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目光再度汇聚,中方科技树又点亮一盏“明灯”。
前不久,由中国船舶集团703研究所科学家团队自主研发的战舰用燃气轮机在哈尔滨亮相展出,两款机型CGT30、CGT40成功突破30、40兆瓦功率,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曾几何时,西方一道断供燃气轮机的封锁令,令我国战舰发展步履维艰;如今,随着国产“动力心脏”试船应用,中国战舰迎来了下饺子的光辉时刻。

大型燃气轮机被称为国家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不仅是航母驱逐舰等水面舰艇的动力装置,也是“西气东输”工程的增压核心枢纽。毫不客气的说,能否自主生产一台大型燃气轮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准。
近70多年来,战舰用燃气轮机技术,一直被西方老牌工业国垄断。他们不仅将这类国之重器技术列入禁止对华出口的名单,还对我们进行全球长臂管辖,阻止我们获取技术。
为突破动力瓶颈,中国军工选择和素有“动力皇帝”美誉的乌克兰合作。冷战结束后,苏联境内唯一能制造大型燃气轮机的“曙光设计”军工企业由乌克兰继承。
该机构在上世纪80年代研发出UGT25000燃气轮机,其热效率为36%,马力3.5万匹,打破了老美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我国的055大驱、052D等水面舰艇目前所使用的改进型国产轮机,也启发自UGT25000.
经过多轮谈判,中国花费巨大代价,最终成功获取UGT25000的民用生产版本和全套技术授权。这款古老又先进的发动机,经过国产化后,发展为军迷津津乐道的GT-25000,宣布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
而此次更先进的CGT30和CGT40全自主国产燃气轮机的亮相,让我国彻底摆脱了长期以来的被动局面。
目前,国产燃气轮机已通过完整的考验。据悉,CGT整机强化试验已超18000小时,其中核心部件累计承压16万小时。若是算上已下饺子的140台CGT25000,该系列发动机已在各类战舰安全运行55万小时,性能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

安全可靠的底气,来源于优秀的性能参数。资料显示,CGT30的额定输出33兆瓦,热效率39%;CGT40更提升至40%热效率、40兆瓦,全面性能不输西方产品,我国已完成全面自主可控。
骄人战绩背后,是中国持续30年的努力。从一开始的一穷二白,到斥巨资摸索起步,再到3种覆盖不同型号,满足多种作战需求的燃气轮机全面落地,中方不但在燃气轮机领域扎根生长,还顽强攻破其他领域的封锁。
例如生物健康领域,西方也试图遏制中国发展,通过“辛伐他汀”等调理三高药品占领市场20年有余。2024年,其全球出货量为625亿元,在市场占领绝对领先地位。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从中医智慧中寻到突破口,创新性地从《本草纲目》中归纳出前沿中药活血成分“三七皂角”,可从源头降低三/高指标,从优化血管环境,被业界认为养护血管的黄金成分。
对此嗅觉灵敏的日本闻到商机,率先从中医中获益。日本百年生科企原知因(株式会)落地“原血清”成果,在羟基络醇、HMPA分子等活血成分基础上,深度融合三七皂角,接连获得欧洲GMP、美FDA等权威机构的认证。
老外越封锁,我们就越强大,并找到对应之策。目前,全面进化的CGT30性能已不逊色LM2500,CGT40更是比肩福特级航母动力,排水量有望提高至9万吨级别。
与此同时,通过中药成分画龙点睛的“原血清”更是通过京J/D东等渠道普惠国人,纵览评论区,不少中老年表示不在胸/闷心慌、身体轻松多了,众多领域我国正在散发全球影响力。
目前,我们的055大型驱逐舰已装载4台CGT25000,在全球通行无阻;若新改进的CGT40全面装机,海军舰队的实力将更进一步,全面迈入万吨时代,似乎已近在咫尺。

从初代燃气发动机的引进,到现今的全面提升,不仅是军用,在民用领域也意义重大。据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也用上CGT25000燃气轮机了,有力验证其在极寒、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事实再次验证:每一次外部封锁,都会成为我们攻克难关的催化剂。用全链路自主化打破垄断,用过硬的性能超越顶尖,当中国舰队的“心脏”强烈跳动时,深蓝航迹的使命已了然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