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热得像夏天的蚂蚁一样,全都是各大厂家在发布新车,我也跟风卖了油车,换了辆纯电车,图省油、环保,还想体验那把“推背感”。结果开了3年,跑了4万多公里,省钱是省了,但坑也踩了一堆!
作为试驾过上百款车的汽车博主,我跟车主群的朋友们聊了聊,发现电车车主后悔的事儿,归根结底就这5个原因,句句戳心!想换电车的朋友,赶紧擦亮眼,看看这些坑你能不能躲过去!
冬天续航缩水,跑长途心慌慌!
一些新势力电车品牌宣传动辄500-700公里续航,听着美滋滋,可一到冬天,续航就像被“膝盖斩”!比如小编一位粉丝开的比亚迪秦PLUSEV,标称420公里,夏天能跑380公里,到了东北冬天零下10℃,直接缩到260公里,暖风一开更惨,200公里都悬!
车主群里有人吐槽,跑高速开暖风,半路得找充电桩,冻得哆嗦还得排队。油车就没这烦恼,卡罗拉1.2T油耗5.5L/100km,500公里一箱油,随便跑。WebID:11提到,电车冬季续航普遍打7折,北方更明显。想买电车的,先想想你那儿的冬天有多冷,长途跑得多不多,不然续航焦虑够你喝一壶!
没家充,公共桩排队贵又烦!
再就是,电车省钱全靠家充,0.6元/kWh,秦PLUSEV跑1000公里才80块,油车得500块。可没家充的日子,简直是“移动焦虑机”!
比如有些小区不让装桩,公共快充1.2元/kWh,1000公里得160块,排队半小时是日常,冬天充电还慢,1小时都充不满,如果碰上节假日上高速,服务区排队取号充电,更会急的你抽自己几个耳光,傻乎乎的开电车跑长途高速!
一朋友开特斯拉Model3,家充一年省4000块,没桩的靠公共桩,成本跟油车差不了多少。有数据显示,公共快充价格0.8-1.5元/kWh,城市充电桩覆盖率参差不齐。买电车前,先确认能不能装家充,或者附近充电站多不多,不然省钱的梦就得碎!
电池衰减和保值率,卖车时心疼到吐血!
电车电池用久了,衰减是硬伤。我的秦PLUSEV开了3年,电池健康度掉到92%,续航少了30公里。有车主提到,LFP电池8年衰减10-20%算正常,但卖车时买家一听衰减,直接砍价!
一家专业机构J.D.Power的数据显示,电车3年保值率平均50%,秦PLUSEV买时10.5万,3年后残值5-6万;卡罗拉3年保值率70%,10万买的还能卖7万。
车主论坛上有人哭诉,厂家的新车发布太频繁,某款电车卖二手像“割肉”,油车至少回血多。想买电车的,选耐用的LFP电池,但做好心理准备,二手车价可能低得让你想哭!
售后服务跟不上,修车贵又慢!
电车维修点少、配件贵,售后是个大坑!一些车主说,自己的电车修了一次电机控制器,花了5000块,等件等了半个月,4S店还说“正常”现象。车主群里吐槽,某些新能源品牌网点少,小城市修车得跑几百公里。
特斯拉服务网点多点,但电池更换动辄10万+!相比这一点,燃油车就省心多了,丰田4S店遍地,卡罗拉换个机油300块就能搞定。不过有人提到,特斯拉电池质保8年12万公里,但非核心品牌售后覆盖弱。买电车前,查查品牌4S店分布,配件供货咋样,不然坏一次车,钱包和心情都得崩!
智能化爽归爽,低配体验像老年机!
电车最大的卖点是智能化,大屏、语音、OTA升级,玩起来像科幻片。可低配电车往往阉割严重,智驾拉胯、屏幕小、反应慢,体验跟油车没啥区别。小编我试驾过低配电车,语音控制卡得像结巴,自动泊车老“翻车”。
但是高配的Model3还是很爽的,FSD智驾高速变道稳,OTA常更新,秦PLUS高配的DiLink系统也能语音点外卖,这点也是秒杀燃油车!
所以低配电车买回去,科技感全无,油车至少稳定耐用。车主吐槽:“花10万买电车,以为高科技,结果跟老年机似的!”买了电车想开起来爽?预算得往中高配靠,别贪便宜买低配!
小编给大家算了一下成本对比(3年,2万公里/年):
- 秦PLUSEV(10.5万落地):耗电13kWh/100km,家充0.6元/kWh,3年电费4680元;保养3000元;保险1.8万;保值率50%,残值5.25万。总成本:10.5+0.47+0.3+1.8-5.25=7.82万。
- 卡ro拉1.2T(11.2万落地):油耗5.5L/100km,油价8元/L,3年油费1.98万;保养4500元;保险1.5万;保值率70%,残值7.84万。总成本:11.2+1.98+0.45+1.5-7.84=7.29万。
电车家充省钱,但保值率低,油车综合成本略优,没家充电车成本更高!
小编总结,开了3年电车,这位车主算是悟了:续航冬天缩水、没家充巨烦、电池衰减伤保值、售后坑人、智能化看配置。某些电车看起来省钱但不省心,油车稳但油费确实贵,比电车的开销成本还是多一些的!
最后,小编提醒一下,如果你真的想换电车的,先问问自己:能装家充吗?冬天跑长途多吗?预算够高配吗?最后,小编问一句,你现在开的车是电车还是油车?踩过啥坑?如果小编给你20万,你会买电车还是油车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吐槽,咱们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