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公司本次项目投入资金中的40,000.00万元将用于“灵擎”工业AI赋能平台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灵擎”AI中台和制造业垂域模型。“灵擎”AI中台主要包括模型和Agent开发平台、工业数据应用平台以及模型和算力调度管理平台。制造业垂域模型主要包含研发域、制造域、运维域和质量域等领域的模型。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构建工业AI平台能力,推动工业AI规模化应用
国务院于 2025 年 8 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工信部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和重点场景应用。
我国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产业应用的关键阶段,工业领域拥抱人工智能的意愿强烈,场景适配和场景落地应用需求迫切。本项目是公司响应国家政策,抢占工业领域 AI 应用发展先机,构建工业 AI 平台能力,推动工业 AI 规模化应用的重要举措。
(2)打造模型和Agent开发能力,提升模型和Agent开发效率和质量
随着AI技术与制造业的加速融合,制造业对垂域模型的需求日益多元化,Agent的应用场景也日趋复杂。在这一背景下,当前模型与Agent的开发面临多重挑战:模型开发组件碎片化,难以形成高效协同的开发体系;Agent应用构建缺乏统一规范与标准流程、导致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兼容性差、复用难度高,重复性开发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为应对上述挑战,通过打造模型和Agent开发平台,整合各类开发工具与组件,推动资源共享与能力复用,从而有效降低开发门槛,缩短模型和Agent从需求定义到上线部署的整体周期,整体提升模型和Agent开发效率和质量。
(3)打造高质量工业数据,驱动AI实现业务价值
国家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数据治理列为关键任务。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生的海量场景数据为训练具有行业特色的AI模型提供了独特优势。工业数据存在多源异构、分散孤立、动态高频、价值密度低等特性,在AI场景应用过程中难以直接转换为业务价值。
高质量数据才能精准刻画产品研制过程的物理本质,使AI场景应用具备工业级可靠性。将数据要素转化为可复用的工业智能资产,打造数据驱动决策、智能优化流程、知识反哺创新的能力,赋能AI精细化应用。
(4)打造模型和算力调度管理能力,提高模型和算力运行效率
在当前人工智能+制造的浪潮中,工业模型和算力需求多样而复杂,存在模型无法复用和共享、算力资源孤岛式运行、AI应用的开发与运维复杂多变等诸多问题。如何高效地管理和调度这些模型和资源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调度管理平台作为一个统一的智能中枢,能够实现对多类型模型和算力资源的统一纳管、智能调度、协同工作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模型和算力的有效调用,提高模型和算力运行效率。
(5)丰富垂域模型和系列Agent,加快AI场景应用
工业产品研制过程涉及大量行业知识和专业场景,对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通用基础大模型难以满足工业场景对毫秒级响应、极低误差率等严苛标准,在应对工业领域需求时存在明显局限。构建制造业垂域模型,赋能研发、制造、运维和质量等关键业务领域,实现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垂域模型还能在保障数据安全与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推理与持续优化,为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的AI技术支撑。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人工智能政策为项目成功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
本项目开展“灵擎”工业AI赋能平台开发工作,与国家产业支持政策相一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中“数字化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列为“鼓励类”项目。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本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有助于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2)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公司优质的客户资源为项目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工业AI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关键阶段。据中研普华《2025-2030年中国工业AI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国内工业AI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技术变革效应持续放大。公司深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等赛道,长期服务行业中大型客户,凭借对行业客户特定需求的深刻理解,形成高粘性客户资源。
同时,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伙伴构建生态共同体,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稳定协作机制,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庞大的市场空间叠加高质量客户资源和优良生态,为本项目规模化应用提供市场及客户保障。
(3)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为项目提供了坚实支撑
公司工业软件产品系列丰富,已在3,000余家高端装备骨干企业的研发、制造、运维和质量等环节沉淀出海量高价值工业数据。围绕训练框架、部署交付、AI与算力调度等关键层,公司打造了成熟的技术体系,为“灵擎”AI中台开发奠定坚实技术底座。项
目方案内置面向制造业的垂域模型,可显著提升工业AI应用的构建效率与质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公司持续投入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已组建覆盖AI规划咨询、数据工程、模型训练、应用开发及运维的技术团队,构建了结构完整、梯队清晰的高端人才体系。综上,丰富的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将为本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4、项目实施主体与投资情况
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能科瑞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额为 44,792.42 万元,实施周期为 3 年,实施地点位于北京市。
5、项目涉及立项、土地、环保等有关审批、批准或备案事项
截至本报告公告之日,本项目备案手续尚在进行中。因该项目为研发类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无需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无需取得主管环保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批文件。
本项目拟租赁办公场地进行项目建设,项目租赁建筑面积约 5,740.00 m2。其中研发办公区约 5,040.00 m2、实验区约 300.00 m2、机房约 100.00 m2、展示区约 300.00 m2。
6、项目实施背景
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落地,重点领域亟待AI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是全球面临的一次重大技术进步,正在对全球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中国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优势,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目标是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应用普及率超90%;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同时也明确提出,要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环境、搭建行业应用共性平台、重构软件信息服务企业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产业应用的关键阶段,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国内各行业各领域拥抱人工智能的意愿强烈,场景适配和场景落地应用需求急迫。
(1) 新型工业化建设亟需创新技术,垂域模型和智能体成为有效手段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 15 年保持全球第一,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大国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围绕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2025 年,工信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等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和重点场景应用。人工智能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各类垂域模型和智能体通过技术赋能、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等核心要求的实现过程。
(2)国产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亟待破解,AI 成为创新突破的关键技术
工业软件作为核心基础工具,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我国虽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但在工业软件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国产工业软件长期受制于底层算法落后、行业机理模型缺失等技术难题的限制。人工智能正成为破解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瓶颈的突破口,通过提升工业软件技术性能和使用功能,重构软件研发逻辑、应用场景和生态模式,为国产工业软件突破技术垄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新路径。依托“智能原生、数据驱动、生态协同”的差异化优势,在高端装备、通用机械、高科技电子、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3)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亟需多场景应用落地,AI 训推成为规模化推广的核心引擎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方向,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产品。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也相继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面向特定应用场景,构建仿真系统和训练环境”、“突破 100 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特种作业等场景的应用”。具身智能的场景应用潜力巨大,但面临着环境理解、场景适配和人机交互等多维度难题,直接制约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实用性与普及性,在不同场景下的训推和仿真将成为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引擎。
8、项目实施目的
顺应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攻关工业领域AI应用技术难题.公司本次项目是拥抱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实现工业领域重点AI技术应用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前沿技术,AI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是各国竞争焦点,加速推动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
公司拟通过本次项目,针对工业领域场景应用需求旺盛、国产工业软件智能化提速、具身智能快速进入千行百业等产业现状,推进工业AI赋能平台和垂域模型开发、工业软件+AI生态建设、具身智能训推和仿真平台研发等工作。以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为目标,打造工业AI应用产品,助力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
(1)打造工业AI平台能力,提高场景应用先发优势,促进Agent规模化应用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一部分将用于“灵擎”AI中台和制造业垂域模型的开发。通过开发调度管理平台实现多模型管理和算力资源的平衡调配;通过打造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各类垂域模型和场景Agent的快速开发;围绕当前应用热点领域,打造研发域大模型、制造域大模型、运维域大模型和质量域大模型。本项目完成后将突破通用大模型的工业适配瓶颈,实现垂域模型与具体行业和场景的快速适配,能够助力公司进一步提高工业AI场景应用先发优势,夯实未来在工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场景应用的基础,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推动工业软件能级跃升,构建自主可控的AI生态,破解国产软件发展难题
公司本次资金一部分将用于工业软件 AI 工具集的开发。将先进的 AI 技术与现有工业软件深度融合,构建具备自学习、可交互、强辅助特征的智能软件辅助系统,推动工业软件能级跃升。通过开发工业软件 AI 工具集插件模块,形成可复用的软件产品,并将通过订阅式为客户按需提供服务。
同时为不同领域客户提供结合 AI 工具集的行业深度定制解决方案,提升客单价值与服务纵深。实现“标准化插件+订阅服务+定制方案”全链条 AI 赋能能力,构建自主可控的 AI 生态,破解国产软件发展难题,更大程度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公司打开增量市场空间、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