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消息,据台媒报道,随着技术节点进一步微缩 1.4 纳米(A14)及 1 纳米(A10),台积电面临新的制造瓶颈,该公司决定放弃采购单价高达 4 亿美元的 ASML 高数值孔径(High-NA)EUV 光刻机。
台积电正掀起一场 “技术豪赌”!面对 1.4 纳米(A14)、1 纳米(A10)制程的终极瓶颈,它直接拒绝了荷兰 ASML 单价 4 亿美元的 High-NA EUV 光刻机 —— 这可是行业公认的 “破局神器”,说不买就不买,直接颠覆行业预期!

不砸钱买 “神器”,偏走 “低成本野路子”
按常理,要啃 1 纳米、2 纳米的硬骨头,采购 ASML 的 High-NA EUV 光刻机是最直接的路。但台积电偏要反着来,把宝押在了 “光掩模护膜” 技术上,核心原因就一个:成本太炸了!
4 亿美元一台的光刻机,对谁都是天价。台积电算得明明白白:这设备现在能带来的价值,根本配不上它的价格,纯属 “花钱不讨好”。 光掩模护膜是啥?就是在现有 EUV 光刻机上 “加 buff”—— 给光掩模套层保护罩,挡住灰尘污染,靠这套操作硬冲更精密的制程,直接省下几十亿采购费。

省钱的代价:生产要 “死磕”,良率悬了
但 “野路子” 没那么好走,台积电这步棋也踩进了新坑。用老设备冲 1 纳米,技术难度直接拉满:
曝光次数要翻倍。想达到精度,得反复曝光好几次,生产节奏直接变慢,效率肉眼可见地降。 良率成了 “定时炸弹”。光掩模用得越频繁,出问题的概率就越高,芯片报废风险直线上升。 现在的台积电,等于抱着 “试错” 硬扛 —— 得靠无数次调试优化可靠性,这根本不是简单升级,而是一场赌上未来的技术攻坚战!
另一个隐情:ASML 产能 “卡脖子”
除了成本,ASML 的产能也把台积电逼到了墙角。要知道,ASML 每年顶多造 5-6 台 High-NA EUV 光刻机,数量少得可怜。
而台积电是什么量级?单靠标准 EUV 光刻机,它就得买 30 台才能喂饱苹果这些大客户的需求。要是把钱砸在没几台的 “稀缺货” 上,长期产能根本没法保证,这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