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

半导体产业研究 2025-10-28 08:00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





关注公众号并输入:AI芯片,即可免费下载完整版《2025年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白皮书》


日前,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和与非网联合主办的“AI芯片与智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云边无界AI技术分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作为2025湾区半导体大会的核心议程之一,汇聚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AI芯片厂商、智算平台、云服务商、EDA/IP供应商等,探讨AI驱动下的芯片设计革新、智算中心效能跃升与产业生态协同之道。

AI 芯片与智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产业热议多元架构与软硬协同之路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发布,深刻揭示产业前景

论坛上,与非网和深芯盟深度调研编撰的《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与非网资深行业分析师张慧娟深入解读了白皮书。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2

该白皮书深刻指出,国产AI芯片产业正经历一场从“技术突围”到“生态崛起”的深刻变革,产业目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架构主导能力、软件生态短板与规模化落地难度,揭示了在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之间取得平衡的迫切性。


在创新路径上,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从主流架构演进到前沿技术突破的双重维度,包括稀疏计算、FP8精度、存算一体、Chiplet等演进方向,共同构成了国产AI芯片突破算力瓶颈的多元化技术路径。此外,白皮书全景式呈现了国产芯片企业生态,收录了涵盖CPU、GPU、AI SoC在内的数十家代表企业,全面展现了从基础算力到智能应用的产业力量,并且聚焦于智算产业、汽车、机器人、端侧AI领域等方向,揭示了国产AI芯片规模化落地的产业前景。


基于深度产业调研,白皮书结论明确指向“软硬协同、生态共建”——未来竞争已超越硬件性能比拼,升级为软件栈兼容性、工具链完善度与开发者生态成熟度的系统性竞争,为业界理解和深化国产AI芯片技术路线、竞争格局与应用趋势提供了参考。



英特尔锐炫多卡方案,让全场景AI部署更高效

英特尔发表了题为《英特尔锐炫多卡方案助阵AI应用落地部署》的演讲。英特尔中国区显卡和AI高级产品总监徐金平,着重阐释了英特尔为加速企业AI部署所推出的创新路径——通过打造基于英特尔锐炫多卡的Battlematrix(战斗阵列)推理工作站平台,突破单GPU的算力和应用瓶颈,为从边缘、工作站到服务器的广泛应用场景,提供高效且极具成本效益的AI部署方案,让更多企业将AI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3

作为方案的核心硬件,英特尔锐炫 Pro B60 GPU有着为AI推理量身打造的关键亮点——24GB的大显存和456GB/s的高内存带宽,满足了AI推理对显存容量的迫切需求,让大参数模型流畅运行,让海量数据高效吞吐;同时,197 TOPS的峰值算力则为各类复杂AI推理任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英特尔围绕该核心打造了覆盖多场景的部署路径:从边缘侧轻量推理,到通用工作站,再到专用AI服务器,均可匹配具备成本效益的配置方案,助力企业快速推进AI实践。


随着锐炫多卡AI算力一体机方案的推出,英特尔将正通过软硬结合的开放生态,持续强化其在AI部署领域的普惠化价值,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构建更便捷、高效的算力基础。



同等制程3-5倍性能跃升,中昊芯英TPU驱动AI加速度

在本次大会上,中昊芯英展示了其在AI芯片领域的前沿成果与战略布局。该公司推出国内首款全自研高性能TPU架构AI芯片“刹那”,强调其具备完全自主可控的IP核、全自研指令集及计算平台,并已成功流片和量产。


中昊芯英首席营销官黄绪指出,大模型迭代拉动算力需求暴增,按当前的模型大小与算力成本的增长趋势,至2036年单个模型的训练成本将等同于美国GDP,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TPU架构的创新设计,带来天然的AI算力性能优势。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4

她表示,TPU架构专为AI大模型设计,具有三大核心优势:第一,多维度的计算单元提高计算效率;第二,更省时的数据传输和高效率的控制单元;第三,面向AI加速,强化了AI/ML计算能力。基于上述特性,TPU在同等制程下可比GPU实现3–5倍性能提升。用于AI大模型计算场景时,算力性能较国外GPU芯片提升近1.5倍,能耗降低30%,综合单位算力成本节省一半。


此外,中昊芯英还实现了1024片芯片高速片间互联,集群扩容时性能可线性增长,支持构建千卡万卡规模超算集群,展现出在AI芯片自主创新与算力效能方面的领先实力。除了刹那算力芯片,中昊芯英泰则智算系统可实现系统级自主可控,兼容主流技术生态。从智算基建到多元生态,中昊芯英产品已在智算中心、金融工程、高校科研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



腾讯云:多模态VLM极致推理性能实践

大模型正从对单一模态的理解快速转向多模态的融合,腾讯云高级研发工程师李宇良分享了《多模态VLM极致推理性能实践》。由于算力资源昂贵,且大模型推理资源消耗量巨大,如何获得高吞吐、低时延的推理服务就成为发展重点。他以三个经典场景:手机端智能助手、具身智能、文档检测为例,分析了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5

李宇良重点展示了其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引擎TACO-X,致力于为多模态生成与理解场景提供高性能、低延迟的推理解决方案。该引擎具备全异步设计、高效显存管理、训练零依赖的投机采样(Lookahead Cache)以及FP8量化等多项核心加速能力,在图文理解、文生文等实际任务中,相较于开源引擎,可加速50%以上,输出吞吐提升最高达6倍以上,并显著提升服务启动与部署效率。


TACO-X 还具备良好的多芯片架构兼容性,支持在国产化芯片环境中快速迁移与部署,包括昇腾、海光、摩尔线程等。目前,TACO-X已在荣耀手机AI助手、机器人指令生成等场景成功落地,展现出赋能端侧与云侧智能应用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华大九天:站在AI和EDA的交叉路口

华大九天解决方案总监杨祖声进行了题为《站在AI和EDA的交叉路口》的演讲,他表示,AI对EDA 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连接作用,从而将持续促进EDA生态的繁荣。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6

当前,EDA正处于“点工具”智能化的阶段,AI被用于单个EDA工具或环节以提升效率。例如NVIDIA、Siemens EDA、Synopsys 等国际巨头分别在OPC加速、ML+单元库特征化、设计违规识别等领域中都应用了AI,华大九天在自适应矩阵求解、单元库特征化、像素预测等方面也有成熟应用。而未来的方向则是全流程智能化,通过利用强化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等,实现从RTL到GDSII的全流程自动优化与生成。


华大九天的战略之一是打造EDA行业大模型智能系统,发展AI+点工具、AI+全流程解决方案集合,以及LLM/AI +智能设计工作流。其核心要素包括:智能工作流规划与调度:让大模型理解设计意图,自动规划并调用相应的EDA工具;智能知识问答:充当设计专家的角色,提供知识支持;开放的Python生态接口:通过制定标准接口,将全领域EDA工具集成到统一的AI应用平台中,实现数据和流程的打通。


根据杨祖声展示的华大九天的技术布局与实践案例来看,华大九天不仅具备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的EDA工具链,更在AI+EDA领域进行了深度和广度兼备的技术布局。成熟应用AI的产品包括异构Spice仿真、基于机器学习的像素单元优化生产、基于机器学习的高效时序特征化等环节;在研项目包括大模型生成PDK PCell、Model智能提参、模拟设计智能生成等。未来布局将重点发力LLM/RL驱动的全流程智能设计、RTL芯片设计智能生成、AI加速时序功耗分析流程等。



江原科技:国产大算力AI芯片的突围与超越

中国芯片产业正经历一场从“追赶”到“超越”的范式转变。江原科技联合创始人、CTO王永栋在《国产大算力AI芯片的突围与超越》演讲中提出,必须摒弃单纯“追逐摩尔定律”的旧思维,转向“超越摩尔”的新范式,通过工艺、架构、生态三大维度的协同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7

工艺方面,核心是“拥抱本土制造”,与国内代工厂深度协同,通过工艺协同优化和系统级集成(如Chiplet),充分挖掘现有工艺潜力,共同构建安全可控的“设计-制造-封装”全产业链闭环。在架构方面,思维需从“芯片”升维至“系统”,在底层物理基础上,构建计算-网络高效融合的体系,从而实现系统集群调度等能力,以支撑Scale-Up/Scale-Out、异构融合等复杂场景。在生态维度,大算力AI芯片战略应从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驱动”,通过“赋能”提供本土化深度服务,最终通过“攻坚”打造性能长板。


这一多维创新体系将汇聚成一个清晰的超越路径:通过先进制程追赶、系统集成创新、计算范式探索的技术多元化发展,结合全栈生态进化的反向赋能,推动产业从技术替代的“可用”阶段,迈向定义场景、创造核心价值的“价值超越”新纪元。


江原科技致力于构建“全国产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其首颗大算力AI芯片“江原D10”已于2024年成功流片并点亮,并将于2025年量产。此外,该公司已形成覆盖从训练到推理的全国产大模型一体机及AI芯片产品矩阵,旨在为市场提供高性能的纯国产AI算力解决方案。



奕斯伟:RISC-V AI芯片的创新和应用

奕斯伟计算方案生态总监李建宇,在《RISC-V AI芯片的创新和应用》演讲中,全面阐述了以RISC-V架构拥抱AI时代的系统级战略与创新实践。他表示,面对AI算力爆发的历史性机遇,RISC-V创新应该聚焦于“垂直领域技术突破”与“垂直行业场景落地”的双轮驱动。奕斯伟通过RISAA生态技术平台,构建了从底层硬件、领域专用软件到开发工具的全栈技术体系,为RISC-V在高性能计算场景的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8

在产品层面,奕斯伟展示了其EIC77系列高性能AI芯片的清晰路线图。该系列芯片实现了RISC-V在算力方面的重要突破,通过112 Gbps缓存一致性互连技术,成功将两颗Die集成为统一算力单元。例如EIC7702X集成了多核高性能RISC-V CPU与自研NPU,提供高达40 TOPS的INT8算力,并具备强大的视频编解码与图形处理能力,能充分支持大语言模型在边缘端的部署与推理。


这一系列成就标志着RISC-V已成功突破传统嵌入式边界,迈入AI加速、AI PC、边缘计算等高性能应用领域。奕斯伟通过“RISC-V+AI+DSC”的深度融合,不仅展现了其在定义下一代智能计算架构方面的技术实力,更为中国在全球芯片架构格局中开辟了一条开放、自主的创新路径。


云边无界AI技术分论坛——架构创新驱动端边场景深化

聚焦AI应用驱动的云端与边缘芯片设计及智算中心产业生态,“云边无界 AI 技术分论坛”则聚焦云端和边缘侧的AI芯片技术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的分享,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从业者的技术交流和互动。



后摩智能:存算一体技术加速端边智能落地

后摩智能软件产品线总经理陶冶在《存算一体技术加速端边智能落地》的演讲中表示,“端边智能” 已经成为从概念走向实用的关键赛道上,而存算一体是突破端边落地瓶颈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当前,大模型在端边的落地,既要高算力、高带宽,又要低功耗、低成本,这些相互制约的需求,成为产业接下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9

后摩智能通过设计大算力的SRAM - CIM(存内计算)技术,和满足高带宽的DRAM - PIM(存内处理)技术,直接在存储单元内部或附近完成计算,能够大幅减少数据搬运。通过这种“算力+带宽”的协同设计,能够让端边设备运行大模型的体验更流畅。


基于存算一体技术,后摩智能推出了完整的芯片产品路线图,赋能AI PC、智能一体机,及智能工业等边端场景:2023年推出了业内首款存算一体架构的AI芯片,算力256TOPS,典型功耗35W;2024年推出了国内首款支持边端大模型的芯片,算力100-256TOPS,典型功耗最低降至12W;今年发布的M50将于年底量产,在推理性能上、算力功耗比上都有一倍多的提升。据透露,下一代A30将基于DRAM-PIM,可以大幅提升decoding阶段性能指标。



迈特芯:面向个人智能体的端侧大模型芯片

迈特芯主要面向手机/平板/PC/可穿戴市场,自主开发端侧个人智能体,为实现AI Agent本地化运行提供新一代高能效、高带宽、低成本的AI端侧芯片。


迈特芯主任工程师李凯在题为《面向个人智能体的端侧大模型芯片》的演讲中表示,端侧大模型芯片(LPU)的痛点主要包括:成本高昂、功耗太高、Token数太小,调动大模型有难度。迈特芯LPU技术核心在于通过先进的2.5D芯粒集成HBM、并通过3D-DRAM混合键合,在国产28nm工艺基础上实现数据吞吐量的跨越式提升。目前,其产品已在FPGA VCU128上进行原型验证,实现了LLM端到端的部署演示,实测带宽利用率75%,性能达75Tokens/s。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0

据其路线图,2026年,其新产品最高算力可达10TOPS,支持14B模型参数量,推理性能大于80 Tokens/s。产品与市场层面,迈特芯构建了清晰的 “云-边-端”整体方案矩阵,包括:面向无人机、机器人的终端LPU,到支持30B模型的本地中枢,再到支持600B大模型的云中枢。



欧时:AI重塑工作环境的浪潮

欧时电子中国区销售市场总监蒋文辉,阐释她对《AI重塑工作环境的浪潮》的深度理解。她表示,AI是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企业需要积极拥抱AI以保持竞争力。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1

例如在运营与生产中,AI是降本增效的核心动力,在预测性维护、智能质量控制、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市场与销售中,AI是精准触达与转化的利器,用于个性化营销与推荐、销售预测与潜在客户评分,以及聊天机器人与客户服务等。并在人力资源与人才管理、财务与法务等领域,AI在提升效率、创建个性化体验方面,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蒋文辉补充,值得关注的是在颠覆式前沿应用中,例如创意设计、编程、数字孪生与模拟、外科手术、远程机器人协作等场景,都在深度融合AI。


基于对AI产业变革的深刻理解,欧时希望助力客户共同拥抱数字化的未来。目前,欧时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高效可靠的供应链体系。通过遍布全球23个配送中心、80多万库存产品及2500多家供应商的网络,该公司具备强大的现货供应与全球配送能力。同时,其大力推广的自有品牌RS PRO,特别是在传感器等核心工业组件领域,为市场提供了经过严格认证的高品质产品选择,构成了其“全球资源+自有品牌”的双重价值主张。



爱芯元智:AI原生处理器,让大模型在终端跑起来

2025年,端侧大模型经历了爆炸式增长,行业每个月都在适配新模型。而各行业的端侧大模型应用需求,几乎都需要本地离线运行多模态大模型,提高算法精度、提升用户体验。爱芯元智AI推理引擎技术总监唐琦,在《AI原生处理器,让大模型在终端跑起来》的演讲中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路径就是AI原生处理器,来实现极致PPA。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2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专用的算子指令集和数据流DSA微架构相结合,使AI 处理器能更高效地执行AI计算,减少不必要的调度与数据搬运开销。此外,它可以集成专用核心,例如高效张量核、灵活向量核、高带宽数据引擎等异构计算单元,并由硬件调度器统一协调,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并且通过支持混合精度计算和集成丰富的预处理/后处理算子,实现高有效算力、低功耗、低CPU占用的目标,从而实现比传统方案显著的能效提升。至于如何将上述强大算力落地到实际产品中,M.2 2242/2280标准接口升级改造方便,算力扩容简单( M.2卡可扩展为PCIe卡),可实现便捷升级,灵活扩展。目前,爱芯元智基于AX8850的M.2算力卡在具体应用中,包括NVR智能升级文搜大模型、Immich智能相册,以及视频分析、会议转录、语音克隆等,都有较为出色的落地表现。



芯动力:RPP芯片架构给AI芯片带来的发展前景及机遇

芯动力工程副总裁朱建斌分享了《RPP芯片架构给AI芯片带来的发展前景及机遇》。随着AI的迅速发展,并行计算迎来黄金时代。不过对于多样的市场应用来说,专用芯片与通用芯片各有优缺点,往往高性能与编程无法兼得。什么才是AI芯片的最优电路设计?需要给它可量化的评估标准。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3

芯动力自研的RPP(Reconfigurable  Parallel  Processor)架构芯片,使用空间流水线的处理形式,在保证通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远超传统芯片的面积效率与能耗效率。首代芯片RPP-R8已成功流片并验证,主要面向边缘服务器市场。其RPP计算核心与NVIDIA GPU相比,面积缩小7倍,功耗大幅降低,为边缘侧客户提供了兼具高性能、低功耗与高兼容性的差异化算力选择。据介绍,芯动力下一代产品将进一步拓展边缘计算及数据中心领域。



复旦微:FPAI异构芯片如何破解端侧AI推理的灵活性难题?

复旦微AI生态推广经理孟凡宏,在《不止快,更要“灵”:FPAI异构芯片如何破解端侧AI推理的灵活性难题》的演讲中表示,端侧AI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对处理器的接口、算子、性能方面都带来挑战。为此,复旦微创新性地提出了现场可编程AI芯片(Field Programable AI;FPAI),从2018年的QM阡陌(纯软核),到2019年的JDY筋斗云,再到2022年的BY布衣,其FPAI新品还包括2025年的ZG诸葛,和2026年的WL卧龙,目前复旦微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AI芯片产品矩阵。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4

据介绍,FPAI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软硬结合的极致灵活性,有效解决了传统AI芯片在部署时常遇到的接口、算子与精度瓶颈。接口方面,支持从SDI到PCIe的多种接口;算子拓展方面,提供专用硬件实现;性能方面,通过软核算子可实现任意精度的定制计算,为高精度应用场景提供了更优解。软件生态方面,复旦微提供完整软件栈,支持主流AI框架,提供从模型解析、优化、量化到部署运行的全流程工具链,旨在将多样化的任务场景与底层的FPAI硬件高效连接,最终赋能于光电侦查、频谱感知、人机交互等关键领域。



杰华特:面向AI时代的电源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为应对AI算力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杰华特欧阳茜在《杰华特:面向AI时代的电源解决方案》的演讲中提出,为满足AI高密度算力需求,数据中心供电架构正经历两代革新。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5

当前革新以48V架构为主,核心改进在于将备份电源从串联在交流侧的UPS,改为并联在直流侧的BBU。这一变化将整体供电效率提升了约5%,同时允许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电池,释放了机架空间。下一步,800V + 48V供电架构会是更具颠覆性的变革,通过将配电电压提升至800V,可在相同母线尺寸下实现16倍的功率传输能力,从而将AC/DC电源单元移出机架,极大释放空间以部署更多算力卡,提升算力密度。


数据中心架构的演进带来了半导体与电源技术的全新挑战,主要集中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电源转换芯片上。杰华特AI电源解决方案正集中攻克多项前沿技术,包括:前级LLC/HSC数字控制器、高压驱动以及SR;高频全集成VR技术;48V~0.8V 一级转换控制器以及SR。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杰华特致力于提升开关频率、转换效率和极快的动态响应,以满足AI芯片的严苛需求。



时擎智能:从音频消费电子市场看端侧AI芯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音频AI端侧芯片正经历从功能到智能的深刻演进。时擎智能研发副总裁仇健乐在《从音频消费电子市场看端侧AI芯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演讲中表示,音频AI端侧芯片核心架构已从过去的MCU主导,历经MCU+DSP协同,发展到如今集成专用NPU以高效处理复杂AI模型。未来,RISC-V架构与CIM-NPU将成为进一步提升能效与灵活性的关键方向。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6

时擎智能的DSA智能处理器,能够高效灵活适用各类端侧场景。其TimesForme智能处理器,是基于RISC-V的端侧DSA处理器。该处理器通过高度定制化的硬件设计,实现了对端侧语音与视觉算法的精准加速,相比传统的DSP+NPU或IVE+NPU方案,在实现同等处理性能时,可节省超过50%的芯片成本。辅以成熟的TimesFlow软件工具链,构建了从模型训练到端侧部署的完整生态。目前,其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降噪耳机、智能眼镜、会议系统、儿童对讲手表等众多消费电子场景。



新基讯:轻量级5G SoC芯片,端侧AI与云端智能的最佳连接

新基讯高级副总裁芦文波在《轻量级5G SoC芯片——端侧AI与云端智能的最佳连接》的演讲中表示,为应对5G eMBB终端高成本、高功耗的挑战,5G标准演进中推出了RedCap制式,提供中速、低成本、低功耗的5G芯片和终端,拓展数十亿级的5G连接。这使5G能够从智能手机扩展到智能手表、工业模组、车载终端等数十亿级的海量物联网与轻量化交互场景,成为连接端侧AI与云端算力的“最佳桥梁”。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7

新基讯在5G RedCap(轻量化5G)领域,拥有云豹1系列RedCap芯片产品线,其研发历程从2021年启动,至2025年已实现客户终端量产并通过运营商测试。产品层面,IM6501面向交互型终端(如智能手表、AI接入终端),IM2501面向物联网模组(如CPE、智能摄像头),形成了对两大主力市场的精准覆盖。未来,其RedCap芯片将持续向更小尺寸、更低功耗优化,并计划集成端侧AI算力,以支持多模态大模型在终端运行。


写在最后

“AI芯片与智算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云边无界AI技术分论坛”,以密集的技术干货与前沿洞察,勾勒出了智能无处不在的产业图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更清晰地指明:唯有通过持续创新、生态协同与场景深耕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释放AI的普惠价值,共同迈向一个更具韧性、更高效能的智能化未来。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8
智算澎湃,生态共振-- 2025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的专家演讲主题精粹图19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芯片
more
存储芯片厂商上市热潮来了!
特斯拉AI芯片不会卖给其他厂商,马斯克:只满足自身需求
芯片大厂员工,戴上金手铐
高通连发两款AI芯片,768GB大内存猛攻数据中心,股价飙升11%
从“卖芯片”到“造芯片”,分销巨头拟“双芯”并购
高通挑战英伟达!发布768GB内存AI推理芯片,“出征”AI数据中心
谷歌芯片实现量子计算新突破,比超算快13000倍
OpenAI完成重组,集团总估值5000亿美元;英伟达发布全新超级AI芯片;「鸭科夫」爆火,B站股价创新高|极客早知道
多位国际和国内专家解读最新光电芯片和光电共封装技术热点和趋势
黄仁勋凌晨炸场:6G、量子计算、物理AI、机器人、自动驾驶全来了!AI芯片营收已达3.5万亿|2025GTC超全指南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