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CPI数据显示,6月我国汽车市场价格呈现阶段性企稳态势。其中,燃油小汽车与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4%和2.5%,降幅创近28个月和26个月新低。

这一数据被视为5月以来多部门联合治理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阶段性成果。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6月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能源车核心部件的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显示上游成本压力正在缓解。
董莉娟指出,价格波动与近期政策调控密切相关:"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1%,但价格战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下滑至4.2%,低于传统车企6.8%的水平。
5月初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呼吁车企通过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并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
在6月初,工信部、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对17家国内主流车企负责人进行了联合约谈,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打价格战,不搞“内卷式”恶性竞争。
再加上相关金融机构叫停“高息高返”、部分地区暂停购车补贴,压缩整车厂对供应商的支付账期到60天之内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努力,试图缓解汽车行业的“内卷”现象,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行业生态出现积极变化。
某新能源车企高管向电车Daily透露:"头部企业已主动调整促销策略,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技术迭代和服务升级。"市场数据显示,终端优惠幅度环比减少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成本压力仍在传导。6月锂离子电池价格同比下降4.8%,但降幅环比收窄0.2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碳酸锂价格企稳回升,电池成本对整车价格的拖累效应正在减弱。
资本市场同样给出积极反馈。6月汽车板块指数上涨明显,其中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股价涨幅居前。有券商分析师表示:"价格体系重塑将改善车企盈利预期,预计下半年行业平均毛利率将整体回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