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

科技头版 2025-10-13 18:15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1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2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再次打上问号。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3
出品 | 科技头版    作者 | 刘峰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4

隐藏式门把手,藏不住的安全隐患

昨天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发生一起涉及小米SU7的严重交通事故。

31岁的邓某某驾驶小米SU7 Ultra挖孔版沿天府大道行驶时,车辆先出现左右摇摆,随后突然加速追尾前方正常行驶的网约车。

撞击后,SU7冲向路边绿化带,翻滚数圈越过隔离带跌落到对向车道,短短几秒内引擎盖便窜出火苗。

根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警情通报,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5

图源:成都公安微信公众号

据疑似现场目击者描述,这辆小米SU7在行驶中出现明显的左右摇摆,随后车辆突然加速,追尾了一辆正常行驶的网约车。
撞击后,驾驶员猛打方向,车辆冲向路边绿化带,翻滚几圈后越过隔离带,跌落到对向车道,并迅速起火。
据某平台上展示的行车记录仪视角,该车发生事故时时速至少在104以上,甚至有网友预估当时该车时速将近150,不过官方的具体通报还未出来,没办法下准确的判断。
事故发生后,多名路人迅速上前尝试救援。
多位目击者还原了救援受阻的关键细节:

正在附近商铺整理货物的周师傅、夜班司机张师傅等七八名路人第一时间上前救援,有人试图拉开车门,却发现SU7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完全无响应,电子解锁按键失效;

有人翻出应急锤或金属支架砸击车窗,钢化玻璃仅出现裂纹却未破碎,部分救援者手掌被玻璃碎屑划伤;

还有人从商铺借来4具灭火器喷射,但火势仅短暂减弱后便再度蹿高,电池区域伴随轻微爆响。

来源:抖音

凌晨3时30分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因隐藏式门把手无外部施力点,常规开门方式完全失效,只能动用液压锯切割车身。

破拆结束后,消防人员确认邓某某已无生命体征。

涉事SU7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虽保留部分外露结构,但核心依赖电机驱动,碰撞后传感器、车门电脑、电机任一环节受损,都会导致把手无法弹出。

测试数据显示,电子门把手在侧面碰撞后弹出成功率为67%,显著低于机械式的98%。

来源:抖音

成都事故并非个例。2025年3月底小米SU7的另一起高速碰撞事故中,半隐藏式门把手打不开的问题就曾引发关注。
当时,一辆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碰撞后起火燃烧,造成车内3人不幸身亡。
有网友自称遇难者家属称:“车辆撞击后电池爆燃,车门因断电无法解锁,导致3人被困车内身亡。”但小米官方在随后的正式回应中表示“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确定车门是否能打开”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6

隐藏式门把手到底该不该保留?

成都的这场悲剧,再次将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推至舆论焦点。

当前,隐藏式门把手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设计趋势,跷跷板式、整体伸出式按钮式内扣式全隐藏式半隐藏式等多种形态层出不穷。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7

 图源:小红书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谓的“高科技”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便捷,反而大幅增加了不便性和安全隐患。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批评隐藏式门把手的多个缺点,包括“重量大、密封性差、噪声大”。他直言,隐藏式门把手唯一的作用就是降低风阻,但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车企数据,单个隐藏式门把手仅降低0.003Cd的风阻,四个合计约可提升5km-10km的综合续航。
在某品牌发布会上工程师拿着精密仪器演示,当车速达到126km/h时,四个隐藏式门把手能省下相当于两个鸡蛋重量的空气阻力。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8

图源:微博

隐藏式门把手的隐患不仅存在于事故中,日常使用中也问题频发。消费者协会统计显示,2024年因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增长132%。
而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隐藏式门把手的吐槽也屡见不鲜:低温环境下会被冻住无法开启;乘客经常“找不到车门”;夹手风险;清洁难度增加。
还有专家指出,相比于传统车门把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增加了很多元件,造价成本和维修成本也会更高。
那么为什么车企还纷纷跟进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呢?
甚至在近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上开始出现更多不合理设计,远远不止于隐藏式门把手,比如深受吐槽的平底方向盘屏幕换挡触摸按键转向灯摄像头替代后视镜等等。
这些设计往往以“科技感”和“创新”为名,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9
强制性标准即将落地
资本市场的反应很直接。
成都事故发生后不久,小米集团股价暴跌,跌幅接近8%,远超恒生科技指数4.54%的平均跌幅。
这不仅反映出投资者对事件本身的担忧,还暴露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的敏感。

事实上,成都事故发生前一个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已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直指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漏洞。

这份被业内称为“门把手安全新规”的文件,提出多项关键要求,包括:

每个车门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内外把手,确保断电或碰撞后可徒手开启;车门外把手需保留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间(直接禁止全隐藏式设计);机械内把手需位于无遮挡的直观位置,解决“紧急时找不到”的痛点。

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并非否定创新,而是“为创新设定安全边界”,核心是通过机械冗余设计,保障事故场景下的救援与逃生安全。

若新规最终落地,现有采用全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需全部整改,单车型整改成本或达数千万元,但消费者支持度极高——某汽车论坛投票显示,89%的网友认可“安全比颜值重要,应禁用纯电子门把手”

小米SU7再出大事,车祸现场爆燃,救援人员打不开车门图10

图源:工信部官网

政策压力下,车企开始重新审视安全与创新的关系。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透露:“正研发极端情况下更好开的门把手,重点解决低温冰冻和电路故障等场景的可靠性问题。”

国际市场的监管行动也在同步推进。

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在多份报告中警告,隐藏式门把手可能造成“攸关生死的救援延误”,呼吁欧盟出台禁令;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对特斯拉隐藏式门把手展开调查,因其累计收到140起“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的投诉。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消费者安全意识的觉醒。

中汽研2025年调查显示,76.3%的消费者将“安全性能”列为购车首要考虑因素,远超“智能配置”(42.1%)和“续航里程”(38.7%)。

某新势力车企CEO在内部会议上坦言:“以前总想着用新奇设计吸引眼球,现在才明白,能让用户安心的车,才是真正的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689万辆,对基本安全设计的回归显得尤为迫切。

未来,全隐藏式门把手或将成为历史,那些为追求科技感而牺牲安全的设计,终将让位于对生命的敬畏。


铁粉推荐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65716396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小米
more
成都交警通报“小米SU7碰撞后爆燃”:酒驾事故,致1人死亡
四个月才抵得上小米17半个月?Pura 80系列总销量仅为166.9万台
疑似小米17Ultra入网 | 华为年底待发新机汇总 不止5款?
小米又造了台9000mAh的性能手机
小米SU7发生重大车祸,公司股价暴跌,雷军天要塌了
潮讯:小米老机型也能用上100W PPS;美团回应“外卖骑手能屏蔽顾客”;苹果官网又翻车了;寻找救命恩人虚假摆拍者被拘
买不起比亚迪汉,小米YU7就看它!中大型轿跑,宁德电池,11万级
拆开一款印有ADI 的小米耳机充电仓,才发现这做工,值得工程师参考!
小米18ProMax突然曝光,这设计直接给我看傻了!
【盖世快讯】商务部回应美方将对华加征100%关税;小米第三款车型测试谍照曝光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