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恶作剧之前考虑一下后果。



流浪汉进家门
“爸,门口有个流浪汉,说认识你。”
Joe给正在上班的父亲发去一张图片,是一个胡子拉碴的陌生男人站在门口,父亲称并不认识这个人,“他想做什么?”
“他说你们俩曾经一起上学,我请他进来了。”之后,Joe又陆续给父亲发去了这个貌似流浪汉的陌生人在翻家里的冰箱、用父亲的牙刷刷牙、甚至在父亲床上睡觉的图片……
父亲的电话就像夺命连环call,不停打来,但Joe并不打算接。那头的父亲显然已经焦急万分,“快接我电话!我不认识他!”
在这段将短信往来做成录屏的视频中显示,短短3分钟内,Joe的父亲已经给他打了21个电话,甚至要报警。
之后Joe把这段记录发到TikTok,视频迅速爆火,目前已经接近92万播放量。

TikTok用户mmmjoemele的视频
从这个10月开始,一股“AI流浪汉进家门”的恶作剧风潮在TikTok等社交媒体上迅速蔓延。
开头Joe上传的这段聊天记录录屏视频就是最早的一波视频之一。创作者多为青少年,他们用Snapchat、Nano banana等AI图像生成工具制作出流浪汉进家之后的种种图片,再发给家人,并用录屏的形式录下他们在短信中展现的惊慌反应,之后将视频上传至社交媒体。而这些帖子还总是很容易获得大量流量与关注,评论区除了个别担忧的言论,剩下多为起哄的“太逼真了哈哈哈”和“这是怎么做到的”。
截至目前,TikTok上“homelessmanprank”词条下已有超过1600个相关视频,播放量动辄上百万。父母信以为真、惊慌不安,网友却在笑声中继续模仿,甚至有人发布教程。

“homelessmanprank”
这股趋势随后蔓延到其他社交平台,如Snapchat、Instagram等,甚至国内的抖音小红书等中文社区,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搬运视频与模仿拍摄。AI恶作剧正从海外走向本地。

“harmless prank”
最初网友把这当成一个harmless prank(无害的恶作剧),但harmless的前提,是没人真的受伤。
可当恶作剧持续发酵、家人报警后,事情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The Verge的报道指出,问题从“搞笑”变成“危险”,就在于有家长真的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接到“家中闯入”的报案,尤其涉及到儿童时,会被列为高优先级事件,可能动用大规模警力。Round Rock警局的指挥官Andy McKinney在接受NBC采访时表示,这种恶作剧甚至可能“引发特警(SWAT)出动”。
与此同时,这场风潮也被搬进了国内的社交媒体并“本土化”。

抖音搜索截图
抖音上搜索“AI流浪汉”可以看到使用豆包等AI工具制作的大量恶搞视频,“关于我无聊,用AI做了个流浪汉整蛊我爸妈/爷奶/室友...”已然变成了流量密码。
一条名为“当我用AI流浪汉骗爸爸看他是什么反应”“整蛊父母”的模仿视频点赞量超过40万。视频中同样是一段父子聊天记录的录屏,28岁的儿子给爸爸发微信说“有个人跑咱家门口来了,说是你远方大表哥”,然后发了一张流浪汉站在家门口的照片。

抖音视频截图
爸爸随即发语音“我哪来的远房表哥,你赶紧叫他出去!”,随后儿子发了多张流浪汉照片,和TikTok视频中的套路如出一辙。最终爸爸着急地拎着扫帚赶回家中,大喊“人呢!”。看到家中除了儿子并没有什么流浪汉,儿子急忙解释“我逗你呢”。爸爸举着扫帚朝儿子跑来,视频在儿子的欢笑和求饶中结束。

抖音视频截图
评论区网友们哈哈大笑,并晒出自己生成的“AI流浪汉”在家中各个地方的图片。而在笑声之后,部分网友也表达了质疑与担忧。
有网友评论“AI发展速度让我有点害怕了,感觉自己老了也会被坏人用AI骗”,获得近9000点赞。
有人贴出截图,说“昨晚看到孩子发的消息,我真的报警了,并且跨省打的110,知道是假的赶紧又给110打电话说明情况,可是已经晚了,当地警方已经出警,去了四五辆警车,最后不停接到警察电话,不停道歉,警察把孩子教育了一顿,这该死的ai素材。”

抖音视频评论区截图

滥用AI生成内容制造的一系列麻烦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AI生成的内容而带来的麻烦层出不穷,比如上周刚被判要向澳洲政府赔钱的德勤。
作为咨询业巨头的德勤,之前为澳大利亚政府撰写的一份价值44万澳元的评估报告,被发现内容掺杂了虚假参考文献和虚构法院判决。经悉尼大学学者指出后,德勤承认在编写过程中使用了Azure、OpenAI GPT-4o等生成式AI工具,并已更新报告,删除不实内容。
再往前,7月,香港大学一名法律系男生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AI软件将20至30名女性(包括其大学同学、学姐、朋友、小学同学及中学教师等)的社交平台照片制作成超700张不雅照。校方向涉事学生发出警告信并要求其向受影响同学道歉的处理方式遭到质疑。
同月,《卫报》称人工智能生成的儿童色情制品数量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互联网观察基金会(IWF)的最新调查结果,人工智能制作的儿童性虐待视频激增 400%,仅2025年上半年就验证了1286个视频,而去年同期仅有2个,在线合成虐待材料急剧增加。

相关报道
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多次发布通报,点名“利用AI造谣扰乱视听”的现象愈演愈烈,从虚构火灾、伪造名人言论到篡改新闻画面,AI正成为制造假象的“万能工具”。网信部门随后启动专项整治,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显著标识来源,并追究恶意使用者的责任。
而在这股风最先吹起来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警察局的声明则说得更直接:“这种恶作剧使流浪汉失去人性,导致被恶作剧者痛苦恐慌并浪费警察资源。被要求做出回应的警察不知道这是一个恶作剧,并将该电话视为正在进行的实际入室盗窃,从而造成潜在的危险情况。在恶作剧之前考虑一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