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悉识科技:光学膜厚测量国产化,算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芯榜 2025-10-27 21:46
点击报名:
专访-悉识科技:光学膜厚测量国产化,算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图1


专访-悉识科技:光学膜厚测量国产化,算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图2

在“10月2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上悉识科技总经理牛晓海接受芯榜采访。

作为先进的光学非接触式薄膜厚度精密测量供应商,悉识科技已推出桌面式、真空式、手持式、线扫式、OEM模组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牛总表示,当下公司的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工业场景以及科研院所,包括半导体、显示镀膜、汽车等产业方向,以及国家实验室等从事前沿技术研究的机构。

专访-悉识科技:光学膜厚测量国产化,算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图3

悉识科技9月宣布完成由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投资的天使轮融资,核心团队由加州伯克利、复旦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成员组成。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此次悉识科技带来针对多层膜厚测量的光学设备分别是,NS-20UV 、NS-20 、NS-20NIR三款产品,根据波段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专访-悉识科技:光学膜厚测量国产化,算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图4

据了解,悉识科技NS产品实现了软硬件国产化率达99%,具备1纳米至3毫米的宽量程测量能力,可同步获取薄膜厚度、折射率及反射率参数。

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适用于硬质/软质材料及易损表面样品的无损分析;其亚纳米级精度与0.02纳米静态稳定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配合多层膜反演算法可精准解析50层以内复合结构。

设备搭载自研Acuitik智能分析软件,集成一键式跨尺度测量、配方逆向预测及特殊材料光学特性模拟等核心功能,将传统检测流程从30分钟压缩至3分钟内,为半导体封装、柔性显示及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提供高效、精准的国产化检测解决方案。

"需求驱动-技术迭代"的闭环创新

牛总详细阐述了悉识科技的核心发展逻辑:公司以技术自主化作为战略起点,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构建核心技术壁垒,并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标准化产品。在完成基础产品开发后,团队会开展系统性市场调研,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的应用场景与潜在需求。

基于前期调研,悉识科技采取"嵌入式客户合作"模式——研发团队深度参与客户产线验证,通过现场数据采集与工艺适配,对核心技术进行针对性改良。

基于客户实际产线反馈的深度洞察,公司构建了"需求驱动-技术迭代"的闭环创新体系,这种从客户场景中"生长"出的技术突破,甚至形成新算法。

这些创新算法的突破绝非闭门造车的理论推导,而是深度融合工程实践与前沿研究的系统性成果。

核心技术难点:算法

光学膜厚测量设备普遍采用光学散射原理,通过捕捉薄膜表面及界面反射/散射光的强度、相位、偏振态等特征参数,结合多层膜干涉模型进行逆向解算。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间接测量:发射的光束经薄膜多界面反射后形成复合光场,设备需从返回光信号中剥离出各层介质的厚度信息。其核心挑战在于对光程的纳米级计算——当光在厚度仅1nm的介质层中往返时,光程差只能体现在细微的信号变化中,而算法需在看似无规律的数据中,精准解析出这种原子级尺度的波动。

尤其在7nm以下先进制程中,薄膜层数可达30层以上,且各层折射率差异微小,导致光程叠加效应呈指数级复杂化,对算法的迭代收敛速度与抗噪声能力提出严苛要求。

因此光学膜厚测量设备的一大核心难点集中在算法层面,尤其是针对多层薄膜、复杂材料体系及先进制程的测量需求。

目前,也有接触式的大面积量测方法。探针进行测量,探针的精度可以达到纳米量级。探针可能存在很多缺陷,例如速度较慢,可能导致表面被划伤。

牛晓海在接受采访时,不仅展现了公司的雄厚实力与创新活力,更向各界精英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加入悉识科技,携手共创辉煌!

招聘:

https://www.acuitik.com/joinus/

应用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电子工程师

(具体描述见上面网址)



END



点击报名:
专访-悉识科技:光学膜厚测量国产化,算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图5



点击报名:!(11月5日-7日)

专访-悉识科技:光学膜厚测量国产化,算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图6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测量 驱动
more
美国DARPA AI脑机项目:军事权力如何驱动民用神经智能革命?
德氪微发布超高耐压毫米波隔离驱动芯片DKV56系列
“AI赋能+线下深耕”双轮驱动促出海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2025年中国棉纤维‌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研判: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棉纤维行业加速向高端化转型[图]
福建发力低空智联网建设:以“空中高速路”驱动新质生产力
格创东智: AI 驱动先进封装, CIM 创新与行业转型
充电早报:智融科技3C1A全套 TFT屏显方案;真我GT8 Pro 充电评测;德氪微发布耐压毫米波隔离驱动芯片DKV56系列
大功率 MOS 驱动设计中的米勒效应
AI驱动的存管算协同智算中心操作系统
北大深研院上线「AI4S LAB」:构建「AI驱动、干湿闭环」的全球首个一站式数智化生命科学研究平台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