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狂飙!中国造全球首个氢负离子电池点亮未来能源

电子发烧友网 2025-10-14 07:00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在新能源探索的征途上,中国科研团队再次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萍、曹湖军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类距离构建新一代高效清洁能源体系又近了一步——他们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个可实际运行的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其在室温条件下的稳定储能能力。

氢元素作为宇宙中最丰富的物质,在能源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不同于传统锂离子电池依赖金属离子迁移的储能机制,氢负离子电池通过氢负离子的快速传导实现能量存储与释放。

这种离子具有更高的电子密度和更强的极化能力,理论上能够突破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瓶颈。然而长久以来,科学家始终面临电解质材料的三大难题:如何在保证高离子电导率的同时抑制电子泄漏,如何维持材料在复杂工况下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如何确保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高效匹配。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大连化物所的研究团队历时七年攻关取得关键性进展。他们在2018年启动项目之初就另辟蹊径,创新性地采用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成功制备出室温条件下具备超快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新型材料。

2023年的技术突破更为此次成果奠定基础——通过将脆弱的氢化铈(CeH₃)颗粒包裹在致密的氢化钡(BaH₂)壳体中,形成独特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这种设计既保留了CeH₃的高离子传导特性,又借助BaH₂外壳有效阻隔了电子通路,使材料在室温下的氢负离子电导率提升至实用水平,同时展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耐久性。

基于这一突破性电解质材料,研究团队构建了完整的氢负离子电池系统。该电池以储氢性能优越的氢化铝钠(NaAlH₄)为正极,以轻质的贫氢化合物二氢化铈(CeH₂)为负极,中间则依靠新型核壳电解质实现离子传输。

初步测试结果显示,该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毫安时/克,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402毫安时/克的稳定容量。更令人振奋的是,当研究人员将多个电池单元串联组成叠层电池时,系统电压成功提升至1.9伏,并成功驱动黄色LED灯持续发光,直观验证了氢负离子电池的实际供电能力。

这项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存储技术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更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锂电池,氢负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特别是在大规模储能和高功率需求场景中,这种新型电池有望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氢负离子电池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此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再次彰显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担当精神。

室温狂飙!中国造全球首个氢负离子电池点亮未来能源图1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电池 能源
more
丰田汽车,将推出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车!
复合翼eVTOL的电池需求及其对动力总成安全性的考量
比亚迪电池公司改名 !!!
最新议程发布 2025先进电池产业集群论坛之先进电池设计研发与概念验证
汽车早餐 | 赛力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通用汽车取消下一代氢燃料电池研发项目
全固态电池,要量产了?
消息称大众推动软件战略转型,重组Cariad团队;北京率先发布4项自动驾驶地方标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突破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难题
新机:Find X9全系超大电池;一加Ace 6来了;小米推出米家电热毯单人款;苹果M5 iPad Pro现身
2025年中国锂电池结构件行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分析及投资战略
拆解报告:小米金沙江电池磁吸超薄充电宝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