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 年,全球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达 49.9 亿美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达 12.2%。未来全球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2024-2028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9.4%。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头部厂商主要包括美国的 MKS 和 AE。
中国大陆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总市场规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 年,中国大陆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达 112.6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达 16.9%。未来中国大陆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2024-2028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1.2%。虽然中国大陆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行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展现出了快速的发展势头。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中国大陆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行业在多个下游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半导体、光伏、显示面板、光学镀膜、医疗设备和科研仪器等;其中,半导体是中国大陆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行业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
半导体行业由于其制程要求纳米级精度和极高的工艺一致性,在频率稳定性、功率精度、调谐速度和功率重复性上的要求都远高于其他行业。半导体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强调全数字化控制和自动匹配网络,需实现高精度工艺控制,具备显著的技术壁垒,是技术要求最高的应用领域。
1、半导体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
随着全球半导体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通过提高功率转换效率、优化等离子体产生和控制技术,不断推动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计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供应商与半导体制造企业、设备制造商等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工艺优化等工作推动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技术的全球应用,全球半导体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市场将稳定发展。
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中,中国大陆将半导体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从资金、税收、人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为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此外,本土晶圆厂积极扩产,增加对半导体设备的采购,作为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等关键零部件的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从 2019 年到 2023 年,市场规模由 31.7 亿元增长至 58.4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6.5%。未来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2024-2028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2.5%。
2、光伏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
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在光伏电池片的镀膜环节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 Topcon、HJT 和 XBC 等新技术产品的扩产过程中,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需求逐步放量。光伏行业的技术迭代和扩产需求为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质量和稳定性,而等离子体在镀膜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因此其需求随着光伏电池片的扩产而增加。随着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功率传输和阻抗匹配技术也需要同步创新,以满足更复杂、更高精度的工艺需求。这种技术协同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在光伏行业中的应用。
与此同时,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需求也促使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适应光伏设备的高效运行。国产验证与替代加速,光伏电池片的镀膜设备在电池片生产线中的价值占比达到了 50%以上,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作为这些设备的核心零部件,需求也随之增长。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光伏电池片的制造效率和质量,因此其需求随着光伏电池片生产设备的扩展而增加。
Topcon 和 HJT 等技术的应用与扩产将继续带来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需求增量。光伏行业的技术路线经历了从多晶硅到单晶硅的转变,尤其是 N 型硅料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光伏电池片的更新迭代。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镀膜和刻蚀等工艺环节中,需求随之增加。
中国大陆光伏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光伏制造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光伏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从 2019 年到 2023 年,市场规模由 3.4 亿元增长至 11.1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35.0%。这一增速得益于光伏电池片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高效电池技术对薄膜沉积与刻蚀工艺设备需求的提升。
展望未来,预计 2024 年至 2028 年,随着 Topcon 和 HJT 技术逐步成为主流,高端光伏电池片制造对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依赖性将显著增强。相比 PERC 电池,Topcon 和 HJT 工艺对 PECVD 和 PVD 设备的需求更高,尤其是在透明导电膜(TCO)和钝化膜沉积环节,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使用密度显著增加,这将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故该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复合增长率为 9.7%,市场规模在 2028 年有望超过 21 亿元。
3、显示面板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
显示面板制造设备市场是显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涵盖 LCD、OLED、Micro LED 等显示技术的制造设备。随着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面板制造设备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统计,自 2019年的 945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 1,193 亿元,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1,585 亿元。2019年至 2023 年复合增速为 6.0%,预计未来 2024-2028 年复合增速为 3.2%。
整体而言,过去几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制造设备市场稳步增长,未来几年在行业需求等因素推动下,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随着 OLED、Micro LED 以及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等离子体工艺的要求日益提升,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高频率、稳定性和精准控制能力成为关键。例如在 OLED 显示面板中,PECVD 和磁控溅射工艺对薄膜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通过频率和功率的精准控制,显著提升了沉积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 Micro LED 等新兴技术中,巨量转移和薄膜加工需要更高频率、更高功率密度的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支持,为显示面板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市场进步和扩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场需求方面,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基地,其庞大的产能规模和不断扩大的高端显示需求是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 年全球显示面板产量达 304.9 百万平方米,中国大陆以 213 百万平方米显示面板产量,占据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如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正在加速扩产,同时布局高世代生产线(如 10.5 代线和 8.5 代线)。
产能的扩张与高端显示需求(如 4K/8K 超高清电视、高刷新率电竞屏、车载显示等)的增长,对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此外,高端显示技术对制造工艺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性能优化直接决定了显示产品的质量。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大陆显示面板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的 8.2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1.4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8.5%,预计到 2028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1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0%。
4)其他应用领域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
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应用较为广泛,除了半导体、光伏和显示面板等主要的应用领域,还包括精密光学领域、科研领域、航天领域、医疗等其他领域。在中国大陆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其他应用市场中,医疗和航天领域应用市场增速较快。在医疗领域应用方面,预计应用将持续在现有科室深化,向新的科室和疾病领域拓展。
在航天应用领域方面,预计未来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在推进系统、通信技术、材料加工与处理、空间环境模拟等方面应用将更加广泛。此外,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在工业精密光学领域应用市场预计稳步增长,未来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应用主要在镀膜工艺、微纳加工和光学元件表面处理方面。在科研领域方面,尽管对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需求广泛,但应用相对分散,未来需求主要包括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与多学科融合加深,向更高精度和可控性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大陆其他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市场规模预计稳步增长。2023 年,中国大陆其他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达 31.6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达 16.8%。未来中国大陆其他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24-2028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0.0%。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