材料与零部件研发实验室”,聚焦新材料研发、自动化生产与制造工艺创新。
此外,双方还同意进一步推进股权合作事宜,深化合作关系。此次合作预计将对公司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每日经济新闻)
Figure AI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
10月9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在官网上发布了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在介绍影片中,Figure 03可以进行端茶送水、与宠物玩耍、整理房间、洗盘子、将衣物放入洗衣机等家庭工作,也可以担任酒店前台、送快递、分拣包裹,甚至担当宴会上的服务生。
据介绍,Figure 03的手指更柔软、更具顺应性,接触面积更大,能稳定抓取各种形状与大小的物体。公司指出,每个指尖能感知仅3克压力(相当于一个回形针的重量),以区分“稳定握持”与“即将滑落”的状态,从而实现精细的操作控制。
此外,Figure 03的视觉架构经过全面升级,帧率提升一倍、延迟减少四分之一、单镜头视野扩大 60%,并具备更宽的景深范围。(每日经济新闻)
原力无限与时华文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金额达2.6亿元
10月9日,原力无限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力无限”)与时华文旅控股集团在杭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项目金额高达2.6亿元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具身智能单笔金额最大的商业订单。
在本次战略签约中,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文旅”战略赛道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全国首批具身智能智慧景区样板工程,并将在智能导览、互动体验、运营服务、数字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系统化创新。
资料显示,原力无限是ELU科技集团旗下专注于智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技术研发的核心品牌。该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Hyper-VLA端到端多模态大模型,构建出“一脑多身多场景”的战略体系,是国内少数具备从算法到整机全栈能力的AI机器人企业。
原力无限指出,文旅并非一次偶然的跨界尝试,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落点。在AI从“产业智能”走向“家庭智能”的进程中,文旅场景恰处于连接生活与产业、情感与空间的中间地带——既具备高密度的人机交互,又拥有可持续的商业价值。(证券时报)
如身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10月9日消息,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身机器人”)继8月完成天使+轮融资后,于9月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产品工程化落地推进、养老场景规模化试点及市场前期布局。与此同时,公司也正式启动Pre-A轮融资。
如身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6月,是一家聚焦智慧康养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致力于打造真正走入家庭、服务老人的智能康养机器人。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在德国慕尼黑设有欧洲研发与运营中心,浙江嘉兴设有生产基地。
公司核心产品“齐家Q1”养老机器人面向半失能、失能及独居老人,具备生活照料、移动辅助、情感陪伴与健康守护等功能,支持“操作形态”与“轮椅形态”一键切换,可完成起身、递水、喂饭、载人移动等高频任务,被誉为“全天候机器人保姆”。
该产品系列已与国内多家头部养老服务机构达成试点合作意向,预计2026年实现标准化量产。(新浪科技)
云深处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10月9日,云深处科技正式发布全新一代行业级人形机器人DR02。云深处介绍,作为全球首款具备IP66防护等级、可适应全天候户外作业的人形机器人,DR02集强运动性能、强智能感知、高算力单元和模块化设计于一身,旨在突破环境限制,为安防巡逻、工厂作业等多行业场景提供可靠、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为了最大化适配人类现有工作场景,云深处科技DR02人形机器人采用高度拟人化设计方案,其175cm的身高与68cm的臂长接近成年男性标准体型,更适配人类日常操作的工具与作业空间。
在运动能力上,DR02已实现多项基础复杂地形的稳定通行。1.5m/s的标准行走速度契合人机协同作业节奏,4m/s的极限速度可应对紧急任务需求。机器人双臂操作负载能力10kg,整机背负能力20kg,足以胜任货物搬运、应急设备传递等实际作业任务。
智能配置方面,DR02搭载算力达275TOPS的算力单元,为实时数据处理、复杂任务决策提供动力,可快速响应环境变化。(上海证券报)
镜识科技获常春藤资本数千万元独家投资
10月9日,镜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镜识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常春藤资本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与迭代升级,并加快消费级、行业级机器人产品的量产落地与市场交付。此前,公司已获得凯尔达与宏润建设旗下宏润时代科技的战略融资。
镜识科技成立于2024年5月,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术的的研发突破与场景化应用,专注通用机器人的制造与性能优化。其研发的“黑豹2.0”四足机器人,此前以10.9米/秒的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尘封十余年的8.89米/秒纪录,甚至已逼近人类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水平。
目前,镜识科技共推出有三大产品矩阵,分别是消费级“未来家庭智能体”BAOBAO、工业级Apollo四足机器人,以及面向教育科研市场的黑豹II高机动四足机器人。
作为公司今年的战略级新品,BAOBAO是全球首款双形态机器人,其造型设计上以“场景适应性”为核心,突破了传统双足、轮式机器人的单一形态局限,具备类人形态与四足形态的丝滑切换能力。通过两种形态的灵活转换,使其能精准适配家庭多元场景。(中国证券报)
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签署数亿元订单
10月9日,智元机器人宣布与智能产品ODM头部企业龙旗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龙旗科技将就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下达数亿元金额的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
此次合作共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智元精灵G2前期将重点应用于平板产线,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消费电子组装制造场景批量落地。精灵G2将在柔性抓取、多工位协同、产线数据联动等环节发挥AI交互和协同功能,以高品质,稳定的智造能力,推动产线运营效率跨越式提升。
据悉,未来龙旗科技将引入智元机器人覆盖更多产线与品类,并与智元在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制造代工上展开更大范围合作。(新浪科技)
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部
10月8日,ABB宣布已签署协议将其机器人业务单元出售给软银集团,估值53.75亿美元,不再推进此前拟定的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计划。该交易尚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并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
作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ABB是全球装机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供货商。2024年,ABB机器人业务销售收入为23亿美元,约占ABB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12.1%。
对于此次出售,ABB集团董事长Peter Voser表示,该公司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对软银的收购提案进行了审慎评估,并与原有分拆方案进行了对比。该报价反映了机器人业务部门的长期实力,并将为ABB股东创造即时价值。
此次ABB拟将机器人业务出售给软银集团,标志着其业务重心转向电气化和自动化。出售机器人业务后,ABB将减少为三大事业部。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机器人业务部门将被列为“非持续经营”项目。同时,现与机器人业务单元共同构成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的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贝加莱),将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21世纪经济报道)
阿里通义内部已设立“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团队”
10月8日,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负责人林俊旸昨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已在通义团队内部建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小组。
林俊旸提及建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团队时表示,多模态基础模型正转变为基础智能体,这些智能体可以利用工具和记忆通过强化学习进行长时序(long-horizon)推理,而它们绝对应该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据了解,林俊旸毕业于北京大学,其研究兴趣集中于大规模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他曾在阿里达摩院负责打造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模型M6,通用统一多模态预训练模型OFA,中文预训练模型Chinese CLIP等。目前是阿里通义千问的技术负责人。(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