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 22,300 万元,将在现有产线基础上,建设年产 360 万片的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 STD 芯片、TVS 芯片、FRD 芯片和 FRED 芯片。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提升芯片产能,进一步提高公司销售规模和整体盈利水平。
STD 芯片
芯片尺寸:40~720mil;方向耐压:50~1800V。
功能:STD 芯片可封装成轴式/贴面/整流桥等功率器件用作线路的标准整流;
用途: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源输入端整流,如家用电器电源、电源适配器、手机充电器、照明电源等领域。
TVS 芯片
芯片尺寸:45~220mil;反向浪涌功率:200~5000W;反向工作峰值电压:5~440V。
功能:TVS 芯片可封装成轴式/贴面等功率器件作为箝位电压的抑制器,能吸收浪涌能量,保护电路后端元器件免受电路浪涌突波冲击而失效;
用途: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OS机、通讯设备、汽车电子、无人机等领域。
FRD 芯片
芯片尺寸:45~480mil;方向耐压:50~1600V;逆向恢复时间:15~500ns;正向工作电流:0.5~500A。
功能:FRD 芯片可封装成轴式/贴面/TO/整流桥等功率器件用作线路的快速整流;
用途:广泛应用于中高频线路的开关电源,如变频调速器、充电器、LED 电源驱动等。
FRED 芯片
芯片尺寸:45~215mil;方向耐压:50~800V;逆向恢复时间:15~75ns;正向工作电流:0.5~50A。
功能:FRED 芯片是一种具有开关特性好、反向恢复时间超短的半导体芯片,可封装成轴式/贴面/TO 等功率器件用作续流、吸收、隔离、输出和输入整流,使开关器件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用途:广泛应用于大型电器主板、高频开关电源、变频调速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 基站、液晶显示屏等领域。
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芯片、功率器件和半导体关键材料膜状扩散源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其中功率半导体芯片是器件功能的核心,也是发行人的核心业务。公司主营业务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半导体产业链各核心环节,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机电、安防、网络通讯等领域。
在半导体产业中,功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是主要的两大分类构成,在实际应用领域和功能方面:集成电路用以产生、放大、计算和传输各种数字/模拟信号,以实现终端电子设备的智能多样化,提升数据存储、高清高密高速运行等方面的科技性能。
功率半导体通过对多种电力电况进行变压、整流、滤波、变频、逆变等方面的电性处理,产生精确匹配电力,用来提升各类终端产品的节能、安全快充、智能调节、轻量便携、主机保护、延长使用寿命等性能品质,不可替代地广泛应用于节能智能家电/照明、电脑、手机、汽车电子系统/充电桩、新能源发电、高铁、5G 通讯等终端应用领域。
在电网端复杂的交流电力和上述各终端应用之间,功率半导体芯片是电子装置中电能转换与电路控制的核心。功率半导体芯片又称电力电子器件芯片,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先导核心基础,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国家信息和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心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芯片中——FRD/FRED 芯片、TVS 芯片和高性能STD 芯片等产品的设计制造,秉持独立芯片设计、独立晶圆制造、优先扩大高品质芯片制造产能,为下游一线专业封装测试制造商的高品质芯片需求提供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 3 条 4 英寸高品质芯片生产线,可达到年产 470万片 FRD/FRED 芯片、TVS 芯片和高性能 STD 等芯片的专业产能规模;在建 1 条 5英寸自动化先进生产线,设计产能为 360 万片/年。
2、项目实施必要性
(1)有利于巩固公司市场竞争力,拓展客户范围
2024年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进口额为26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全球分立器件高端市场主要为境外企业占据。伴随着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转型,国内厂商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巩固市场竞争力,更大范围地拓展客户范围,提高市场份额和综合竞争力。
(2)有利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战略目标
随着国内分立器件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本项目对公司现有主打产品进行工艺和技术的升级改进,提高公司产品供给能力,能更好增强客户粘性、满足客户需求。
3、项目投资概算
工程费用 15,143.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57.00万元,基本预备费 8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6,100.00万元,合计 22,300.00万元。
4、项目实施周期和时间进度根据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实施条件以及建设的迫切性和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等各种因素,建设工期为 30 个月。
5、项目选址及建设土地情况
本项目选址于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安电子信息产业园,金光大道以西、双龙路以北现有 9 号和 10 号标准化厂房。
6、项目备案程序的履行情况
本项目已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贸发展局备案,项目代码为:2012-341761-04-01-950654。
7、项目环境保护事项
本项目已取得了池州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环评批复文件,文件号为池生环直环审[2021]25 号。
废水
生活废水:卫生间废水采用格栅沉砂池预处理,餐厅废水设置隔油池作处理,废水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
生产废水: 自建生产废水处理站,将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进入污水处理厂
废气
酸性废气:建设酸性废气处理系统,主要由废气洗涤塔、通风机、排气管和加药系统等组成。废气先由排气管道输入废气洗涤塔,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液净化酸雾废气,酸性废气经洗涤塔处理在符合池州市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
含粉尘的酸性废气:建设含粉尘的酸性废气处理系统,主要由文丘里管、废气洗涤塔、通风机、排气管和加药系统等组成。废气先由排气管道输入文丘里除尘器和废气洗涤塔,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液净化酸雾废气,酸性废气经洗涤塔处理在符合池州市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
碱性废气:建设碱性废气处理系统,主要由废气洗涤塔、通风机、排气管和加药系统等组成。废气先由排气管道输入废气洗涤塔,利用硫酸溶液作中和吸收液净化含碱废气,碱性废气经洗涤塔处理符合池州市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
有机废气:设置沸石转轮浓缩系统进行处理。该系统主要由风机、内装沸石的转轮、热交换器和浓缩气体燃烧器等组成。整个系统通过吸附—解析—冷却三个过程,周而复始,动态循环。低浓度废气通过沸石吸附后,有机物去除效率大于 90%,通过排气筒排入大气。解析废气进入燃烧器燃烧后排放。
固体废弃物
危险废弃物:危险废弃物中废酸及部分废有机溶剂采取的存放于废液收集罐区,其余危险废弃物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库。危废暂存库全部进行防渗、防腐处理,并设有经过防渗、防腐处理的地沟。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专业公司统一处理。
一般固废:分类暂存于一般废物暂存库,由专业公司回收或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噪声
选择低噪声动力设备,降低噪声源;动力值班间和动力设备间隔开,减少动力噪声对值班人员影响;动力区和生产区分开,动力区噪声不致影响生产区;柴油机进风口、排烟管采取消音措施;动力间尽可能设置在地下,以减少噪音和震动对周围环境影响。
8、项目可行性
公司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向“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项目”。“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项目”优化现有车间布局并新建两条全自动化产线。国家政策鼓励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市场应用领域的拓展,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市场保障。
公司在本项目系列产品领域具有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研发投入,生产工艺水平稳定提高,能针对市场需求快速推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具备完成项目的技术基础与服务经验,为本次募投项目产品提供了生产保障。公司管理层和技术团队核心人员均为业内资深人员,多年来一直注重核心技术的内部积累,具有丰富的研发、生产及品质管理经验。
公司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研发组织架构,在研发项目的立项、过程管理、成果转化、跨部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成果保密,研发人员考核和激励等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公司研发工作的有序开展。
半导体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特点,随着公司未来收入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的流动资金需求。综上,项目具有可行性。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拟建地址
1.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5 项目建设工期
1.1.6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7 项目生产规模
1.2 企业概况
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3.2 研究范围
1.3.3 编制原则
1.4 主要结论和建议
1.4.1 主要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产出方案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服务国家绿色“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2.2 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可控
2.2.3 关键共性基础保障
2.2.4 重塑产业格局,激活市场空间
2.2.5 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 相关产业政策为项目开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3.2 公司具备深厚的研发储备和生产技术
2.4 市场需求分析
2.4.1 行业简介
2.4.2 产业链图谱
2.4.3 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4.4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5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产出方案
2.5.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5.2 项目产出方案
2.6 项目商业模式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3.1 项目选址方案
3.1.1 项目选址的原则
3.1.2 选址方案的确定
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2.1 地理环境
3.2.2 交通运输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 技术方案
4.1.1 原料路线确定原则
4.1.2 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确定原则
4.1.3 生产工艺流程
4.1.4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4.2 设备方案
4.3 工程方案
4.3.1 设计依据和原则
4.3.2 结构设计方案
4.3.3 抗震设计方案
4.3.4 公用及辅助工程
4.4 数字化方案
4.4.1 工业化生产可靠性分析
4.4.2 技术管理及特点
4.4.3 建筑智能化
4.5 建设管理方案
4.5.1 项目建设期管理
4.5.2 项目招标
4.5.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五章 项目运营方案
5.1 生产经营方案
5.1.1 研发模式
5.1.2 采购模式
5.1.3 生产模式
5.1.4 销售模式
5.1.5 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
5.1.6 燃料动力供应保障
5.2 安全保障方案
5.2.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5.2.2 安全措施方案
5.2.3 消防设施
5.3 运营管理方案
5.3.1 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5.3.2 人力资源配置
5.3.3 人员培训
第六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
6.1 投资估算
6.1.1 投资估算范围及参考依据
6.1.2 项目投资估算
6.1.3 资金使用和管理
6.2 盈利能力分析
6.2.1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6.2.2 编制依据
6.2.3 收入测算
6.2.4 销售税金及附加
6.2.5 成本核算
6.2.6 财务评价分析
6.3 财务可持续性分析
6.3.1 不确定性分析
6.3.2 偿债能力分析
6.3.3 评价结论
第七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7.1 经济影响分析
7.2 社会影响分析
7.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3.1 环境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
7.3.2 污染控制目标
7.3.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3.4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7.3.5 环境保护的建议
7.3.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7.4.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4.2 项目能耗情况
7.4.3 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
7.4.4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7.4.5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结论
7.4.6 碳达峰碳中和分析
第八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8.1 工期风险
8.2 质量风险
8.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8.4 市场波动风险
8.5 人才短缺风险
8.6 政策风险
第九章 思瀚产业研究院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本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相符性
9.1.2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9.2 思瀚建议
附件:财务分析附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