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

智东西 2025-10-15 22:27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1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2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3

灵犀智能体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共生的下一代交互范式。
作者 |  许丽思
编辑 |  漠影
当下AI圈的热议焦点,往往萦绕于“万亿参数”、“算力突破”等宏大叙事。这些技术里程碑固然令人震撼,却与普通人的日常体验隔着一层无形的墙。
然而,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讨论的范式发生了决定性转变:问题不再停留于技术有多强大,而在于体验能有多流畅——一句话如何让充话费更省心?一次询问如何让线上购物更划算?一个系统如何稳稳守护一家老小?一次出行、一通电话,能否被赋予更多惊喜与乐趣?
这些具体而微的生活之问,共同指向了一个深植于中国移动产品生态中的答案:灵犀智能体。它已不再只是分散的功能点,而是汇聚成一个全新的信息与服务入口。其最核心的进化,在于从过去“被动响应指令”的单一工具,升级为能够“主动理解意图”的生活操作系统(OS)。依托多模态感知、端云协同计算与情境化推荐等前沿科创能力,灵犀智能体将“感知—理解—决策—执行”串联成一步直达的闭环,如同底层信息基础设施一般,无缝融入消费、家庭、出行与娱乐等关键场景。
当你在不同展台间切换体验,所感受到的不再是孤立的技术演示,而是一个贯穿始终、懂你所需的智能体——它正在重新定义人机共生的下一代交互范式。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4

01.
第一大升级:从“功能闭环”到“心智省力”


在日常消费中,比价、找券、薅羊毛的“省钱心智”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认知负担。如今,这一痛点因科技的改变重新被定义。中国移动让AI从后台算法的堆叠,进阶为一位深谙消费节奏与钱包管理的“生活理财官”,其核心使命是实现“心智省力”,将原本需要用户主动规划、费心搜寻的复杂决策,转化为系统主动交付的、一步到位的确定性福利。
这种“省力”体验,已在多个层面落地生根:
    • “移动爱购数智生活商城”,灵犀智能体重构了消费路径。它依托‘AI豆’回馈机制以及合作伙伴丰富的生态资源,用户无需再穿梭于各个App比价搜券,仅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就能贯通从选品到售后的全流程。这不再是简单的购物网站,而是一个将决策成本压降至“零”的数智化生活新入口。
    • “中国移动APP”“5G消息”中,省心体验变得“开口即得”。一句“充值月月省”,直接帮你找到最优惠的话费福利;一句“十人聚餐、想吃粤菜”,返回的不是冰冷的搜索结果,而是集餐厅候选、在线订座、路线与预算规划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AI在这里扮演的不是搜索引擎,而是一步到位的服务执行者。
    •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线下触点“灵犀贴贴”。它将数字入口外化为一张NFC卡片或钥匙扣,通过“一贴即达”的物理交互,将“寻找功能”的认知负担几乎降为零。这标志着入口的“消失”与体验的“极致”,是“心智省力”理念在物理世界中的完美锚点。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5
    纵观这一系列体验,灵犀智能体实现的,远不止是消费行为的“闭环”与“高效”。其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它通过快速撮合价格、优惠、实时路况等多元变量,将不确定性极强的消费决策,转化为当下可执行的最优方案。用户动作更少,但获得的确定性与获得感更强。
    这也揭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标准,真正的智能,不再是炫酷的算力展示,而是能否让用户在生活实处“多省一点心、多享一点利”。中国移动以“人人一个智能体”为发展愿景,正通过加速构建灵犀智能体,将“心智省力”从理念推向现实,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

    02.
    第二大升级:从“智能家居”到“家庭伙伴”


    在家庭生活琐事当中,人们有太多细小却真实的难题:老人健康监测难,孩子学习陪伴有限,家庭安防不够智能等。过去,这些碎片化的需求往往依靠不同的设备,彼此孤立,缺少一种能真正理解家的心智。
    在大会现场,AI的演进正经历一场从“控制”到“关怀”的本质蜕变。在初期阶段,智能家居更多体现为设备的“遥控器式联动”,实现基础自动化。而灵犀智能体的目标,是成为家庭中一位“情感化的数字成员”。
    其关键衡量标准,不再仅仅是接入了多少设备,而是能否与家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老人、孩子,甚至宠物——建立起深层的信任关系,从被动的功能响应,走向主动的情感连接。
    灵犀家庭智能体作为家中的“数字大脑”,其核心价值在于彻底打通了曾经孤立的数据孤岛。它联动电视、音箱、智慧云盒等载体,将娱乐、网络、安防、家居、健康、教育等场景数据融会贯通。当健康数据与安防动态、学习内容与娱乐偏好彼此交织,AI所能提供的就不再是单一服务,而是“1+1>2”的协同关怀。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6
    这种协同具体体现在:
      • 在健康与守护上,系统展现出“主动式关怀”。它不再仅仅满足于在老人摔倒后报警,而是能基于日常活动与健康数据,提前预警潜在风险、生成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建议,甚至联动专业筛查工具,将健康的“事后补救”前移至“事前预防与事中干预”。
      • 在陪伴与成长中,AI的角色进化为“有成长的伙伴”。面向孩子的“移动伴学”,AI不再是冰冷的知识题库,而是能进行角色对话、趣味问答的“学习陪练员”,在互动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面向宠物的“移动伴宠”,智能项圈与灵犀机器狗则构成了缓解主人“分离焦虑”的情感纽带,它们提供的不仅是状态监测,更是可视化的互动与安心。
      对于更具象的机器人进家庭,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恰当地指出了行业演进的路径:从完成特定任务的单功能机器人,到未来能够端茶倒水、处理复杂家务的通用智能体,这是一个在技术、伦理与安全上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他的判断恰恰印证了,从“单一功能”到“综合智能”的进阶,是整个行业构建用户信任、实现真正“家庭伙伴”愿景的必经之路。
      在家庭这个最需要温度的空间里,AI的价值尺度已然改变。它不仅能“干”,更要“可信、懂人、有温度”,中国移动以“AI与爱”为内核,重新诠释了智能家的内涵:家的温度,既来自至亲家人,也来自这份可被感知、会倾听、能回应的科技之力。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7
      这也是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AI+”行动中,所提到的“AI+民生保障”的表现。通过提供智慧又贴心的“硅基伙伴”,助力构建一个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

      03.
      第三大升级:从“体验增值”到“场景创生”


      在出行与娱乐领域,AI的角色正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如今技术的飞速迭代,让体验更流畅(例如,让导航更精准),正如上文提到的灵犀智能体则开启了“场景创生”。不再仅仅优化既有流程,而是作为一种“创作媒介”与“感官放大器”,主动创造出以往未曾想象的场景与体验。
      这种创生能力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
        • 空间的创生:从“交通工具”到“可进化的移动第三空间”AI智能座舱的颠覆性在于,它重新定义了汽车的本质。它超越了“车家互联”的便捷性,构筑了一个能够学习用户习惯、提供导航、娱乐、办公等融合服务,且其体验能随AI迭代而不断自主成长的移动智能空间。这不再是A点到B点的位移,而是一个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充满可能性的“新空间”。
        • 体验的创生:从“昂贵特权”到“普惠沉浸感”回到家里的客厅,AI+大屏3DAI+XR技术,正将曾经需要高昂设备堆砌的“沉浸感”变为普惠品。通过高清大屏电视、3D眼镜与升级的机顶盒,就能让用户身临其境地“置身”于赛事现场或演唱会当中;更能将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复活”在眼前,让文化体验从静态的“观看”升维为动态的“走入”。新型终端正在打造“沉浸式数实融合空间”,构建一个混合式生态系统。
        • 表达的创生:从“专业创作”到“个人叙事”最具普世意义的创生,在于个人表达权的下放。AI+拍照馆让“十秒专属写真”成为可能,AI+视频/3D彩铃则将通话等待页变成了动态个人名片。这些功能的核心价值,是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每个普通用户都能轻松生成以往需专业团队才能完成的内容。AI在这里不再是工具,而是每个人表达个性的“共创者”。
        衡量这类体验的标准正在悄然改变:它不再局限于解决了多少麻烦,而在于创造了多少新的乐趣。当AI能够无缝衔接不同场景、大幅降低体验门槛、并激发每个人的创作欲时,它便将平凡的日常,点化为了一个可创作、可叙事的舞台。生活依旧平常,但每一个瞬间,都因此更易被点亮。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8

        04.
        结语:从技术圈走向生活圈,AI将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存在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谈道,“打造‘灵犀’智能服务入口,加强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布局,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更具个性特色、更有科技含量的消费体验,全面提升功能价值、体验价值、情绪价值,大力拓展情绪经济、体验经济。”
        在这场大会上,中国移动通过一个个接地气、具体的生活案例,展现出AI最本真的价值,让“AI服务普通人”不再是口号,这也是AI正在从“技术圈”走向“生活圈”的体现。
        未来,像灵犀智能体这样的智慧生活入口会成为像水电网络一样自然存在,少消耗精力,多给确定性。也许我们不再频繁直接谈论AI,但在一次支付、一通来电、一段陪伴、一次出行里,或许都会感到:有一套生活 OS在默默托举,让日常更顺手便捷,也更有温度。
        告别繁琐!让AI当你的“生活管家”,是种怎样的体验?图9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深度丨阿里AI投资,钱流向哪儿?
        OpenAI大量采购后 AMD Instinct系列GPU也已获得甲骨文订单
        全球最小 AI 超算来了!英伟达 DGX Spark 开售,马斯克首台测评
        苹果M5芯片登场:10核CPU、10核GPU,AI性能飙到3.5倍
        AI重塑交易,华泰再造华泰
        WAIC要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相“2025上海·深圳重点产业合作推介会”,代表上海先导产业推进两地协同创新
        “过控/欠控”悖论下的盟友出口管制:权限版图与设备优先的战略均衡及对策建议【AI战略洞察】
        刚刚,荣耀整了个大活,掏出机器人手机!发最强AI搭子
        腾讯发布超低成本AI训练法!120元效果秒杀70000元微调方案
        【AI】机器学习十大经典算法详解:从“数据+算法”到精准模型构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