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婉宜
编辑 | 周伟鹏
自从iPhone 12系列开始,苹果每年秋季推出四款新机。
但这第四台新机的命运,却一直不怎么顺。mini系列和Plus系列都被砍掉了,如今Air也开局不利。
10月23日,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由于iPhone Air市场需求没有达到预期,到2026年第一季度,其产能将大幅缩减80%以上,部分生产周期较长的零部件甚至在2025年底提前停产。

他指出,iPhone 17的Pro系列和标准版本已经覆盖大部分人的需求了,iPhone Air很难找到新的市场定位。
至于究竟会不会停产,苹果客服人员回应,目前还没收到相关通知。

计划削减100万部
咨询人数寥寥无几
这已经不是iPhone Air第一次被传这种消息。
10月18号,日本瑞穗证券表示,苹果今年打算少生产100万部iPhone Air,同时把iPhone 17系列的产量多安排200万部。
10月22号,数码博主“定焦数码”又放出独家消息,说因为iPhone Air在国外卖得不好,国内发售也被推迟,现在生产端已进入前加工制程停产状态。

当天,该话题冲到微博热搜第一。
iPhone Air起售价是7999元,在“闲鱼”这些二手平台上,256GB版本转让价普遍比官方价低300元左右,并没有像iPhone 17系列刚开售时那样,随便就能溢价上千块。
线下门店里,有销售表示,主动问这款手机的消费者没有多少,它更像个“备用机”,很难当主力机。
Counterpoint最新报告显示,在iPhone 17系列的整体销量占比中,iPhone Air仅占3%。


十年来最好的iPhone
定价却很尴尬
10月22日,前魅蓝总裁李楠表示:“iPhone Air…平心而论,真的是10年来最好的 iPhone。无论是用料,精度,设计,手感,性能,流畅度。牺牲了功能,但是换来了感受克制了表达,但是换来了高级感。”

这台机子最大看点莫过于“史上最薄iPhone”:机身厚度仅5.64毫米,重量165克,揣在兜里轻得像没装东西,也让这款机子的颜值提升不少。

话虽如此,但iPhone Air为了这份轻薄,做出了不少牺牲。
它前置1800万像素摄像头,后置仅配备一颗4800万像素摄像头,而且摄像头模组很凸出,装上保护壳后,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明显。
音频方面,只有底部单扬声器,刷抖音这类竖屏视频还行,但一旦刷B站的横屏视频,就能喜提聋半边的体验。
最大的问题还是续航,隔壁安卓新机都整出8300mAh电池了,iPhone Air却只有3149mAh,即便苹果优化再厉害也拯救不了它的续航。
另外,它仅支持eSIM,而目前国内还处于商用试验的探索阶段,激活过程很麻烦。
你必须带着身份证和手机去指定营业厅办理,线上完全没法操作,不像实体卡能异地处理,换机时号码不能自己迁移,得重新去营业厅登记;
要是手机坏了,就算有备用机,也得跑营业厅才能换卡。
最后,iPhone Air在很多地方做了减法,唯独没在价格上做减法,这是劝退多数人的主要原因。
iPhone 17标准版起售价5999元,不仅有1-120Hz自适应高刷屏,还支持全天候显示,牙膏挤爆了,而iPhone Air同存储版本比它贵了整整2000元,核心配置上却缩水了不少。
再看iPhone 17 Pro,起售价8999元,拥有横向矩阵三摄、VC均热板散热等旗舰配置。
这是iPhone Air没有的,只需多花1000元就能享受更优配置,有条件的消费者,自然更愿意选iPhone 17 Pro。
现在已经有不少聪明的网友开始给下一代支招。


轻薄化是未来
性价比是硬伤
iPhone Air现在的处境,像极了当年的iPhone mini和Plus系列。
2020年,iPhone 12 mini打着“口袋旗舰”的口号上市,但屏幕太小,根本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看视频的需求,销量一直上不去,只出了两代就停更。

2022年出的iPhone 14 Plus主打大屏,但却没有灵动岛、自适应刷新率等关键配置,贬值率达到38.6%左右,成为iPhone 14系列最不保值的产品。今年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个机型了。
这次的iPhone Air同样如此,虽然在轻薄化上迈出了一大步,但销量却很一般。
三次尝试有个共性:苹果过于执着于单一卖点,忽视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大多数用户想要的都是配置全面、无明显短板的产品,只有少数人愿意为个性卖点买单。
不过,iPhone Air极致轻薄的设计,其实挺符合我们对未来手机形态的期待,只可惜实在不划算。
要是库克打骨折价,还能交个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