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2025-10-14 19:15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1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却有水击石穿的奇迹。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征程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各单位立足业务领域、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切口小、落点准的“微改革”“微创新”,将发展堵点作为改革支点,将管理痛点当成改革触点,执改革之笔,书发展答卷,涌现出了一个个“微改革”典型案例,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持续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29型125架军机以磅礴阵列飞越天安门广场。当亿万目光聚焦于空中梯队的雄姿时,有一群人却紧盯着战机起降着陆时轮胎冒出的一缕青烟——这抹青烟,是刹车系统正常工作的信号,更是这个团队100天日夜坚守的“定心丸”。从190余架战机、近万次起落的零事故保障,到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双机制”体系落地,航空工业制动以阅兵保障为“试金石”,将改革与创新的触角深植于安全管理、资源调配与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既守住了战机安全的“生命线”,更实践了企业深化改革的“新路径”。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2



阅兵保障:一场“压力测试”下的改革实践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3


对于制动而言,九三阅兵保障任务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超纲”的考验。与以往保障模式不同,本次任务不仅机种多且伴随“时间紧、机种杂、风险高”的三重压力,倒逼团队必须跳出传统保障框架,以更高效的机制破解这一难题。


这支仅30人的保障队伍,用“精锐分组”的思路破解了“人少事繁”的矛盾:9人组成的核心组平均拥有5年以上外场经验,全程跟随部队进场,24小时守在战机旁;其余人员组成场外支援组,随时响应现场需求。这种“核心攻坚+外围支援”的模式,既保证了现场保障的专业性,又避免了人力分散导致的效率损耗。100天里,团队累计保障起落近万次。“零事故”的成绩背后,不仅是人员的坚守,更是长期积累的改革成果在实战中的成功应用——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说:“我们不是在‘临时应战’,而是在‘按章办事’。这套保障体系,是经验的沉淀,更是改革的具体实践。”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4


在保障现场,“成功表现在天空、成功保障在地面”的理念被贯穿始终。战机起飞前,工程师们会逐一对刹车系统的零部件、控制类软件进行全流程检查;着陆后,又通过飞参数据判读,精准捕捉潜在隐患。这种“前置检查+事后复盘”的闭环管理,正是制动将“安全关口前移”改革思路的落地体现。当某型战机在7月训练中出现产品异常时,团队仅用14小时就完成了“外场拆件—兴平检测—现场回装”的全流程:专人携件连夜回到公司,客服、设计、工艺、质量、生产等多部门提前待命联合研判,凌晨完成检测后又搭乘早班机返回,最终在次日10点前顺利装机。这场“跨千里的紧急救援”,不仅验证了团队的应急能力,更让一套经过“微改革”打磨的机制体系浮出水面。


机制革新:“双机制”构建安全与效率的双重屏障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5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零事故,所有的万无一失,都是机制在兜底。”阅兵保障的成功,本质是“紧急响应机制”与“高风险预防机制”这两套改革成果的成功应用。这两套机制是以历次阅兵保障经验为蓝本,针对每次任务的新特点持续补充、优化而成,最终形成了“公司党委牵头,客服部门抓总,职能部门支撑”的三级架构,既保证了决策的高效性,又确保了执行的穿透力。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6




紧急响应机制:让资源动起来,让效率提上去


紧急响应机制的核心,是打破部门壁垒、让保障部门拥有调动一切资源的指挥棒,保证资源向保障一线倾斜。团队被赋予了“全厂优先调动权”,可根据需求随时调用人员、设备、备件、车辆等各类资源,这种“扁平化”的决策模式,较好避免了传统多层审批导致的效率损耗。在此基础上,制动还构建了“现场伴随保障+外围技术支撑+远程技术支撑”的三级人员体系:现场人员聚焦战机实时状态,外围人员24小时待命补位,厂内远程技术团队则按机型划分片区,提供技术分析与实验支撑——三级人员各司其职又无缝衔接,形成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响应”的保障网络。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7


备件保障是战机安全的“生命线”,制动创新设计的“三级备件机制”,彻底解决了备件保障的痛点。一级备件直接部署在用户现场,可“即取即用”;二级备件作为替补,部署在周边区域,1小时内可送达;三级备件存于兴平厂区,随时补充二级的消耗。这种“一级使用二级补充,二级使用三级补充”的拉动式模式,实现了“现场备件半小时到位、二级备件1小时到位”的目标。


信息畅通是高效响应的前提。制动保障团队建立了“双日报”信息报送机制:每日18时通过内部办公系统报送常规工作情况,确保信息同步;23时前,又专项报送现场人员、问题处理、备件消耗、风险预警等6类核心信息,公司党委班子、总师系统、生产分厂半小时内即可完成“已读确认”,若有问题可即时沟通解决。这种“定期+即时”的信息传递模式,让决策层实时掌握现场动态,为后续调整提供了数据支撑。



高风险预防机制:让风险看得见,让隐患早消除


“与其等故障发生后补救,不如在隐患萌芽时清除。”高风险预防机制的核心,是实现从“被动排故”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制动保障团队设定了“一级备件使用3次即列为高风险”的标准,一旦达到阈值,生产部门立即将该备件生产列为“最高优先级”,分厂启动24小时生产与排查,确保备件供应“不断档”。这种“以用定产”的模式,既避免了备件积压,又防止了短缺风险。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8


技术预防是高风险管控的关键。制动技术团队通过开展模拟实验预判风险,并提前告知现场保障人员“该关注什么、该预防什么”。这种“实验预判+现场预防”的模式,让隐患在萌芽阶段就被清除,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


客户导向:从“保障任务”到“服务升级”的改革延伸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9


对于制动而言,阅兵保障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次“以客户为中心”的改革实践。制动始终将“满足用户需求”作为出发点,从机制设计到执行落地,每一处“改”都围绕着“让客户放心、让战机安全”展开。


在保障前期,制动团队深入调研,详细了解机轮及刹车装置使用状态、训练强度等需求,针对性制定保障方案;任务期间,工程师们不仅是“技术保障员”,更是“问题解决者”——用户提出的技术疑问,现场解答,复杂问题则联动厂内技术团队共同研判,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从备件检测到问题处理,公司与用户质量代表 “军民协同”,既严保交付质量,又提高了保障效率。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10


更为重要的是,制动还将“双机制”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实践成果,应用于日常生产与客户服务中。例如,在民用航空刹车制动系统保障中,公司借鉴“三级备件机制”,在全国主要机场部署备件库,实现“2小时内备件到位”;在产品日常维护中,引入“高风险预防机制”,通过数据分析预判故障,为用户提供“预防性维护”服务。这种“从专项到常规”的改革延伸,让创新与改革的价值最大化,既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启示: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11


改革不必追求“大而全”,聚焦具体问题的“小切口”,反而能实现“大突破”。制动从历次阅兵经验中提炼的“双机制”,从“人、备件、信息”三个维度优化的保障体系,都是围绕“安全”与“效率”这两个核心痛点展开,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精准对接实际需求,最终形成了“管用、好用、实用”的实践成果。


前移安全关口 航空工业制动以“双机制”护航战机安全起降图12


同时,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持续迭代”的过程。制动“双机制”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针对每次任务的新特点、新问题持续补充优化——在本次阅兵保障中,针对“机种分散”的特点,团队强化了“远程技术支撑”;针对“准备时间短”的问题,又简化了备件调用流程。这种“动态优化”的改革思路,让机制始终保持活力,能够应对不同场景的挑战。


从阅兵场上的零事故保障,到企业内部的体系革新,制动用不断创新与努力求变书写了一份“安全与效率并重、任务与发展双赢”的答卷。未来,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制动还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客户服务等领域深耕细作,让改革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安全 工业 航空
more
战略签约 | 携手共进,智启未来:全域航空与昊舜视讯达成战略合作
李应红院士、高技术中心原技术总师、首都航天机械总工艺研究师、铂力特副总经理演讲 第五届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大会日程安排出炉!
最大起飞重量24吨、商载10吨级国产大型货运无人机横空出世!注册资本8.51亿元,沈阳重明航空科技与邮政、京东达成合作
发布 | 全球航空维修(MRO)市场分析(之一)——《全球商用航空MRO市场概述与格局分析》
喜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多部视频作品获奖
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深度融合:聚焦低空经济与新型航空器产业发展
全球首发!亿航智能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正式亮相
当月亮遇见飞机,这封家书写给每一位航空人
中国低空经济的重要时刻 —— 亿航智能全球首发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VT35,650 万解锁城际 “飞行自由”
航空事业中的每一位“她”,都是主角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