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增长446.75%!“广东机器人第一股”前三季报出炉

维科网机器人 2025-11-06 18:09

2025年已经走过四分之三,新松机器人、埃斯顿、埃夫特、汇川这些一线工业机器人玩家,都陆续亮出了自己的三季报。行业里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无一例外,大家都在国产替代的浪潮里忙着练内功、调方向,使劲抢占核心赛道。今天,咱们就把目光投向另一位行业领军者——拓斯达,看看它在这波转型浪潮中,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又有哪些新动作。

近日,拓斯达的2025年三季报正式出炉。

数据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下滑24.49%;归母净利润4933.65万元,同比增长446.75%;扣非归母净利润3580.67万元,同比增长3969.23%。

净利润增长446.75%!“广东机器人第一股”前三季报出炉图2

 

对利润上涨,拓斯达称,一方面,其产品类业务收入增加,同比增长12.38%,毛利率也涨到了38.74%,比去年多了2.55个百分点,看得出来核心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财务上也省出了不少钱,2024年底“拓斯转债”摘牌后,今年前三季度相关财务费用直接减少了2462.21万元,这部分钱妥妥地增厚了利润。

单看第三季度,拓斯达有明显回暖的迹象,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17.58%归母净利润2060.43万元,同比增长176.93%;扣非归母净利润1537.84万元,同比增长155.51%。

拆开各个业务板块看,差异较为明显,而这背后正是拓斯达“瘦身提质”选择: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2.34%,毛利率36.67%,同比保持稳定;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27.76%,毛利率增长8.55个百分点至40.28%;数控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2.26亿元,同比大增44.29%,毛利率微降4个百分点至26.94%;而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则营收5.15亿元,同比下滑55.26%,毛利率仅8.99%,也是整体营收短期下滑的主要原因。

净利润增长446.75%!“广东机器人第一股”前三季报出炉图3

 

早在2024年的财报里,拓斯达就明确了持续推进“聚焦产品,收缩项目”的战略转型,主动给低毛利的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瘦身”。这个业务的下游主要是光伏、锂电、3C行业,最近这些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能过剩、客户资金紧张的问题突出,导致项目验收和结算都不如预期,之前公司应收账款偏高也和它有关。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324.9万吨、1394.9GW、1426.7GW、1388.9GW,而同期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仅为530GW。简单测算可知,组件产能是全球新增需求的近3倍,硅片、电池片产能冗余更甚。产能严重供过于求直接引发行业价格战。

锂电行业的产能压力同样显著。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行业协会测算,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达1170GWh,同比增长24%;尽管下游装机需求保持较高增速,全年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领域)超645GWh,同比增长48%,但总产量与装机量之间仍存在525GWh的缺口,反映出产能消化压力。

与其在低毛利赛道消耗资源,不如集中精力猛攻高潜力领域,这波调整或为后来的利润增长埋下了伏笔。

 

 

80后掌舵智能制造领军企业

 

吴丰礼,这位80后创业者在2007年创办了拓斯达,从注塑机周边设备起家,一晃近20年,始终扎根制造业。他带着团队深度研发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底层技术,脚步扎实:从2010年推出第一台机械手,到2020年就实现年出货量破万;从2015年开始研发多关节机器人,如今累计出货量近万台......

净利润增长446.75%!“广东机器人第一股”前三季报出炉图4

 

拓斯达不断打磨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智能装备,打造以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实现了从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到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全栈闭环。

2025年,拓斯达更是产能和研发齐发力:4月,智能设备总部基地正式启用并投产;7月,全球研发总部基地也启用了,技术研发和创新转化的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为拓展全球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了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工业场景的深刻理解,拓斯达在新产品上也迎来了突破。今年9月,该公司面向全球发布了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这是第一台在注塑行业落地应用的人形机器人,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走进工业车间又近了一步。依托服务15000家工业客户的经验,“小拓”已经在注塑车间完成了多轮验证。它集成了3D相机和AI视觉检测系统,能实时判断注塑件良率,还能自己完成装盘,从检测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

净利润增长446.75%!“广东机器人第一股”前三季报出炉图5

 

从当年专注注塑机周边设备的小厂商,到如今成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链主”企业,也是广东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骨干企业,拓斯达用近20年的时间,靠着技术深耕和清晰的战略布局,在机器人浪潮中,稳稳地占据了领先位置。

 

 

写在最后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更是冲到1350万套,两大类产品产量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增长势头迅猛。

产量增长的同时,行业技术与质量同步升级。从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本体,关键技术国产化率稳步提高,柔性制造与智能作业水平显著增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

不过,技术突破的路上仍有关键关卡待闯。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行业演讲中就提到,当前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状态,大致相当于ChatGPT发布前几年的阶段。“行业已经找准了方向,却还未达到真正突破的临界点”。

显然,机器人光 “拼产量” 远远不够的,“提质效”才是核心航向,这也离不开全行业的协同发力。企业需聚焦核心技术啃硬骨头,打破国外垄断;扎根细分场景深耕细作,用实战数据反哺技术持续迭代;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补上零部件与整机的适配短板,携手推动行业从 “勉强能用” 升级为 “顺手好用”,从 “国产替代” 进阶为 “全球领跑”。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十年苦修,汉阳扫雪机器人的豪赌
西门子、达索领跑全球!PLC+机器人虚拟调试市场解读~
北大&智源研究院最新!RoboOS-NeXT:“记忆 + 分层架构” 实现通用多机器人协作
舍弗勒将与Neura Robotics合作开发和供应人形机器人
价格破万,人形机器人真的“平民化”了?
小鹏女机器人是真人?全网吵疯了,何小鹏扒皮回应
Altman怒喷OpenAI唱衰者;小鹏发布人形机器人IRON;苹果支付10亿美金,新Siri将引入谷歌Gemini|极客早知道
小鹏机器人走猫步火了,网友:太像真人/曝Nano Banana 2即将发布/手机信号栏被塞广告,中国移动回应
ADI 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1.3个亿!国内汽车密封条龙头拟增资特种机器人头部研发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