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 在机器人领域,灵巧手被众多业者定义为“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灵巧手在自由度、驱动方式及传感器集成方面取得显著进展。MPS模拟产品线总监瞿松表示,2024年之前,灵巧手方案基本为6个自由度,如今大部分方案已达到15个自由度以上,最高可至21个。如何在手掌大小的空间内装入15个乃至20+个电机,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巨大挑战。在MPS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发布会上,该公司除介绍一系列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IC方案外,还展示了驱控一体式电机,尤其重点呈现了面向灵巧手应用的空心杯一体式电机方案。8~16mm直径高度集成空心杯一体式电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灵巧手市场规模约为76万只/1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41万只/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5%。从产业链结构来看,机器人灵巧手行业上游为零部件供应环节,涵盖空心杯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光学编码器、丝杠、腱绳等;中游为机器人灵巧手生产制造环节,产品包括电机驱动式、气压驱动式、液压驱动式、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式等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多指灵巧手;下游应用场景聚焦于机器人领域,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医疗、智能制造、家政等行业。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灵巧手的自由度、操作精度及价值占比正持续提升。根据MPS分享的数据,若人形机器人采用1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其方案将包含12个空心杯电机、12个行星减速器、12个6D力矩传感器及12个编码器,该套方案在人形机器人整体方案中的成本占比约为17.2%。随着自由度的提升,这一占比将进一步攀升,设计难度也随之陡增。要实现类似人类手部关节的高度灵活性与多功能性,需设计复杂精巧的结构。例如,灵巧手每增加一个关节自由度,就需额外配备驱动单元、传动机构及支撑结构,而人类手掌与手指的空间极为狭小,在此背景下,空心杯电机已成为主流选择。同时,多个驱动单元同步动作时,需解决“力矩分配、动作同步性”问题——以抓握球形物体为例,指尖需同步贴合球面,若某一驱动出现响应延迟,易导致物体滑落或局部受力过大。为破解灵巧手的设计难题,MPS在EZmotion端到端方案中,专门研发了8~16mm直径的空心杯电机一体化设计方案。其中,MMS1RH系列产品集成了伺服驱动器、位置编码器、永磁同步电机,SPI时钟频率8MHz,不仅能实现更简洁、安全的高精度控制,还可显著减少零部件数量及装配成本,提升整体方案的经济性与性价比。MMS1RH方案框图MMS1RH系列产品可独立实现转矩闭环控制,在配套的C语言EasyFOC库支持下,可运行于速度控制或位置控制模式。EasyFOC库通过SPI接口读取电机的角度、电流、电压反馈数据,根据客户设定的控制模式计算对应指令并发送至MMS1RH,从而实现位置或速度闭环控制;其中,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FOC电流环控制部分,直接在MMS1RH内部完成。此外,为进一步完善灵巧手驱动解决方案,MPS还推出了电机驱动板MMP1RH。该器件具备FOC控制功能,集成角度传感器,尺寸超小(直径9mm、厚度6.5mm),输入电压范围为5V~18V,最大相电流2A,支持最高转速60000rpm,配备RS485接口,具备UVLO(欠压锁定)、OCP(过流保护)功能,可编程开关频率高达80kHz,角度传感器分辨率为14bit,电流采样ADC分辨率为10bit。电机驱动板MMP1RHMPS人形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上述灵巧手方案是MPS人形机器人整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瞿松同时指出,当前灵巧手的应用已远超人形机器人范畴,拥有广阔市场空间。为赋能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手研发设计,MPS推出了一系列核心元器件方案。在电机驱动领域,MPS针对性推出了面向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MP(Q)6547A和MP6543两款产品。其中,MP(Q)6547A具备宽电压范围优势,工作电压覆盖4V至32V;驱动能力方面,其内部集成3个半桥驱动器及6个低内阻MOSFET(高边MOSFET内阻60mΩ,低边MOSFET内阻50mΩ),连续输出电流可达3A,峰值电流达6A。封装采用QFN-18(3mm×4mm),配备可润湿侧翼,在提升散热性能的同时有效减小PCB占板面积。MP6543的工作电压范围为3V至12V,内部同样集成3路半桥驱动器,每路MOSFET内阻110mΩ。控制便利性上,该产品支持PWM与ENBL输入、霍尔信号输入,内置3.3V/100mA LDO调节器,支持内部充电泵100%占空比工作,具备自动同步整流功能;为便于目标电流检测,还集成了双向电流检测放大器。封装采用QFN-24,大幅节省PCB空间。传感器方案方面,瞿松重点介绍了基于磁阻效应的TMR传感器MA600A。相较于传统霍尔传感器,MA600A具备更高带宽、更高精度及更低非线性误差(INL),非常适配机器人应用场景。性能参数上,其工作电压为3V至3.6V,通信接口支持SPI、ABZ、PWM、UVW及SSI,适配多种通信协议;支持菊花链配置,灵活性更高,且通过AEC-Q100认证,安全可靠性优异。体积控制上,MA600A采用QFN-16封装,直径仅3mm,可轻松装配于灵巧手各关键位置;同时支持同轴或离轴安装,能适配不同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差异。这些性能领先的元器件,共同构成了MPS EZmotion端到端方案的核心基础。瞿松表示:“对于MPS而言,我们致力于确保在机器人所有关键部件领域,都能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凭借MPS独特的技术优势,助力方案商打造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小体积的人形机器人方案。”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