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大逃亡”,机器人企业组团赴港IPO的背后

工控网 2025-10-13 17:45


今年以来,中国机器人行业掀起一波赴港IPO热潮。从极智嘉、翼菲智能、优艾智合到云迹科技,多家机器人企业密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中极智嘉已成功上市并成为目前年内港股最大规模募资的机器人企业IPO。

与此同时,不少已登陆A股的企业如埃斯顿、石头科技和兆威机电也在谋求港股二次上市,形成“A+H”双平台格局。这背后不仅是企业融资需求的一次集中释放,更是一场由政策、资本、产业周期共同驱动的结构性拐点。


组团赴港,亏损上市



2025年的赴港IPO名单清晰地勾勒出机器人产业的版图。6月初,埃斯顿、石头科技、卧安机器人在短短五天内相继递表,开启了密集上市的序幕。7月,极智嘉作为“移动机器人龙头”成功挂牌,成为年内募资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IPO。进入下半年,热潮不减反增,优艾智合、极飞科技、珞石机器人等纷纷踏上赴港上市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年内已有超过15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亏损“大逃亡”,机器人企业组团赴港IPO的背后图1

注:部分海外营收占比数据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从业务领域看,这批企业覆盖了机器人产业的多个细分赛道,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商用机器人等,呈现出差异化、细分化的特点。

◾从盈利情况看,多数企业呈现出亏损的特征。盈利企业仅石头科技、望圆科技、微亿智造、极飞科技4家,但也呈现增长乏力态势。

◾根据各企业披露的招股书显示,部分企业海外业务占比情况呈现较高比重,出海成为主流。

这些企业的共性在于,它们大多处于商业化爬坡或扩张的关键阶段,对资本有着迫切需求。以极智嘉为例,其2024年营收已达24.09亿元,但仍在亏损,其全球化布局亟须资金支持。而老牌工业机器人巨头埃斯顿,尽管2024年营收达40亿元,却有着高达8.1亿元的净亏损,主要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昂的研发投入。这些财务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行业洗牌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压力下,无论新锐还是巨头,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上市融资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跃。


三大动因引爆上市潮



这场赴港IPO的热潮选择在今年集中爆发,主要归因于政策、资本与市场等多重力量的共同推动。

首先,自2024年以来,A股IPO发行节奏明显放缓,审核趋严,上市周期拉长。对于急需资金“输血”的机器人企业而言,漫长的等待可能意味着错失市场机遇甚至生存危机。相比之下,港交所提供了一条更为确定和高效的路径。

其次,港交所18C章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精准的支持。 2023年3月生效的《上市规则》第18C章,专为“特专科技公司”量身定制,允许尚未盈利但具备高技术壁垒和清晰商业化路径的企业上市。2024年8月,港交所进一步降低了上市门槛,将未商业化公司的预期市值要求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这一系列改革,恰好为众多处于“烧钱”研发和市场拓展阶段的机器人企业打开了绿色通道。与A股科创板相比,18C章更侧重于企业的技术潜力和市场前景,而非当下的盈利能力和复杂的财务指标,这对于研发投入巨大、盈利周期较长的硬科技企业无疑是雪中送炭。

最后,机器人产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内在的“驱动力”。 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自动化转型,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爆发。有数据统计,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68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2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7%。为了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必须通过资本加持来巩固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赴港上市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更能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台,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为其全球化战略铺路。

总的来说,港交所之所以能成为部分机器人企业IPO的“首选”,其优势显而易见。那么,赴港上市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并非唯一选择。短期内,在A股IPO节奏尚未完全恢复常态的背景下,港交所仍将是未盈利或盈利不稳定的硬科技企业的首选。从长期看,A股与港股将形成一种互补与竞争并存的格局。A股拥有更庞大的本土投资者基础和对国内产业逻辑更深的理解,而港股则在国际化和制度灵活性上更具优势。未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重心、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在两地市场中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上市只是开始,盈利才是终局



赴港IPO也并非所有企业的“避险港湾”,从当前已披露的招股书和行业格局来看,两类企业将呈现截然不同的命运:具备清晰商业化路径与全球化能力的硬科技企业有望脱颖而出,而仅依赖技术概念、缺乏真实订单与盈利模型的公司则将面临严峻考验

以7月份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极智嘉为例。它是目前港股机器人板块已上市企业中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根据招股书内容,2022年至2024年极智嘉营收复合增长率约29%,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年度订单金额由2022年的19.96亿元增至2024年的31.40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5%。

从客户复购率看,极智嘉整体客户复购率高达70%。截至2024年,极智嘉业务版图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服务超800家全球大客户,大客户中超过60家为全球财富500强客户,在3PL、零售电商等领域形成深度渗透。

其高规模、高增长的特性,以及商业化潜力和国际化渗透力强的优势,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信心。那么,相较于尚未形成稳定订单、缺乏头部客户背书或仍依赖单一市场的企业,投资者对盈利前景必然产生一定担忧,这类企业或将面临较大挑战。

上市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如何利用好募集的资金,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构建坚实的护城河,并最终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才是对这些企业真正的考验。归根结底,资本市场的耐心并非无限。这场奔赴香港的IPO热潮,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企业设置了一个更透明,也更残酷的“计时赛”。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讲得出一个动听的“机器人故事”,而在于能否在资本窗口期内,向全球市场清晰地证明自身商业模式的可扩展性与盈利路径的确定性。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唯有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IP 机器人
more
超越ZIP的无损压缩来了!华盛顿大学让大模型成为无损文本压缩器
iPhone Fold即将发布,iPhone17ProMax再见了!
估值超1400亿,长鑫科技冲刺IPO!
苹果眼镜曝光,兼容iPhone、Mac双系统/小米第三款车谍照流出,或是YU9/曝豆包、Qwen内测记忆功能,对标ChatGPT
AOC 推出全新 GAMING G4 系列显示器:27/31.5 英寸 Fast IPS 面板,最高刷新率可达 320Hz
亏损“大逃亡”,机器人企业组团赴港IPO的背后
前 iPhone 设计师参与操刀,法拉利可能要造出史上最帅的电车了
国行iPhone Air要来了?联通eSIM预约开启,预约突破3.9万人
苹果M5全家桶下周炸场!iPad Pro内存飙到12GB、Vision Pro减重,看完决定等不等
NeurIPS 2025 Spotlight | PhysX-3D:面向真实物理世界的3D资产生成范式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