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低空经济观察」获悉,日前,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广东省深圳市开展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试点。深圳市将构建低空气象基础设施,创新低空气象场景化服务模式,建设低空经济气象产业链发展创新高地。

通过试点建设,深圳将整合研发机构、制造企业、数据服务商和运营应用方等市场主体资源,形成“技术攻关联合体+装备智造集群+数据服务枢纽+场景应用矩阵”的低空气象产业架构;打造一体化智能监测网,重点运营航路及起降点的气象监测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建立高频次、高时效“实况感知+智能短临数值分析”的低空气象数据基准线,为低空飞行企业提供实时精准的气象保障服务;探索“一场景一方案”的精准化服务设计,推出无人机物流配送、城市低空交通管理、应急救灾等10类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应用场景,推动低空气象服务从“通用化供给”向“场景化定制”转型;明确气象服务在政策制定、行业监管和应急管理中的融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同的低空经济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低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基础完善,深圳市政府着力加强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开展试点工作的良好基础。下一步,深圳市政府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完成试点目标任务,为气象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在业务技术、科技创新、项目支撑、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据「低空经济观察」了解,中国气象局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体系。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数据局共同开展“数据要素×”行动,围绕气象数据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丰富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接下来,还将制定出台发展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相关指导意见,构建标准规范,建设基础设施,打造应用场景,完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气象的支撑保障作用。
10月15日下午,“智汇气象,数启商机”深圳市气象数据产品交易推介会暨广东(深圳)气象数据要素联合运营中心揭牌仪式在深圳成功举行。据介绍,此次活动是在中国气象局数据资源司和广东省气象局指导下,深圳市气象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改革部署、积极探索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路径的具体行动。来自低空、交通、能源、水务、海洋、农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共计近150家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