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现有10.8万名女职工,其中女科技工作者2.6万人,女院士1人,集团公司“首特一”女专家共253人。多年来,航空工业的女职工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精神书写在航空报国的新征程上,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在航空科技创新、兴装强军、改革创新、精益管理、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勇挑重担、积极作为,撑起了航空强国的“半边天”,展现“航门女将”的巾帼风采。
她们结缘航空
以智慧与勇气为楫
乘风破浪、勇攀高峰
双向奔赴、圆梦蓝天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
航空工业沈阳所 赵霞
她曾参加过10余个重点型号飞机的研制工作,先后七次荣获部级一、二、三等功;她是一位站在空气动力学顶峰的巾帼英雄。
近年来,作为技术带头人,赵霞把目光瞄准国际航空技术最前沿。她协助预研总师,先后组织完成了几十项航空技术最新领域的预研课题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创新与探索,沈阳所在多项新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赵霞是参与者,也是气动力专业的带头人。
多年的拼搏中,赵霞不曾过多思考自己的女性身份。在她看来,飞机设计工作对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要有能力、有信心一定能够胜任。赵霞始终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忠于心中认定的事业,从未退缩,也绝不言弃。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航西飞 薛莹
曾经作为中航西飞国际航空部件厂班长的薛莹,具有精湛的飞机装配技能和较强的班组管理能力。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薛莹班”,承担着波音737-700垂直尾翼可卸前缘组件的装配任务。
她带领全体组员改进操作方法、工艺流程,推行精益建设等创新工作,改进了前缘组件上300多个螺钉孔完全和前梁上所有孔同心操作方法,实现了用一个手指的力量就能把前缘装配到垂尾上,赢得波音公司“用户满意员工证书”。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集团特级卓越工程师
航空工业特种所 田俊霞
作为一名来自一线的全国两会代表,她表示,将深入基层倾听群众诉求,推动解决民生痛点;立足本职岗位,集中精力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实,与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一起,紧盯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强化航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助力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建设航空强国而努力奋斗。
作为电磁功能结构领域女性技术带头人,田俊霞对渴望投身航空硬科技的年轻女性给出了鼓励,“航空科技战场是勇者的战场,更是智者的舞台。女性独特的系统思维、细节把控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往往是破解复杂工程难题的关键。期待更多的年轻女性以技术为翼,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发光发热,助推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

全国三八红旗手
航空工业成都所 焦璐
她二十余年来一直从事航空电子及武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研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和技术管理经验。
她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始终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带领航电团队跟踪国际航电武器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航电武器系统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航空电子及武器系统设计、仿真和综合试验方法,解决了大量专业领域的关键难题,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我国战斗机的航电及武器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国三八红旗手、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
航空工业成飞 李玲钰
她带领团队用制造、检测和排故完成的飞机电缆来完成“神经信号的传输”。她和她的团队就是战机“神经系统”的专科“医生”,从生产、交付到维修、维护,随叫随到。
自从干上了这一行,李玲钰不断思考和实践,发明了“李玲钰屏蔽线剥线法”,实现了导线外绝缘层的快速剥离。同时,她积极探索、试验引入了多种技术和工具,支持飞机电缆相关工作的提质增效。
2025年,李玲钰荣获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她深情地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战机‘神经系统’更加灵敏矫健,把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密关联,我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中航西飞 李萌月
2019年9月,工作仅一年的李萌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世界技能大赛。她对标比赛要求,苦练基本功,在公司选拔中一鸣惊人,斩获冠军;随后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世界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产品设计方向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国家队队内集训选拔赛中再次拿到第一名,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报表扬,成为该项目首个突围进入国家队的女性选手。
她深耕航空产品中值制造与精密装配研究,攻克了超大型国产不锈钢回转体零件加工等技术难题;先后完成了“揭榜挂帅”“千百万创新基金”等10余项重点科研课题,攻克70多项技术难题,年累计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2024年3月,中航西飞整合“薛莹班”和机身装配厂数字智能班的优质资源,合力打造新时代巾帼班组“薛莹班”。李萌月担起了新时代巾帼班组“薛莹班”第二任班长的重任,与大国工匠胡洋成为搭档,共同推进公司数字化装配向智能化装配的跨越。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航空工业哈飞 贾振佳
她是哈飞总装车间地面工段的一名飞机电缆工。她秉承“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女性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踏实钻研勤勉务实,切实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品质。她牢记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将青春、智慧与汗水都投入到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中去,吃苦在前,奉献在前。
她勤于钻研学习,技艺精湛,是公认的“行家”。她积极团结同志,与员工分享学习成果和心得,带动工段整体技能水平提升。

项目副总师、航空工业集团特级专家
航空工业一飞院 黑文静
多年来,黑文静一直从事飞行控制系统研发,参与了多个型号研制和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得集团公司及省部级以上成果6项。
2007年,随着运20飞机研制任务铺开,黑文静一肩承担起关键系统研发的重任——运20飞机的飞行控制律设计。大型飞机控制律设计是我国航空工业的空白,也是我国军民用飞机研制的一个技术瓶颈。为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黑文静和团队加班加点,从原理、算法、仿真验证等多方面探索和钻研。通过日夜兼程的努力,最终梳理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并多轮迭代优化,初步完成设计。最终,通过不断地设计修正和改进,圆满完成了控制律的试验验证。
在航空报国的征程上,黑文静在工作中孕育梦想,敢于做“从0到1”的事,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能力,不仅能够将女性的温柔之美转化为铿锵之力,撑起半边天,同时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我国航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试飞员 王彬
她是一位具备十余型试验机的驾驶资质,能够执行复杂试飞科目,完成了多型试验机的设计定型试飞工作,承担多系统课题的试飞验证,并深度参与课题的试飞设计与关键技术攻关的试飞员。
作为试飞员,王彬总是淡化性别,她常说:“试飞不会因为你的性别而对你有所青睐,你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强者之心,用不断丰富的驾驶技术去确保每一次任务顺利完成,深知自己的使命,真正地肩负起一名试飞员的责任和担当。 ”
已成为成熟试飞员的王彬始终保持着谦逊,一直在为成为一名专家学者型的新一代试飞员而不懈努力。在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她要以更宽阔的眼界、更高的标准、更先进的理念来探索科研的高端和前沿,更好地完成这一代试飞员的使命。
她们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活力
拼搏于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最前沿
书写着昂扬奋进的巾帼华章
为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