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0 日,媒体获悉,阿里旗下智能搜索 “夸克” 正内部推进一项代号为 “C 计划” 的 AI 项目,核心团队已秘密攻关多时,近日将上线首个阶段性成果。
项目由夸克产品一号位亲自带队,通义实验室多名高 P 工程师深度参与,资源优先级被集团拔高至战略级。
“C 计划” 方向瞄准的是对话式 AI 应用领域。
业内流传两种代号解读:一是 Chat,暗示夸克或将推出独立的对话式 AI 应用;另一种猜测则更具市场指向性 —— 吃豆人(经典游戏 PaC-Man),目标直指字节跳动旗下月活已破亿的 AI 助手豆包。
夸克与豆包在用户池、场景上高度重叠:都是年轻群体、都主打 “搜问一体”。
夸克月活 1.5 亿,50% 是 25 岁以下,是阿里系能与抖音豆包用户体量持平的 C 端入口。
区别在于,豆包凭抖音流量倾斜快速起量,纯原生 AI 增速,而夸克多为 “工具 + AI” 攒出来的存量,依托阿里系账号 “搜索 + 网盘 + 文档” 等实用功能积累用户。
阿里集团已经把云(阿里云)、模型(通义)都备齐了,就缺一个能把 AI 送到 2 亿年轻人手里的终端。而此时,月活可观的夸克便被寄于厚望。
C 计划是阿里在 C 端 AI 赛道的獠牙,若计划若成了,下游便有了爆款,云和模型不再仅仅是给别家做 “水煤电”,届时 “云 + 模型 + 入口” 打通,阿里 AI 叙事可闭环。
事实上,夸克早已不是阿里旗下的边缘产品。2025 年起,阿里把通义 App 并入夸克、天猫精灵硬件团队也划归夸克,预算、算力、品牌曝光全部插队优先。今年 3 月,新夸克更是被阿里封为 “AI to C 战略旗舰”,集团副总裁吴嘉亲任 CEO,直接向吴泳铭汇报。
此番,夸克流量、模型、组织全线拉满,只为阿里在生成式 AI 战场抢回主动权。
不过,夸克方面对传闻不予置评,只称 “敬请期待”。至于吃豆人能不能真的吞下豆子,随着阶段性成果的上线,市场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