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00万台!采购订单扎堆释放,无人配送赛道彻底“爆火”?

高工智能汽车 2025-10-27 14:40
最高100万台!采购订单扎堆释放,无人配送赛道彻底“爆火”?图1
最高100万台!采购订单扎堆释放,无人配送赛道彻底“爆火”?图2

进入2025年,无人配送车的采购订单开始暴增,无人配送行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近日,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将采购100万台无人车,全面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这是继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集采项目后,又一行业标志性事件。

就在前不久,中国邮政发布2025年无人车集中采购项目公告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采购规模高达7000台。

事实上,除了中国邮政之外,申通、顺丰、中通、圆通等快递行业巨头均已经争相采购无人配送车辆。比如申通明确将在年底前投入2000台无人车,而圆通也计划年内新增1500台无人配送车。

《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到,无人配送车的采购热潮已经从物流领域向地方政务、即时零售等多元领域扩散,采购规模和密度均创下历史新高。比如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就发布了寄递物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美团也在10多个城市启动了“社区无人配送车”区域招标。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伴随着采购订单的不断释放,无人配送车已经进入商业化进程关键“加速期”。

除此之外,无人配送车领域还成为了资本市场以及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重点押注的赛道。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德赛西威、佑驾创新两大上市公司均宣布正式进军无人配送车市场。

一边是无人配送车的采购热潮兴起,一边是资本市场密集加持无人配送赛道,无人配送赛道热度空前。那么,无人配送行业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01

从“百台”到“万台”,无人配送进入“爆发期”

2025年已经成为了无人配送行业发展的关键年份。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行业无人配送车的出货量大约在6600台,而2025年仅中国邮政这一招标项目就刷新了这一纪录。

对此,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表示,无人配送车行业已经从“导入期”迈入了“规模化商用”的成长期。“单从出货量来看,今年无人配送车的出货量已经是去年的几倍。”

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也表示:“新石器去年全年销量才1000多台,但今年我们月销量就达到了2000多台,是去年全年的2倍。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我们也成功实现了1万台车的年度目标。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了解,此前,无人配送车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快递快运末端配送,但目前已经向即时城配、冷链物流、商超零售配送等应用场景拓展。余恩源表示,除了快递行业需求暴增之外,类似于滴滴货运的即时物流场景,以及医药、零配件等各类城市配送的需求正在爆发,预计增长速度将超过快递行业,甚至有可能在销量上超过50%

“中国城市配送用商用车市场规模约3000多万辆,车型分为面包车、三轮车、轻卡等,还有600多万辆的城际物流车辆,我们瞄准的是3000多万辆的城市配送商用车市场。余恩源表示,无人配送车最为核心的价值是帮助客户“降本”,并且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最高100万台!采购订单扎堆释放,无人配送赛道彻底“爆火”?图3

在这背后,无论是快递行业,还是即时配送等末端配送行业主要依赖大量人力,长期存在人工成本高企、配送延误率高等行业痛点和困境。无人配送很好解决了配送人力紧张、运力不稳等问题,因而被顺丰、圆通、京东等越来越多物流巨头应用在网点到驿站、中转场到快递员(直营快递)等末端配送场景。

据王瀚基介绍,不同场景对于无人配送车的要求不一样,白犀牛无人车在不同场景下能为客户降低30%至50%的末端配送成本。比如在快递末端配送环节,白犀牛无人车一次可装载大约500件包裹,每台车根据客户需求,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和配送成本。

总体来看,无人配送的商业化落地已经进入了从1到10的关键阶段,头部厂商的订单量有望大幅增长,同时落地场景也从快递加速拓展到即时配送、城配等多元化场景对此,余恩源表示:“无人配送车极可能成为第一个L4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并且能够正向盈利的赛道。

事实上,无人配送行业迈入商业化快车道并非偶然,而是成本、技术、政策三大要素共振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无人车的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200个城市开放无人物流车路权试点,支持无人物流配送车辆规模化上路。

另一方面,受技术迭代加速以及硬件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无人配送的整车价格已经呈现了断崖式下降趋势。数据显示,无人车硬件成本已经从早期的百万元级大幅下降至数万元,部分车型裸车价格已经跌破2万元,这种成本上的巨大变化,也为无人车的大规模普及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正是物流巨头们纷纷下场的根本原因。

02

跨界玩家密集入局,无人配送“拉锯战”升级

进入2025年,无人配送赛道的火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抢滩热潮”,市场竞争程度持续升级。比如就在今年9月,德赛西威、佑驾创新两大上市公司就先后发布无人物流车新品,以强势姿态正式切入无人配送车赛道,为原本就热闹的市场再添一把火。

有多位行业人士透露,接下来还有更多玩家入局,共同分食潜力巨大的市场红利。

无人配送行业“多方混战”的市场格局已然成型。从当前市场参与主体来看,无人配送赛道已经呈现了三大阵营的竞争态势

第一阵营是新石器、白犀牛、九识智能等一众早期布局的初创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头部玩家普遍已经落地百城以上,在场景覆盖与实际运营经验上占据一定先发优势;

第二阵营则是京东、菜鸟、美团等互联网与物流巨头,凭借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海量用户基础等优势,在无人配送场景拓展与规模化试点中进展迅速;

第三阵营则是德赛西威、佑驾创新、Momenta等智驾厂商携资金与技术双重优势强势入场,让无人配送市场竞争更具技术博弈的色彩。

然而,无人配送车行业看似前景广阔,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并不容易。一方面,无人配送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尚未完善和统一。有业内人士表示,无人配送车涉及的道路通行权、事故责任认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缺乏全国性的明确法规与统一标准,各地试点政策差异较大。

另一方面,安全性与耐久性仍然是无人配送规模化落地的最大瓶颈。行业内不少玩家并未真正做到‘全车规级’的标准,不少无人配送车在运营两三年后,硬件故障就会接踵而至。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部分无人配送车行业还存在运行不稳定、核心部件耐久性不足等问题。

不过,伴随着无人配送市场竞争的全面升级,这也倒逼产业链企业加快优化产品与服务,“全车规级”成为行业新的聚焦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以车规级标准研发设计、制造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为物流无人车的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布谷鸟科技总裁焦见伟表示,伴随着路权的逐步开放以及商业化的逐步演进,末端物流、城配无人车行业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标准正在全面提升。

而王瀚基也强调,无人配送车产品竞争力由三大关键因素决定:一是车辆本身的车规级标准,无人配送车辆必须保障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才能真正意义上保障无人配送车全生命周期具备成本优势,从而为客户创造价值;二是AI能力,如何把产品和服务打磨好;三是生态合作,无人配送车具备很强的物流运营属性,必须要多方协作才能打造出更优的无人配送解决方案

布谷鸟科技是国内领先的AI边缘计算与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商,既可以提供不同算力要求的AI边缘计算机、车载AI多功能控制器系列产品也可以提供“远程驾驶系统”、“无人车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数据储存系统”等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焦见伟介绍,布谷鸟科技的域控制器产品已在多家头部无人车厂量产出货,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实现翻倍增长。

最高100万台!采购订单扎堆释放,无人配送赛道彻底“爆火”?图4

除了产品层面的车规级升级,行业对商业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化。余恩源表示,无人车真正的商业模式不在于卖车,而是提供运力服务。“谁能够给客户提供体验最好、成本最低的运营服务,谁就能最终赢得客户青睐。”

事实上,要提供优质的运力服务,不仅需要构建一个庞大的服务网络,还需要拥有强大的调度平台。既要做到及时运维,也需要做到实时调度,这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来看,伴随着越来越多跨界玩家的入局,无人配送赛道市场竞争已从“单点比拼”升级为“全链条较量”。这场“拉锯战”不仅考验企业的技术实力与资金储备,更考验其场景适配能力、生态整合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而最终的胜利者,必将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占据未来物流变革的关键席位。

最高100万台!采购订单扎堆释放,无人配送赛道彻底“爆火”?图5


热文推荐


最高100万台!采购订单扎堆释放,无人配送赛道彻底“爆火”?图9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采购
more
三星考虑新增采购 ASML 高 NA EUV,缩小与台积电 2nm 差距
采购10万架无人机,京东发力低空经济!
京东大动作:首发三款 “狼族” 机器人,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
SK海力士又采购HBM设备
芯报丨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推出AR眼镜光学新方案,并签署10000台采购订单
APS物料计划优化之六:采购计划与寻源Sourcing
PharmAGRI称与特斯拉签署意向书,拟采购1万台Optimus 3+人形机器人
2025大型“年度塑料工业采购节” 中国(中部)塑料橡胶工业博览会逛展指南公布 火热报名中
阿里云紧急辟谣!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消息不实!
早报|上合峰会欢迎宴会在天津举行;小电驴新国标今日起正式实施;91助手下月全面停服;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GPU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