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 在人形机器人控制系统中,每个关节都需要通过传感器去确定关节的位置和状态,从而通过算法去对多个关节进行相应的控制,多个关节联动实现复杂的动作执行。那么如何确定关节的位置和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编码器了。在机器人系统中,编码器是实现精确运动的核心传感器,典型的人形机器人上,14个旋转关节共需要28个编码器,14个线性关节共需要14个编码器,双手共需要12个编码器,整机总共需要用到54个编码器。编码器的核心功能是,将机械运动(旋转或直线位移)转换为电信号(脉冲或数字编码),从而让机器人控制器实时获取运动部件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或方向信息。具体来说,编码器可以检测电机、关节的实时位置,比如机械臂关节的旋转角度、移动机器人轮子的转动圈数等;或是在线性关节中,计算关节的运动速度;编码器能够反馈实际运动状态,与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对比,实现 “指令 - 执行 - 反馈” 的闭环控制,比如修正机器人的位置偏差、防止过冲。编码器有多种类型,如果根据输出信号是否以来初始位置来区分,编码器可以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两种。其中增量式编码器是通过运动部件旋转时,通过遮挡光或是磁场来产生周期性的脉冲信号,通过脉冲计数计算位移,这种编码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在鼠标滚轮上非常常见。不过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断电后系统无法知道当前的位置信息,随着时间可能会累积误差。绝对式编码器是指每个位置,比如角度、距离都有对应的编号,所以编码器可以根据这些编号来确定位置,不依赖初始的位置,断电后也能够知道当前的位置。但缺点是结构相对增量式编码器更复杂,成本高3-10倍,一般是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果按照检测原理,编码器又可以分为光电编码器、电磁编码器、霍尔编码器。光电编码器将编码盘上细密的透光栅放置在激光器和传感器之间,通过遮挡光线来产生脉冲,精度可以非常高,但对环境洁净度敏感,因为灰尘可能会遮挡光路。电磁编码器则是基于磁场变化产生信号,通过永磁体和霍尔元件、磁阻传感器等产生信号,可以适用于复杂环境,不受粉尘干扰,但精度相对光电编码器较低。霍尔编码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即磁场变化改变半导体电压,通过电压的变化来检测位置,这种编码器精度相比电磁编码器更低,可以用于一些低精度的消费级机器人场景。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更多热点文章阅读比亚迪海外遭遇“专利流氓”,恐在此地全面禁售,并公开数据励志女王!这位半导体高管,夺得世乒联美国大满贯女单冠军!RK这颗芯片爆了!下一代芯片再续神话?订单暴增800%!消费芯片新风口:东北装空调宗申命名“碰瓷”智界和问界!三轮车龙头的电动化转型焦虑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