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曝2028年营收1000亿,增长速度碾压谷歌、英伟达?

智能情报所 2025-10-19 16:01
OpenAI曝2028年营收1000亿,增长速度碾压谷歌、英伟达?图1

Epoch 新推出的人工智能公司数据库,揭示了 OpenAI 营收增长的惊人水平和速度。

其营收在 2023 年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并将在 2025 年超过 100 亿美元。

这固然令人瞩目,但并非史无前例——历史上也有少数几家公司达到过同等的增长速度。

然而,OpenAI 的营收预测则是另一回事。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OpenAI 在 2025 年第三季度预测其 2028 年的营收将达到 1000 亿美元。

我找不到任何一家公司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营收从约 100 亿美元增长到 1000 亿美元。

如果 OpenAI 未能实现这些预测,会发生什么?

最起码,它可能不得不缩减其大规模计算能力建设的计划。

最近宣布的与 Nvidia、AMD 和 Broadcom 的交易意味着未来十年内约 1.3 万亿美元的支出。

而其中部分资金,想必是预期要通过营收或基于营收的债务融资来解决的。

但未能达标的二阶效应可能会更大。

这是因为投资者和其他公司正日益加大赌注,押注 OpenAI 将具有极高的价值。

正如 Noah Smith 最近所写,这些赌注不仅取决于这一价值的实现,还取决于它实现得足够快,以便覆盖用于资助这些押注的债务。

未能按投资者预期的速度交付价值——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历史上几次技术繁荣转变为萧条。

我们不知道人工智能融资格局对 OpenAI 的具体预测有多敏感。

也许交易中存在很大的容错空间,其基调是:即使我们未达营收预期,我们大家仍然能发财。

但同样有可能的是,这背后有更大的利害关系。

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肯定:OpenAI 若能实现其预测,将是一项历史性的成就。

OpenAI 的营收从 10 亿美元增长到 100 亿美元的速度非常快

我发现在过去五十年中,有四家美国公司在三年内将营收从不足 10 亿美元增长到超过 100 亿美元。

这是一个多样化的公司组合。

OpenAI曝2028年营收1000亿,增长速度碾压谷歌、英伟达?图2

唯一一家明显比 OpenAI 更快跨越这些门槛的公司是疫苗制造商 Moderna,受疫情影响,其营收在 2021 年猛增。

另一个需求驱动的入选者是 Cheniere Energy (2015–2018),它乘上了美国天然气繁荣的东风。

Uber (2014–2017) 和谷歌 (2002-2005) 则是人们熟悉的科技创业成功故事。

作为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谷歌可能是与 OpenAI 最贴切的比较对象。

在这四家公司中,只有谷歌后来实现了 1000 亿美元的营收。其他几家尚未超过 400 亿美元。

与其他公司相比,OpenAI 近期的增长确实迅猛。

目前它以每年约 3 倍的速度增长,相比之下,谷歌在首次达到 100 亿美元营收那年的年增长率约为 2 倍。

因此,除 Moderna 外,OpenAI 可能是增长最快达到 100 亿美元营收的公司。它能保持这个速度吗?

没有公司在三年内将营收从 100 亿美元增长到 1000 亿美元

OpenAI 预计 2025 年将实现 130 亿美元的营收,并预测其营收在 2026 年增长 2.3 倍,2027 年增长 2 倍,2028 年增长 1.6 倍。

我找不到任何历史先例,有公司能从如此高的基数上实现如此快的增长。

下图显示了我在过去五十年中能找到的、在不到十年内将营收从 100 亿美元增长到 1000 亿美元的七家美国公司。

OpenAI曝2028年营收1000亿,增长速度碾压谷歌、英伟达?图3

跨越这些门槛最快的公司是 Tesla 和 Meta (七年),其次是 Nvidia、Apple 和 Amazon (八年),Walmart (九年),以及谷歌 (十年)。

在这一高速增长期间,这些公司的年营收增长率中位数是 1.3 倍。

从这个角度来看,OpenAI 正在追求一个前所未有的表现。

然而,该图表也显示了这些门槛的随意性。

没错,Nvidia 花了八年时间才从 100 亿美元增长到 1000 亿美元,但几乎所有的增长都来自于该阶段末尾的两个丰年。

这两年的年增长率都略高于 2 倍,而起步基数约为 280 亿美元。这对 OpenAI 来说是最乐观的参照点。

我还查找了任何营收超过 100 亿美元 (按 2024 年美元计) 且在一年内营收翻倍的公司。

如前所述,Nvidia 做到过两次。我只找到了另外两个例子。

Gilead Sciences 在 2013 年营收为 110 亿美元,2014 年增至 250 亿美元,这得益于一款丙肝新药的成功。

Cheniere Energy 乘着另一次天然气价格飙升的东风,营收从 2021 年的 160 亿美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330 亿美元。

这两家公司的营收在随后的两年中都进入了平台期并出现下滑。

我之所以专注于近期的美国公司,是为了剥离市场准入、政治经济和资本可用性等因素的影响。

放眼美国之外,我能找到的唯一一个营收快速增长的突出例子是 ByteDance,即 TikTok 的母公司。

按 2024 年美元计算,其营收在 2019 年首次突破 100 亿美元,并在 2024 年首次突破 1000 亿美元,历时五年。

OpenAI 能做到吗?

外部视角的看法是:可能做不到。

公司通常不会这样做。更深入的探究会揭示什么不同之处吗?

支持 OpenAI 的最有力论据,可能正如上文所提,是其营收目前增长迅猛:每年 3 倍。

自 2024 年以来的所有数据点,即便是最近的数据,都与这一趋势相符。

鉴于此,其增长速度即便有所放缓,仍有可能实现目标。

OpenAI曝2028年营收1000亿,增长速度碾压谷歌、英伟达?图4

此外,似乎还存在一个趋势,即公司实现 1000 亿美元营收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我们上面的七个例子中,有六个是在过去十五年内达到 1000 亿美元的。

如果存在某种普遍的动态机制,导致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快,这可能成为 OpenAI 的一股顺风。

这些营收可能从何而来?

它可能不会仅仅来自 ChatGPT 的订阅,后者目前约占 OpenAI 营收的 75%。

OpenAI 预测其 2028 年的营收中只有 500 亿美元直接来自 ChatGPT。

作为一个参照点,这相当于 2.1 亿个现今 Plus 订阅的费用。

而 2025 年 4 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各类付费订阅用户为 2000 万。

OpenAI 似乎也可能涉足目前流向谷歌、Amazon 和 Meta 的广告和购物收入。

他们在这方面的主要工具将是 ChatGPT 免费版更庞大的用户群。

在这个相对成熟的领域赢得市场份额至少是合乎情理的。

或者,也许这种想法格局小了。毕竟,人工智能的承诺是广泛的生产力提升。

做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让我们假设:

  1. OpenAI 当前和近期的产品可以为所有兼容远程工作的任务带来平均 10% 的生产力提升,并且
  2. OpenAI 能够捕获由此产生的 10% 的价值。

我们之前估计,美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任务是兼容远程工作的,这个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可能更低。

因此,假设这些任务约占全球 110 万亿美元 GDP 的 20%,那么这种近期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总潜在营收可能约为 2200 亿美元。

这块营收将会面临竞争,但也许 OpenAI 能够保持其目前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

也许人工智能本身可以降低采用门槛,帮助人们迅速弄清楚如何使用它来提高生产力。

尽管如此,仅用三年时间就达到如此高度仍将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历史表明,事情的发生没有那么快。

如果没做到呢?

也许 OpenAI 在 2028 年仅仅达到 500 亿美元——这本身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它将只需要放缓其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在财务上保持健康。

但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在 OpenAI 身上下大注,这种未达预期的风险就越大。

我们将密切关注 OpenAI 接下来的几份营收报告。

作者:GREG BURNHAM


一键三连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英伟达
more
本田增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Helm.ai
让生意经营开启“智驾模式”,1688成AI+电商试验田
中国AIGC用户破5亿,增长1倍;美团:今年超7成外卖低于15元;新能源事故,「破窗锤」被网友买爆
数学界地震!GPT-5连破10道「百年悬案」,陶哲轩:AI革命才刚开始
库克亲口承认,苹果AI正在努力进入中国!能打过华为、小米吗?
【新机】iPhoneAir续航充电表现如何?小白测评数据库5.0实测
潮讯:魏思琪出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iPhoneAir减产百万台;华为5G-A上行速率突破1Gbps
算力需求狂飙下的“效率竞赛”,国产AI芯片有何破局之道?
985大学征集论文,要求一作必须是AI
在美国,有多少毕业生沦为AI的纯耗材?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