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突破软体机器人操控难题,磁性机器人像“液滴”般移动

中国机器人网 2025-08-01 12:00

资讯配图

前言

遇到障碍时可自动分解,越过障碍后又融合到一起。


资讯配图


近日,清华大学海洋软体机器人与智能传感实验室副教授曲钧天团队在磁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的基于电磁线圈阵列可编程操控平台,让磁性机器人能够像“液滴”一样灵活移动。


磁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具备可编程变形能力和多模态运动特性,能在复杂环境中灵活执行各类操作任务。然而,现有基于弹性软体材料的机器人自主变形能力有限,难以在狭窄缝隙中自由导航。


资讯配图


“围绕机器人在大规模、独立与可编程操控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我们首先构建了一种高密度分布式电磁线圈阵列,在毫米尺度上实现机器人的可编程操控。”曲钧天介绍,平台集成了144个小尺寸电磁线圈,能在113毫米见方的工作空间内生成多个局部磁场,实现多点独立驱动。


通过调节相邻线圈电流的方向与幅值,平台就能诱导机器人发生可逆分裂与合并。当两个线圈施加方向相反的电流时,可驱动“液滴”产生拉伸形变;进一步调节磁场强度比,还能精确控制分裂后的“液滴”体积比。


实验证明,机器人在复杂任务场景下具备高效协同能力,包括自主排序、图案重构、数字显示、摩斯编码和流体混合等功能。曲钧天表示,该成果为海洋微流控、器官芯片、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尺度智能操作范式,有望拓展磁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边界。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免责声明

章来源:千龙网‍‍‍‍‍‍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慕老师159 0176 7989(微信同号)。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CVPR2025|Tartan IMU:机器人惯性定位领域的轻量级基础模型深度解析
因智元机器人收购 这家公司被停牌核查 此前股票持续上涨22天 股价累计涨幅1083.42%
Science子刊:成功率100%?头戴式手术机器人实现眼科手术"动态零误差"
签下360万美元大单,这家四川机器人企业全年产值有望翻番
全球最大VLA模型之一!字节40 亿参数GR-3:通用机器人精细操作成功率提升 250%!
川机器人公司启动科创板IPO,去年营收近3000万
VLA-OS:NUS邵林团队探究机器人VLA做任务推理的秘密
15.8万就拥有一台1米65的人形,还免费送个机器人,这事儿靠谱吗?
集成者的胜利:智能机器人商业化“最后一公里”的新范式 | 数据猿专访
2025年仿生系统与机器人国际会议(ICBSR 2025)征稿通知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