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崛起,抢滩5166万辆座舱红利!最大赢家浮出水面

高工智能汽车 2025-10-22 13:44
“中国芯”崛起,抢滩5166万辆座舱红利!最大赢家浮出水面图1
“中国芯”崛起,抢滩5166万辆座舱红利!最大赢家浮出水面图2

在中国智能座舱爆发性增长的红利风口下,一场围绕“汽车大脑”的核心阵地争夺战正在激烈上演,一批本土座舱芯片供应商已强势崛起,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经过几年的发展,智能座舱已经从“高端选配”走向“大众标配”。2025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智能座舱(涵盖联网大屏/多屏娱乐+智能语音交互)的搭载率已攀升至74.64%,预计全年这一比例将突破80%。

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作为汽车智能化水平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的核心,也是智能座舱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同样成为了主流车型的标配。这背后,IVI系统主控芯片和座舱域控芯片市场已经成为了必争之地。

早年间,国际企业长期主导中国座舱SoC市场,但近年来国产化替代趋势日益凸显。以华为海思、杰发科技等为代表的国产芯片企业迅速崛起,逐步改写竞争格局。

近期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2025年6月,中国乘用车前装搭载座舱中控芯片(含域控)平台的搭载量总和高达5166.39万,其中自主品牌车型占比已经超过了56%。

对比近几年数据来看,整个市场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2025年1-6月,中国乘用车前装中控芯片搭载量1010.97万辆,同比增长9.24%。2024年的搭载量高达2188.93万辆,比增长了11.31%。

值得注意的是,以华为海思、杰发科技(四维图新旗下)为代表的几家国产芯片供应商无论在搭载量还是市场份额方面,均实现了大幅跃升,全面驱动中国本土座舱芯片方案的搭载量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芯”崛起,抢滩5166万辆座舱红利!最大赢家浮出水面图3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数据显示,2023-2024年,中国本土中控芯片搭载量增幅分别为31%和112.38%,2025年上半年增幅高达36.40%。

这背后,来自于自主品牌车型的强大增长动力,成为了中国本土座舱芯片强势突围的关键。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车型IVI系统的搭载量已经高达633.62万辆,同比增长了23.63%。从汽车市场整体来看,搭载IVI系统的自主品牌车型占比已经从2024年的59.44%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上半年的62.67%。

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型开始大规模替换国产方案。2025年1-6月,自主品牌车型搭载的IVI系统中,国产中控芯片供应商的份额已经进一步提升到了13.23%。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认为,伴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智能座舱的进一步普及,中国本土座舱SoC供应商进入了明显的上升通道,有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近期,高工智能汽车重磅发布了《2023年-2025年6月自主品牌车型搭载中国大陆芯片供应商榜单(包含自主品牌车型,中国大陆本土芯片供应商)》,杰发科技、华为海思、芯擎排名前三,合计占据市场份额高达80.8%。

“中国芯”崛起,抢滩5166万辆座舱红利!最大赢家浮出水面图4

其中,杰发科技以35.74%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目前杰发科技已经推出了包括AC8025、AC8015、AC8317、AC8257系列芯片,广泛覆盖了包括仪表、中控及座舱域控、舱驾一体等多场景应用,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落地。未来,随着AC7870AC8025等芯片产品陆续上车,杰发科技有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车规级芯片量产功突破的国产供应商之一,杰发科技专注汽车电子芯片设计已经超过10年,目前已经与全球主流Tier 1和整车厂均建立了合作,出货覆盖国内超95%以上车型;在全球市场,杰发科技芯片已覆盖500多款车型,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杰发科技的座舱SoC芯片已迭代至第五代其中AC8025作为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芯片,采用8核A76+A55高性能CPU组合,内置高性能NPU,支持DMS、OMS、哨兵模式等扩展功能;同时支持多屏互动和4K显示输出,内置双核HiFi DSP,可提供卓越视听体验内置HSM模块,满足汽车出海的信息安全法规要求,通过严格AEC-Q100测试验证,符合ISO 26262 ASIL B认证(仪表显示)

排名第二的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平台作为国产座舱SoC的头部代表,近几年市场份额也在快速提升,在自主品牌车型(华为系等)座舱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华为海思麒麟系列座舱SoC包括麒麟990A、麒麟9610A、9000S等多款,凭借麒麟芯片+鸿蒙车机系统的软硬件协同优势以及生态优势,华为海思成为了国产化替代的中坚力量。

排名第三的芯擎科技推出的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目前已在国内外数十款主力车型应用或定点,包括一汽红旗天工系列、吉利领克系列、银河系列、德国大众在欧洲和美洲的海外车型等。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认为,接下来智能座舱市场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迎来了市场分化、平台升级与技术迭代的新周期,尤其是伴随国产芯片的崛起,中国智能座舱SoC市场格局将有望重构。

一方面,由于汽车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座舱SoC平台呈现高、中、低算力并行的局面,市场结构趋向多元化;另一方面,从传统分布式到一芯多屏,再到座舱域控以及舱驾融合,集成化趋势日益凸显。

以上趋势,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升级需求,对座舱SoC供应商带来了新的挑战,竞争态势也日趋激烈。

可以观察到,本土座舱SoC供应商们正通过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线部署,高性价比的集成化方案等等,来进一步抢占市场新风口。

其中杰发科技已形成SoC与MCU双轮驱动产品矩阵,芯片产品覆盖舱行泊一体SoC、智能座舱SoC、车联网SoC、车载信息娱乐系统SoC、车规级微控制器MCU等领域。目前,公司全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超3亿颗,其中SoC芯片9000万套片,MCU芯片8000万颗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资料显示,四维图新基于杰发科技AC8025CH平台推出了高性价比舱泊一体方案,并基于杰发科技AC8025AE平台推出了更高集成度的舱行泊一体方案,进一步集成了座舱域和行泊域处理器,可实现包括L2 ADAS以及APA/RPA在内的完整行泊功能。

基于杰发科技自研芯片和软硬件协同优势,上述方案将算力压榨到极致,可以更好的满足主机厂对性价比+功能体验优化的双重诉求同时,杰发科技除供应SoC芯片之外,配套可提供杰发自研的功能和算法(如手机互联Carplay&Android Auto、Audio AVAS&ECNR、AVM等),帮助合作伙伴节省软件成本,加速项目开发进度。目前,包括AC8025在内的多款产品已经量产上车或获得车企定点。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接下来的整车智能时代,为国产芯片供应商们带来更大的机会窗口。

现阶段,分布式架构下的MCU、功率半导体、中低算力SoC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会进一步提速;中长期看,伴随中央集中+区域控制的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进一步爆发,高算力AI芯片、车规级先进制程、跨域融合架构都将成为全新的竞争制高点。

尤其是对车企来说,新一代产品与方案进入规模化上车周期,安全可控的国产车规级芯片,无疑将是智能化下半场保持领先的关键支撑。

综合来看,以华为海思、杰发科技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供应商们,通过本土化技术方案支持、软硬件方案协同与生态整合、多元化产品部署、供应链垂直闭环等策略,迅速占据了国产化替代的制高点,并面向整车智能新趋势,谋求更大的市场增量机会。

“中国芯”崛起,抢滩5166万辆座舱红利!最大赢家浮出水面图5


热文推荐


“中国芯”崛起,抢滩5166万辆座舱红利!最大赢家浮出水面图9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座舱 国芯
more
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正式公布
美国芯片巨头大裁员!
我国芯片研制获重大突破!
黄仁勋最新“高燃”万字访谈:中国芯片仅落后美国几纳秒,层层揭秘商业秘诀,信息量巨大
概伦电子荣获“中国芯”EDA技术创新及产品革新两大奖项
2025年第二十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活动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韩国芯片双雄,开辟新赛道
中国芯力量:在“芯片”上“种”器官
美国芯片制造重大进展,黄仁勋官宣:Blackwell 首款美制晶圆下线!
珠海!2025“中国芯”大会,来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