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左下角有型号:ZWK060035D,硬件工程师的直觉来看应该是60V35A的。批号220624,应该是2022年6月24号生产的。背面,三行10颗Y型的螺丝,家里没有这种螺丝刀,逼我又花10个元子买了把。为啥非要用这种Y型的螺丝呢?想必是有特殊要求,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先来一个背面壳体照片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下防水胶垫的厚度,大概是金属后盖厚度的两倍吧,防水这块应该IP67没啥问题。再接下来是PCBA部分,厂家无锡晶汇,PCBA整体是单面贴片,为了增强整板的过流能力,板子背面在工艺上有大面积的开窗挂锡处理。背面最右侧是电源输入,最左侧是U、V、W三相接线处。下面是连机器排针连接,并且通过丝印可以看出这个控制器采用RS485通讯。最上部分则是MOS管功率部分,该控制器有12颗MOS管,每一相上下管两颗MOS并联增强过流与散热。通过局部放大,我们可以看出MOS管用的是104R5NT,其漏源电压最大值在100A,漏极电压可达120A@25℃,导通电阻Rds(on)在3.6毫欧。再来一张正面图,红色箭头所示的端子都有安装防水垫,这款产品防水绝对ok。板子上电机高端供电以及U、V、W三相都用了导流条过大电流,大大简化了PCB的布局走线。最上面是MOS管,使用黄色的绝缘导热胶带和导热硅脂盖与金属外壳压合在一起增强热量传导散热。左侧的电源进入板子后经过中间的两颗大的电解电容滤波后绕到左下角输入给一级buck电源,然后在往右走给二级LDO,这块布局走线感觉是走了个回马枪,有点绕(绿色线示意),可以优化一下。主控JH52F5B0,这款芯片应该是晶汇从MCU厂家定制的,并且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这款芯片原型号是中颖的SH79F3213U,这是一款高速高效率8051兼容单片机。在同样振荡频率下,较之传统的8051芯片具有运行更快速,性能更优越的特性。SH79F3213还集成了两个多输入模拟比较器,四路放大器,12位集成数字比较功能的高速ADC,以及6输出带死区时间控制的电机控制PWM模块,非常适合于直流无刷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板子左下角是一级电源电路,好玩的是输出电感用的还是绕线电感,这东西不太常见。。buck芯片是士兰微的SD4938T,这款芯片输入电压范围20V~150V,0.5A输出电流,有软启动,兼具过载过流过温保护。有12V,15V,18V输出电压三档可调。其典型输出电路如下所示。驱动芯片用的是宇力半导体的U3115,灌电流(LOL)1.2A,拉电流(IOH)1.5A,上升时间(Tr)600ns,下降时间(tf)190ns,芯片的死区时间典型值在200ns。芯片内部原理框图如下所示:其典型应用电路可参考下图:电流检测采用的是3颗康铜丝并联的方式,并且是只采集的母线电压,如下图所示电流采集原理图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