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赛力斯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股票代码“9927”,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此次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
上市首日,赛力斯港股及A股均低开,港股市场上,赛力斯开盘价跌破发行价,截至早市收盘,股价为127.6港元/股,较发行价跌2.97%,总市值为2222亿港元。
根据日前发布的公告,此次赛力斯H股发行的最终价为每股131.50港元,基础发行规模为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占10%;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占90%。另外,赛力斯发售量调整权已获部分行使,预计将发行及配发 841.9 万股额外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发售股份总数的约 8.40%。
此次IPO,赛力斯在资本上获得极高热度,引入了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华泰资本、广发基金、施罗德、中升、韩国未来资产、中邮理财等22 家基石投资者。上述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规模高达约8.26亿美元,约合64.21亿港元,占此次IPO规模的44.95%。作为重庆本土企业,重庆产业母基金则以21.76亿港元成为最大基石投资者,而这笔投资刷新了重庆本土产业基金对单家企业的投资纪录。

赛力斯之所以受到如此热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近两年亮眼的财报业绩。
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收1451.76亿元,同比增长超三倍;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扭亏为盈,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毛利率26.21%,甚至超越比亚迪、长城等老牌巨头,震惊行业。
2025年前三季度,赛力斯实现营收110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归母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1月3日,赛力斯公布的10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1456辆,同比增长42.89%,首次突破5万辆大关,其中问界系列销量48788辆,同比增长43.84%。今年1-10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35.6万辆,其中问界系列为32.5万辆。
事实上,正是基于2024年良好的业绩,赛力斯于今年3月宣布启动H股发行计划,拟赴港交所主板上市。4月28日,赛力斯宣布已向港交所递交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10月13日,港交所网站披露信息显示,赛力斯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
“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是为了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赛力斯方面表示,此次IPO募资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
赛力斯虽然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取得了先发优势,但要保持长期竞争力,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正是为了确保在未来竞争中不掉队。在这种情况下,赛力斯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来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拓展海外市场,而港股上市正好满足了这一战略需求。另外,从A股到港股,赛力斯的资本之路也映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从本土走向全球的野心。
不止是赛力斯,进入2025年以来,车企掀起赴港上市热潮。就在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0月2日,岚图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0月16日,千里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此外,阿维塔亦被曝计划年内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与A股相比,港股国际化程度更高,这些车企选择在中国香港上市,不仅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更可借助香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加速海外布局。赛力斯采取的“A+H”双平台运作,既能依托本土市场优势,又能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全球化,这种模式可能会被更多车企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