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

低空产业圈 2025-10-21 07:00

低空天路正编织成网,我们的通勤方式即将迎来一场空中革命。

清晨,从深圳宝安到广州天河,一场会议在即。你没有选择地面交通,而是在城市垂直起降场搭乘一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安静地垂直升空,转换飞行模式后以216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划破天际,30分钟内抵达目的地。

这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随着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eVTOL作为城市空中交通(UAM)的核心载体,正从概念验证加速迈向规模化商业运营。

据《先进空中交通2025年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国一线城市将实现每年运行200架eVTOL的宏伟目标,城市交通的立体化变革已悄然来临。

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图1

01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低空经济迎来爆发

2025年,低空经济正从“概念验证”阶段迈入“规模商用”窗口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已有超10个省份发布省级低空经济实施方案,重点布局无人机物流配送、空中旅游观光等场景。

今年3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及民航局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更是明确支持智慧空中出行装备发展,推进eVTOL适航取证,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

在技术端,eVTOL性能显著提升。以亿航全球首发复合翼构型飞行器VT35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达950kg,有效载荷超200kg,续航里程达到200公里。

这些技术指标的突破为eVTOL在多元场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反应更为热烈。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头部eVTOL主机厂订单量同比增速超300%,其中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及观光体验场景占比超70%。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将增至57.5亿元,迎来爆发式增长。

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图2

02 多元应用场景加速落地,eVTOL商业化路径清晰

eVTOL不再是实验室的概念产品,已在多个城市实际场景中崭露头角。

应急医疗救援正成为eVTOL最具价值的应用领域之一。基于UAM的公共服务具有将电力作为基本能源的特性,与直升机基础公共任务相比,费用低、启动率高,能同时确保经济性和效率性。

大邱市和庆北道已被韩国国土交通部共同选定为“2025年UAM地区示范事业支援”地区,将在金泉、龟尾站、倭馆IC、DGIST建设起降场,支援灾难、交通、治安、应急救助等公共领域。

城市通勤是eVTOL的另一重要应用场景。美国FAA发布《动力升力飞行器认证咨询通告》,为eVTOL设立5669.9千克最大起飞重量、6人载客限制等基准标准,为Joby、Archer等企业认证进程加速。

Joby Aviation计划2026年在洛杉矶启动空中出租车服务,单程票价150~200美元;Archer Aviation获美联航10亿美元订单,已获FAA批准开展量产机型飞行员培训。

文旅景区的空中观光也成为eVTOL商业化突破口。韩国济州道因旅游需求充足及运行环境安全,被选为UAM示范项目地点。

SK电信公司组成的“梦之队”联合体已与济州特别自治道签署UAM示范项目业务协议,计划建设连接济州国际机场和主要旅游景点的示范运行服务。

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图3

03 基础设施与空域管理,UAM规模化关键支撑

eVTOL的常态化运营离不开地面基础设施与空域管理系统的支持。

垂直起降机场(Vertiport)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呈现“核心枢纽+卫星节点”布局趋势。

欧洲在巴黎塞尔吉—蓬图瓦兹机场建成首个试验性Vertiport,集成生物识别管理与太阳能充电;英国考文垂推出“世界最小机场”Air One,与火车站、商业区无缝衔接。

中国也不甘落后,大邱市和庆北道计划投入20亿韩元,用于UAM起降场基本构想等事业计划和基本设计。

空域管理系统是另一关键技术支撑。欧盟U-space平台已实现无人机与eVTOL动态空域分配,2025年处理日均数千架次飞行。

欧洲完成了首次空中出租车与无人机联合飞行测试,12架无人机与EH216-S空中出租车通过U-space系统协同运行,验证了城市空域管理的可行性。

通信网络方面,5G专用网络与Starlink卫星构建低延迟通信,Edge计算在Vertiport实现实时控制,区块链技术确保飞行数据可追溯。

这些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UAM运营的坚实基石。

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图4

04 法规瓶颈与公众接受度,UAM面临的挑战

尽管技术迅猛发展,飞行汽车配套法规却明显滞后。飞行汽车兼具地面交通和空域管理的双重属性,使得相关法律的制定面临复杂挑战。

准入规则存在不兼容。飞行汽车必须同时满足机动车和航空器的双重认证要求。一方面,需符合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须满足民航局针对旋翼类运输航空器的适航要求,包括型号合格证、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

驾驶资格认证也面临双重标准的挑战。当前法律框架下,飞行汽车驾驶员需要同时满足航空器驾驶执照和机动车驾驶执照的双重要求,增加了获取门槛。

公众接受度是另一个需要克服的障碍。包括安全事故偶发引发的公众担忧,需要强化实时监控与标准体系;飞行器、垂直起降机场等前期投入高,待量产与电池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噪音、隐私问题需通过技术优化与社区沟通缓解。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24年4月发布的《飞行汽车发展白皮书1.0》试图厘清这些概念,将飞行汽车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解读,为未来法规制定提供参考。

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图5

05 未来五年展望,eVTOL重塑城市交通格局

未来五年,随着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eVTOL产业将逐渐从示范运行阶段加速向规模化商业运营迈进。

到2030年,中国将建成覆盖主要城市群的立体交通网,低空经济占GDP比重有望提升至2%以上。

未来城市通勤模式将彻底改变。韩国交通部预计,无人机出租车将在300至600米的高空飞行,乘客到达目的地的速度将是传统汽车的3倍。

迪拜更是雄心勃勃,计划2030年实现25%日常出行由eVTOL承担。

货运物流领域也将迎来变革。亚马逊Prime Air MK30无人机载重5磅(约2.27千克),配送时效不足1小时,计划2025年底扩展至堪萨斯城等城市。

沃尔玛与Wing合作,2025年内在100家门店推出30分钟无人机配送服务。

随着eVTOL成本下降与应用场景拓展,低空经济将重塑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并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低空经济规模超1.2万亿元,eVTOL作为产业链核心,将引领这一万亿级赛道。

城市空中交通蓝图浮现,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图6

全球低空经济发展竞争加剧,欧美正通过监管革新与基础设施投入加速追赶。美国FAA已发布动力升力飞行器认证标准,为eVTOL设立最大起飞重量与载客限制等基准。欧洲EASA则通过SC-VTOL特殊条件,要求eVTOL致命故障率不超过10-9/h,将其纳入U-space平台统一管理。

未来五年,一线城市每年运行200架eVTOL的目标看似艰巨,但技术与政策双重驱动下,城市空中交通的蓝图正加速浮现。当空中交通从试点转向日常服务,城市交通格局将迎来深刻变革,智慧立体出行时代即将到来。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more
美国多家FBO集团制定 eVTOL 空中出租车机坪服务计划
观点 | eVTOL这个赛道不是“会飞的电动车”!从某电动汽车之困,看中国eVTOL产业的镜鉴与警示
倾转旋翼E20 eVTOL完成第1000次试飞任务,并在完整构型下成功完成载多人飞行试验
世界主流eVTOL现状浅析
大败局 | 十年,15亿元美元投入,1800万欧元卖出!昔日eVTOL巨头Lilium将自己卖了,Archer拿走其专利组合
亿航智能在泰国启动先进空中交通沙盒计划,加速全球eVTOL航空器商业化运营进程
eVTOL热潮渐退,无人货运飞机能否接棒成为新风口?
eVTOL的理想与现实航空业百年变革的困局与破晓
evtol制造商地平线飞机公司已选择普惠公司的 PT6A 发动机作为 eVTOL Cavorite X7的增程器
低空技术分析丨为什么evtol客运商业化难?城市空中交通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综述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