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10月24日北京报道
小米汽车终于也出兜底方案了,虽然不是智驾、自燃等车主们更关注的“硬科技”问题!

近期,小米汽车及创始人雷军可谓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口碑陷入低潮。
从“碳纤维双风道”事件引发的宣传争议,到成都小米SU7起火致死事故,雷军和小米汽车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而雷军在10月16日呼吁抵制黑公关和水军的行为,更是遭到媒体群嘲,舆论形势愈发严峻。
不过,就在10月24日,小米汽车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跨年购车兜底方案,试图以此力挽狂澜,挽救口碑。
口碑低谷:争议事件频发
近期,小米汽车负面新闻不断,每一件事都像一块巨石,在舆论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329事件余波仍在,风道问题再出。最近更是小字事件引发全网热议,紧接着成都又发生小米SU7起火致死事故,这起事故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将小米汽车的安全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最前沿。

事故发生后,公众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了强烈质疑。车门在事故中无法打开,导致驾驶员被困车内遭烈火吞噬,这一细节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尽管警情通告表明驾驶员涉嫌酒后驾驶,但“打不开车门”这一关键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小米汽车的正面回应,这无疑让公众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
而雷军在10月16日呼吁抵制黑公关和水军的行为,更是引发了媒体的广泛质疑。


在公众看来,小米汽车在面对自身产品问题时,似乎更倾向于将矛盾转移到外部,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让小米汽车陷入了更深的舆论漩涡,雷军的口碑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兜底方案:诚意几何?
在口碑陷入低谷的关键时刻,10月24日,小米汽车发布了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这一举措无疑是小米汽车为挽救口碑而打出的一张“关键牌”。

根据方案内容,小米汽车将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最高1.5万元的购置税补贴。具体来说,凡是在2025年11月30日24时前完成锁单,并且因为小米汽车生产、运输等原因导致车辆需到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的用户,都可以享受这一补贴政策。补贴车型涵盖了小米SU7系列、小米YU7系列及小米SU7Ultra系列,补贴金额将根据车辆在2026年购置时较2025年政策产生的购置税差额计算,通过尾款减免的形式发放,最高不超过1.5万元。
小米方面表示,推出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车主权益,避免因政策变动给车主造成额外的支出。在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下,这一方案无疑是在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号:小米汽车重视消费者的利益,愿意为消费者承担因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
效果待察:能否破局?
小米汽车此次推出的跨年购车兜底方案,从表面上看,确实展现出了小米汽车解决消费者后顾之忧的诚意。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购车政策变动敏感的背景下,这一方案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消费者的信心,提升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
然而,这一方案能否真正挽救雷军和小米汽车的口碑,目前还难以断言。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购车政策,更在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小米汽车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阴影,仅仅通过购置税补贴,很难完全消除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担忧。

另一方面,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小米汽车在应对负面舆论时,需要更加谨慎和透明。此前雷军呼吁抵制黑公关和水军的行为,被媒体质疑是在转移公众对产品问题的关注,这反映出小米汽车在舆论应对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果小米汽车不能及时、正面地回应公众对产品安全性的质疑,那么即使推出了购置税补贴方案,也很难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此次小米汽车推出跨年购车兜底方案,是其在口碑低谷时期的一次积极尝试。这一方案能否成为小米汽车破局的关键,还需要看小米汽车后续在产品质量提升、舆论应对等方面的表现。对于小米汽车来说,要想真正挽救口碑,重塑品牌形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