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

strongerHuang 2025-10-12 20:31

关注+星标公众,不错过精彩内容

来源 | 硬件笔记本


今天周末,分享一些电子工程师常用的软件工具,看看你用过几款?

01

原理图与PCB设计软件

这块是硬件工程师的核心战场,画原理图、布局布线、出生产资料,全指着它们。选择哪一款,往往不取决于你,而取决于你的公司、你的行业,甚至你所在的城市。

1、Cadence Allegro

提到Allegro,大家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高端”。它尤其在通信、服务器、高端消费电子这些领域是是主流。

为啥?因为对复杂高速、高密度板子的支持能力太强了。那么多信号的等长、差分线,密密麻麻的BGA芯片,Allegro处理起来相对从容。规则管理器非常强大。用惯了Allegro的工程师,再去用别的软件,经常会觉得“束缚感”太强,不够得劲。

不过,它的学习曲线也比较陡峭,操作相对复杂,而且价格嘛……嗯,一般只有不差钱的大公司才用得起正版。当然,用它的工程师,薪资待遇通常也比较"好看"。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1



2、Mentor Graphics PADS

咱们深圳的朋友都知道,用这个软件的人太多了,在整个珠三角地区,PADS的普及程度都相当高。

PADS通常被看作是中小批量、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的首选。它没有Allegro那么庞大复杂,但该有的功能基本都有,上手速度也比Allegro快。很多公司,从老板到工程师,都是从PADS时代过来的,有着深厚的用户基础。而且,它的授权费用相对Allegro要亲民一些,非常符合广大中小企业的“性价比”需求。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2



3、Altium Designer (AD)

AD对于很多电子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用得比较多。界面美观、操作逻辑相对直观,学校老师教的多半也是它。从画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开始,AD陪伴了我们整个青春。

然而,一进入社会,问题就来了。“律师函实在太多了,公司又不舍得花钱”,这句话简直是戳中了咱们无数工程师和公司的泪点。AD的版权管理非常严格,律师函发得那叫一个勤快。很多小公司抱着侥幸心理用着,整天提心吊胆。让公司买正版吧,一套下来也好几万,对于初创公司或小团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AD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用户基数巨大,很多人想用,但公司又怕惹麻烦。它的功能对于大多数常规板卡设计是足够用的,但到了非常高速、高密度的领域,有时候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3



4、立创EDA

这绝对是近几年杀出来的一匹黑马!依托于嘉立创强大的PCB打样和元器件商城生态,立创EDA以其“免费”、“在线”、“库丰富”和“能白嫖板子”的特点,迅速俘获了大批学生和电子爱好者的心

它的优势太明显了:你不用装庞大的软件,打开浏览器就能画;元器件库和商城打通,找元件、看价格、生成BOM一气呵成;还能参加活动免费打板,对学生党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利。虽然BUG确实还有,性能上处理超大板子可能有点吃力,但作为一款还在快速成长中的国产软件,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支持。

它成功地降低了硬件设计的门槛,让更多人能轻松地入门,这一点功不可没。很多学生就是从AD转投立创EDA怀抱的。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4



5、KiCAD——开源先锋,全平台免费硬核之选

如果你崇尚开源精神,或者你是Mac、Linux用户,那么KiCAD几乎是你唯一的选择。它完全免费、开源,没有律师函的烦恼,而且跨平台支持做得非常好。

早期的KiCAD可能体验不是很好,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它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甚至能处理一些相当复杂的板子。很多开源硬件项目,比如树莓派的一些版本,就是用KiCAD设计的。它的操作逻辑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但一旦熟悉了,你会觉得非常高效。

对于个人项目、初创公司或者预算极其有限的团队,KiCAD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5


02

电路仿真软件

画完原理图,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正确性,可以先软件里跑跑仿真,看看理论行不行得通,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炸机和烧钱。

1、Multisim

大学实验室的电脑里,十有八九装着它。Multisim的图形化界面非常友好,器件库也很齐全,特别适合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的教学和仿真。拖拖器件,连连线,设置个示波器,就能看到波形,对初学者理解电路原理非常有帮助。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6


2、LTspice

LTspice非常不错,而且免费,它是芯片公司ADI推出的,虽然自带库以自家器件为主,但其仿真引擎,尤其是开关电源和模拟电路的仿真,速度和精度都相当高。

很多硬件工程师,电脑里都会备着一个LTspice,用来做前期方案验证和快速仿真。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7


3、Proteus

如果说Multisim和LTspice侧重模拟电路,那Proteus的强项就是数字世界,尤其是单片机仿真。你可以在上面画一个STM32的原理图,然后直接加载编译好的程序进行仿真调试。

这对于学习51、AVR、ARM Cortex-M系列单片机来说,实在太方便了,相当于一个虚拟的开发板。虽然它也能画简单的PCB,但大多数用户还是冲着它的仿真功能去的。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8


4、Tina-TI & Others

Tina-TI也是芯片巨头TI推出的仿真软件,和LTspice类似,是TI器件仿真的好帮手。其实,很多大的芯片公司都会提供自己的仿真模型和工具,方便用户使用他们的芯片。这些都是很实用的辅助工具。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9


03

结构设计软件

有多少做硬件的用得着Solidwork这个3D设计软件?

答案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小公司

为啥硬件工程师要懂机械软件?

1、结构对接: 你画的PCB最终要放进外壳里的。你需要用3D软件(通常是结构工程师用SW/CAD画好)来检查板子会不会顶壳,螺丝柱位置对不对,接插件的高度和开口是否合适。反过来,你也可以把PCB的3D模型导出给结构工程师,让他作为参考来设计外壳。

2、全流程参与: 在很多初创公司或小团队,人手不足,硬件工程师常常需要“全能”。你可能不仅要画板,还要负责选型外壳,甚至参与到产品外观和结构的设计讨论中。会一点SolidWorks或AutoCAD,能让你和结构团队的沟通无比顺畅,减少很多“你早说啊”的返工。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10

所以,AutoCAD 主要用来看看(或画一下)2D的板框和结构图SolidWorks 则是用来进行3D协作的利器。多学一点,没坏处。


04

代码编写软件

硬件画好了,得让它们动起来。

1、Keil & IAR

学嵌入式的,没人能绕过它们。Keil(尤其是MDK-ARM)和IAR是ARM Cortex-M内核单片机开发的两大主流工具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11


2、STM32CubeIDE & VS Code

STM32CubeIDE,这是ST意法半导体官方推出的免费集成开发环境,集成了STM32CubeMX的图形化配置功能,可以一键生成初始化代码,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新接触STM32的开发者。

VS Code 凭借其轻量、插件生态丰富的特点,也成为了很多老鸟的选择。配上各种插件,也能打造成非常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平台,写起代码来体验很棒。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12


3、Quartus & Vitis

这是FPGA开发平台主要用到的软件,Quartus(Intel FPGA的开发工具)和Vitis(AMD/Xilinx的开发平台)。

FPGA设计更像是软硬结合的桥梁。以前Altera(现在被Intel收购)的Quartus和Xilinx的ISE/Vivado是两大阵营。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13


05

总结

看了这么多软件,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其实不用慌,没人要求你全部精通。硬件工程师的成长路径,往往是先精通一两个核心工具(比如一个PCB软件,一个仿真软件,一个编程环境),然后根据工作和项目需要,不断横向扩展,触类旁通。

记住:软件只是工具,背后的电路设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工程思维才是根本。

硬件之路,道阻且长,咱们一边折腾,一边进步吧!

------------ END ------------

电子工程师常用的几款软件工具,你用过几款?图14

关注公众号回复“加群”按规则加入技术交流群,回复“1024”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分享。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软件
more
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100%关税 限制关键软件出口
报告征集 |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OPPO推出ColorOS 16;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国产EDA设计软件;央视曝光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乱象...
SONATUS:以AI赋能的软件定义汽车为创新平台
从规划到验证,离散制造业工厂设计与仿真软件解析
软件全面开源开放,昇腾AI生态发展进入加速期
IoT Drive:在软件定义出行时代攻克连接性挑战
北京市“灵助”工业软件AI工具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华秋DFM软件丨操作教程——工具菜单-比对功能篇
AI时代下,我们需要新一代的金融基础软件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