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

高工机器人 2025-10-21 22:40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1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2

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8565829548,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本文共约 3645 字,阅读完成需 7.5 分钟。


得益于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与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拓展,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创新动能强劲释放,新品发布呈现“数量多、品类全、覆盖广”的鲜明特征。


据高工机器人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合计发布近80款新品,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矩阵,覆盖焊接、协作、搬运、喷涂、打磨、洁净作业、SCARA装配、具身智能等多个细分品类。


具体来看,焊接机器人11款、协作机器人26款、具身智能机器人7款,而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打磨机器人、洁净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其他细分品类合计达35款,精准匹配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自动化需求。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3
焊接机器人
智能化、高精度、场景化成趋势


2025年前三季度,焊接机器人企业技术迭代加速,共发布11款新品,构建起覆盖中小型精密焊接至大型结构件焊接的全场景解决方案体系。


从技术突破与功能优化维度来看,2025年焊接机器人新品呈现出清晰的创新脉络,围绕“智能化、高精度、场景化”三大核心方向突破,精准破解传统焊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人工依赖强”的行业痛点。


在智能化升级方面,新产品摆脱了人工示教束缚,通过3D视觉扫描、AI逆向建模、数字孪生仿真等技术,实现“工件扫描-焊缝提取-程序生成”全自动流程。


敏越科技的钢结构免示教自适应焊接方案为例,搭配自主研发的RobotSmart智能决策系统、SmartVison双目结构光视觉系统及SmartEye激光焊缝跟踪系统,可完成逆向建模、焊缝自动提取与程序快速生成,实现完全免示教操作。


仁新机器人的L3.5智能焊接系统则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导入工件的3D扫描数据,结合专业物理引擎对焊接全过程进行精准模拟,从而提前预判未焊透、咬边等潜在焊接缺陷。通过AI算法的多轮迭代运算,在仿真场景中模拟机械臂运动轨迹的动态调整过程,精准规避与工装夹具的干涉风险,最终确保首件焊接产品一次性合格。


在核心性能上,新品普遍追求“毫米级精度”与“全天候稳定”。例如卡诺普弧焊机器人Pro系列,凭借±0.08mm的重复定位精度,确保批量焊接作业中焊缝成型的高度一致性;再比如哈工现代的智能定制焊接系统IBWS V1.2版本,通过全新优化的AI算法,系统针对异形复杂工件,提高探索权重,保证工件的成像完整;对于简单工件,要求效率且对工艺要求不高,可以降低探索和其他环节权重,保证快速生产。


场景适配方面,新品通过结构优化与防护升级实现精准定制。比如法奥机器人的FR3WMS/FR3WML,作为其“轻量化部署+全场景适配”的智能焊接本体,二者以10.5kg与11kg的极致自重实现单人快速搬运与多场景柔性适配。集萃智造的IIMT-CI-W05焊接版协作机器人采用了特殊的黑灰配色,搭配mini控制器,集成到焊接机器人更加便捷,与焊接场景适配度拉满。


技术创新推动焊接场景效能升级。焊接场景长期面临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人工依赖强”三大核心痛点,在2025年新品的技术突破中正得到精准破解。


传统焊接产线依赖人工示教,原来一个资深的机器人编程员只能看一台机器,采用敏越科技的免示教逆向建模智能化焊接方案,一名普工就可以看4台机器,人效提升200%。


人工焊接受技能水平、疲劳度影响,焊缝合格率较低,而卡诺普弧焊机器人Pro系列通过超低飞溅波形控制、恒熔深电流补偿技术等提高焊接精度、降低误差、提升效能;高端焊工培养周期长达2-3年,且薪资成本逐年攀升,法奥机器人的FR3WMS/FR3WML协作焊接机器人通过拖拽示教、图形化编程等“零门槛”操作设计,让制造企业拥有“即用即产”的智能化能力,真正实现焊接从“人工依赖”到“机器自主”的跨越。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4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5
协作机器人
力控精度、灵活部署、场景兼容为关键


2025年前三季度,协作机器人领域共发布26款新品,构建起覆盖轻型精密操作至重型负载搬运的全需求谱系。同时,新产品还围绕“力控精度、部署灵活性、场景兼容性”三大维度深耕创新,推动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力控精度实现跨越式提升,突破精密作业瓶颈。传统协作机器人力控精度多维持在±1N水平,难以满足精密作业需求,而越疆机器人的CRAF系列,通过高精度力矩传感器实时检测外部施加的力/力矩,采用前馈补偿重力/摩擦力消除机械本体阻力,使拖拽操作仅需施加1-2N的启动力,即可达到“一指操作”的灵敏性。


负载与速度突破,新产品打破协作机器人“轻负载、低速度”的行业刻板印象,以华沿机器人的S60为例,负载能力达到60kg,末端工具运行速度达6.4m/s,配合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即便在满载状态下仍可实现高速、平稳作业,尤其适用于码垛、搬运搬运、上下料等对负载与速度均有高要求的场景。


部署流程大幅简化,降低自动化应用门槛。越疆机器人的CRAF系列采用力控一体化架构,实现“0安装、0部署”的便捷体验;库卡“iico易可”搭载图文式操作引导界面,可简化编程流程,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机遇以上创新优势,协作机器人新品已在多行业实现深度渗透,包括3C电子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医药与食品行业、物流与码垛行业等。


比如库卡iico协作机器人,从3C电子到汽车零部件,从教育实训到消费品生产,搬运、检测、机床上下料、拆码垛、打螺丝等多样化任务,其均可完成。再比如新时达的SCR系列协作机器人,可适用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领域的焊接场景‌。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6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7
工业机器人
重载机器人成主流


在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领域密集发布35款产品,覆盖重载搬运、物料搬运、喷涂、打磨、洁净作业、SCARA装配等多元细分品类。其中,重载机器人凭借对高端制造需求的精准适配,已从细分品类跃升为市场主流。


究其原因,主要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重型机械等行业快速扩张,直接催生了对大负载、高精度装备的刚性需求。


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为例,库卡的KR FORTEC ultra、汇川技术的R300等成为电池包搬运、组装工序的核心装备;再比如航空航天领域,机身构件重量普遍超1000kg,而柴孚机器人推出的5000kg级重载机器人,可实现大型构件整体搬运与精准对接,避免分体组装误差。


值得一提的是,重载机器人还打破了“大负载牺牲高精度”的行业误区,实现负载与精度的协同优化。


库卡KR TITAN ultra重载机器人为例,在1500kg超大负载下,重复定位精度仍能稳定控制在±0.02mm,可精准适配汽车冲压、精密锻造等对精度要求严苛的场景;再比如柴孚机器人的5000kg级重载机器人,主臂额定载荷达210kg,辅臂额定载荷300kg,配备三维激光扫描仪,可实时构建隧道断面模型(精度±2mm),并集成毫米波雷达和红外热成像模块,实现混凝土裂缝检测(精度0.1mm级)。


另外,重载机器人新品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上呈现也呈现出清晰的方向,比如通过机械结构创新强化设备稳定性,库卡的KR FORTEC-2采用模块化腕部设计,大幅提升了结构刚性,可稳定搬运形状不规则的大型异形工件。


引入AI动态控制算法优化作业逻辑,库卡KR TITAN ultra的动态避障算法使设备响应速度提升20%,可实时规避工装夹具等障碍物,避免作业中断;ABB的IRB 6750S采用碳纤维臂架设计,在重量减轻15%的同时提升了运动灵活性,每分钟可完成15次冲压节拍,理论处理能力达900件/小时。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8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9
具身智能机器人
拟人化与场景化深度融合


2025年前三季度,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共发布7款新品,精准覆盖轮式双臂、人形、复合机器人等核心类型。这些新品紧扣“拟人化、智能化、场景化”三大核心发展方向,通过技术突破与场景适配的深度融合。


在自由度配置与动力输出性能上,新品逐步向人类逼近。以天链机器人的T1 Ultra为例,身高167cm,体重58kg,拥有32个自由度。其中,髋关节和膝关节扭矩达到360Nm,踝关节扭矩为80Nm。凭借强劲动力输出,可灵活完成行走、爬梯、重型工件搬运等复杂动作,兼顾运动稳定性与抗冲击能力;阿童木机器人的“天兵一号”,全身搭载37个自由度仿生架构,覆盖颈部6-DOF、腰部6-DOF、单臂6-DOF+灵巧手6-DOF、夹爪1-DOF及底盘6-DOF,超冗余自由度布局可充分覆盖机器人全域运动。


感知决策智能化升级,构建自主协同能力。新品普遍融合多模态感知技术与大语言模型,比如卡诺普推出的工业人形轮式机器人“灵烁”,通过融合具身、大模型与工业一体式高精度控制,并协同泛化传感数据实现智能识别与交互,显著增强复杂动态环境的适应性及人机协作潜力。


再比如珞石机器人的轮式双臂机器人Helios,融合具身智能、视觉感知与柔顺力控技术,通过高精度虚拟仿真环境生成海量训练数据,具备复杂操作技能与动态场景适应能力,可实现双臂自主化柔顺协作装配与拟人运动学习规划,适用于仓库、车间移动操作场景。


形态功能场景化定制,精准匹配行业需求。卡诺普的“灵烁”采用“轮式底盘+协同双臂”设计,可覆盖8-10小时的班次作业需求;其AI复合机器人“灵迅”融合AGV与协作机器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面向工业场景开展落地应用。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10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11
写在最后


2025年前三季度机器人本体新品呈现“四大品类协同创新、技术场景深度融合”的格局,焊接机器人以“免示教+高精度”破解传统作业痛点,协作机器人凭“大负载+高安全”拓展人机协同边界,工业机器人靠“重载化+智能化”支撑高端制造升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则以“拟人化+场景化”开启未来交互新范式。


从技术趋势看,“智能化(AI算法+数字孪生)、柔性化(轻量化+多模态部署)、绿色化(低能耗+长寿命)”成为共性方向;从应用维度,各品类机器人加速向新能源、航空航天、医药、物流等新兴领域渗透,从“单一工具”向“解决方案”转型。未来,随着核心部件国产化突破与场景需求深化,机器人产业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END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12
活动广告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13
以上为广告

往期推荐:











库卡、ABB、汇川等超40家工业机器人本体企业发布近80款新品图15
了解具体商务合作详情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机器人
more
TechWeb早报:OpenAI发布AI浏览器 ,亚马逊将以机器人取代超60万员工
亚马逊秘密文件曝光:用机器人取代 60 万美国工人;红果内测短剧带货;OpenAI 推出 AI 浏览器 | 极客早知道
Seeds | 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
人形机器人IPO“三兄弟”,集齐!
协作打磨机器人,何时迎来爆发起量的“DeepSeek时刻”?
25-90W:全球第一、机器人巨头招聘~
快讯|宇树机器人H2亮相;明新旭腾拟与上海清宝共同投资设立具身智能公司;软体机器人柔性化材料革新等
剖析智元机器人:一场关于人才与资本的博弈
刚刚,Dexbotic开源!VLA性能+46%,机器人叠盘子100%成功,统一具身智能底座
海思芯片,进军机器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