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7月报:市场需求分化,中美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引行业变革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 2025-08-01 17:30
资讯配图

核心观点

消费电子-7月报


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呈现分化:智能手机市场,在关税波动、宏观经济挑战等因素影响下,市场需求持续承压,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2.952亿部,同比增长1.0%;中国市场出货6896万部,同比下降4.0%,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趋势。全球PC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2025Q2出货6840万台,同比增6.5%,除美国外,其他地区需求保持强劲。
AI相关消费电子产品成为市场新引擎,AI手机、AI电脑、AI眼镜跻身年轻人“潮流三件套”。其中,智能眼镜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电商平台相关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入驻品牌数量较去年增长超3倍。另外,得益于消费补贴及产业链协同降本,智能眼镜均价已降至1500元左右,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普及。
政策层面,全球AI治理框架加速成型。7月23日,美国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通过放松行业监管、扩大技术出口及强化意识形态主导等举措,巩固其在AI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7月26日,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倡导以“向善为民、尊重主权、发展导向、安全可控、公平普惠、开放合作”为核心治理原则,推动全球AI技术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的发布,也标志中国从技术追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这两大政策动向将深刻影响消费电子行业,尤其加速AI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创新。
资讯配图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月报




月报快览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

1

行业总量

    •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2.952亿部,同比增长1%
    • 2025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6896万部,同比下降4%
    • 2025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6.5%
    • 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
    • 预估2025年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1980万部,渗透率约1.6%

    2

    电子供应链

      • 英伟达H20将恢复对华销售,还将推新款GPU
      • AMD宣布将重启对华出口AI芯片
      • 预估三季度NAND Flash平均合约价季增5-10%
      • LPDDR4X供给紧缩推升价格,智能手机产业将加速导入LPDDR5X
      • 美光推出首款太空级SLC NAND
      • 美国ITC裁决三星胜诉,京东方OLED将遭禁售

      3

      企业风向标

        • WAIC 2025展示AI技术突破,华为昇腾超节点亮相

        • 果放弃自研折叠iPhone方案,转向三星显示技术,预计2026年9月上市
        • 星发布Galaxy Z Fold 7Z Flip 7折叠屏手机

        • 阿里巴巴发布夸克AI眼镜研发进展
        • 再以投资切入产业链上游,华勤技术拟23.93亿元受让晶合集成6%股份
        • 立讯精密接盘闻泰科技深圳公司
        • 鸿海开始导入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
        • 海光C86新一代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发布,增强国产终端竞争力
        • 宇树科技启动IPO,最快明年上半年上市

        4

        产业政策

          • 美国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确保算力优势
          •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1

          行业总量


          •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2.952亿部,同比增长1%
          7月14日,IDC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52亿部,同比增长1.0%,增长主要来自于AI相关技术创新与新机密集发布等的共同作用。尽管市场保持正增长,但受关税波动、宏观经济挑战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持续承压,尤其是低端市场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支出优先级下降。
          2025年第二季度,从全球市场厂商出货量排名来看,三星出货量同比增长7.9%,市占率仍位居第一且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苹果、小米、vivo、传音位列2-5名。

          资讯配图


          • 2025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6896万部,同比下降4%
          据IDC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0%,结束了此前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趋势。“国补”对于市场需求的拉动有限,大部分厂商为了合理控制渠道库存水位,在第二季度控制出货量,并且借助“618”促销来清理渠道库存,预计2025下半年或仍将延续弱复苏格局。
          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市场厂商出货量排名,1-5名分别为华为、vivo、OPPO、小米和苹果,其中小米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资讯配图

          • 2025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6.5%
          7月9日,IDC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达6840万台,同比增长6.5%。受进口关税政策影响,第二季度美国PC市场增长放缓,和去年同期出货量相当,而全球其他地区整体仍保持强劲需求,同比增长9%。具体来看,25Q2全球PC市场出货量前五企业依次是: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及华硕。
          资讯配图

          • 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
          近日,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超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7400万件。AI手机、AI电脑、AI眼镜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潮流三件套。
          在不少门店,AI眼镜“货到即售”,供不应求。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能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入驻品牌数量较去年增长超3倍。此外,在国家补贴和产业链协同下,产品入手门槛正在降低,智能眼镜均价已从2000多元降至1500元左右。

          • 预估2025年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1980万部,渗透率约1.6%
          7月22日,根据TrendForce最新预估,2025年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1980万部,渗透率约1.6%,与2024年持平。尽管成长速度较前几年放缓,但受到技术进步与价格下调带动,折叠手机逐渐成为中高阶市场的技术焦点,以及品牌差异化利器。各大厂商正加速布局新品,并积极扩展产品线与价格区间,为2026年可能到来的市场爆发期作准备。

          2

          电子供应链


          • 英伟达H20将恢复对华销售,还将推新款GPU
          当地时间7月14日,英伟达通过官网宣布,英伟达正在提交重新销售H20 GPU的申请,美国政府已向英伟达保证将授予许可证,并且英伟达希望尽快启动交付。另外,英伟达将为中国推出新的完全兼容的NVIDIARTX PRO GPU。
          自2022年起,美国政府对先进的英伟达芯片出口至中国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此后还进行了数次加码。今年4月,美国出台了对中国AI芯片出口的新的管制措施,导致英伟达对华特供的H20芯片无法继续在中国销售,并且几乎被排除在了中国市场之外。对此,英伟达在截至4月27日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计提了45亿美元损失,并且预计第二财季还将损失80亿美元营收。
          据消息透露,由于中国市场需求强劲,英伟达改变了仅依赖现有库存的想法,已向台积电下单了30万块H20芯片。据悉,英伟达此次向台积电的新订单,将补充其现有的60万至70万块H20芯片库存。

          • AMD宣布将重启对华出口AI芯片
          7月16日,美国芯片公司超微半导体(AMD)宣布,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MI308即将恢复对华出口。AMD表示,“我们最近收到特朗普政府的通知,向中国出口MI308产品的许可证申请将被推进至审核流程。我们计划在许可证获批后恢复出货。

          • 预估三季度NAND Flash平均合约价季增5-10%
          据TrendForce最新预测数据,NAND Flash市场历经2025年上半年的减产与库存去化,供需失衡情况已明显改善。随着原厂转移产能至高毛利产品,市场流通供给量缩减。需求面则有企业加码AI投资,以及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芯片大量出货支撑。
          展望第三季NAND Flash价格走势,预估平均合约价将季增5-10%,其中移动端的eMMC/UFS因智能手机市场下半年展望不明涨幅仅0-5%。

          • LPDDR4X供给紧缩推升价格,智能手机产业将加速导入LPDDR5X
          7月17日,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韩系、美系存储器原厂将于2025、2026年大幅减少或停止供应LPDDR4X,然而配套的手机处理器芯片规格却未能同步支持LPDDR5X,导致供需缺口浮现。
          为避免供应缺口影响产出,品牌厂因此扩大采购LPDDR4X,这是推升此波合约价格上涨的主因。随着主流供应商减少生产旧世代产品,LPDDR4X供应收敛已成必然趋势,因此预估此波涨势将至少延续至明年初,待品牌扩大采用LPDDR5X后才得以舒缓。

          • 美光推出首款太空级SLC NAND
          当地时间7月22日,存储芯片大厂美光科技宣布推出业界密度最高、耐辐射的单层单元(SLC)NAND产品。该产品的芯片容量为256 Gb,是包括太空合格的NAND、NOR和DRAM解决方案的产品组合中的第一款。该产品现已上市,是同类产品中第一款由主要存储制造商提供的产品。

          • 美国ITC裁决三星胜诉,京东方OLED将遭禁售
          7月15日消息,据韩国媒体ETNEWS报道,显示面板大厂三星Display在针对中国显示面板大厂京东方(BOE)提起的侵犯商业秘密的美国诉讼中获得了胜利,京东方的OLED产品将被禁售。


          3

          企业风向标


          • WAIC 2025展示AI技术突破,华为昇腾超节点亮相
          7月26-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展出800余家企业3000项技术成果。大会核心亮点“镇馆之宝”及获奖企业产品重磅亮相,在算力底座、行业应用、终端创新等方面全面展现了AI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的最新进展。
          其中,华为首次展示昇腾384超节点系统Atlas 900 A3 SuperPoD,集群通信带宽提升15倍,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效率达传统架构2.5倍。展会现场华为还同步公布了昇腾AI生态的丰硕成果:已适配开发80多个主流大模型,与2700余家合作伙伴孵化60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覆盖互联网、金融等11大领域。

          • 苹果放弃自研折叠iPhone方案,转向三星显示技术,预计2026年9月上市
          7月15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已决定放弃自研折叠屏方案,转而采用三星显示的成熟技术方案,预计其首款折叠iPhone将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铰链组件由与三星合作密切的Fine M-Tec提供,具备无折痕设计优势,有望提升产品可靠性与观感。
          此前,苹果已将折叠屏面板交由三星独供,并计划进入新产品导入(NPI)流程,完成核心供应商确定。该机型预计配备5000mAh以上大容量电池,定价或达2000-2500美元,将成为苹果史上最昂贵的iPhone之一。苹果同时已暂停折叠iPad项目,全力推进折叠iPhone开发。

          • 三星发布Galaxy Z Fold 7与Z Flip 7折叠屏手机
          7月9日,三星正式发布Galaxy Z Fold 7与Z Flip 7折叠屏手机,两款新机以纤薄机身和屏幕升级为主要卖点,加入新一代Armor FlexHinge铰链技术。
          Galaxy Z Fold 7折叠态厚度仅8.9mm,相比前代缩减3.2mm,展开后更薄至4.2mm,成为目前最轻的大折叠机型(215g)。其外屏升级至6.5英寸,内屏达8英寸并搭载2亿像素主摄,NPU性能较前代提升41%。但4400mAh电池容量引发续航担忧。
          Z Flip 7采用4.1英寸全覆盖外屏,消除边框视觉割裂,内屏峰值亮度达2600nits。该机配备5000万像素双摄系统,新增双焦滑杆操作,并引入Stretch Clock动态时钟功能。尽管电池增至4300mAh,但仍低于行业主流水平。
          据了解,两款机型均搭载升级版Galaxy AI功能,其中Photo Assist新增智能清除建议,Circle to Search支持游戏场景即时识别。

          • 阿里巴巴发布夸克AI眼镜研发进展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巴巴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据悉,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了阿里和支付宝生态:具备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支持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丰富场景。夸克AI眼镜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主流功能,并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 再以投资切入产业链上游,华勤技术拟23.93亿元受让晶合集成6%股份
          7月29日,华勤技术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协议受让力晶创投持有的晶合集成1.2亿股股份,占晶合集成总股本的6.00%,转让价格为19.88元/股,转让总价为23.93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向晶合集成提名一名非独立董事。公司拟通过本次交易及承诺长期持有晶合集成股份,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并借此机会进行关键的战略投资布局。

          • 立讯精密接盘闻泰科技深圳公司
          7月3日,天眼查显示,近日,闻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闻泰科技退出,新增立讯精密全资子公司立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法定代表人由颜运兴变更为王伟超,同时多位主要人员发生变更。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子软件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自有房屋租赁、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转让下属深圳闻泰等多家公司的股权以及相关业务资产包,交易价格总计约43.89亿元,今年6月,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部分业务案获批。

          • 鸿海开始导入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
          7月21日消息,鸿海继今年第二季度大量生产英伟达GB200 AI服务器、本季度开始投产新一代的GB300之后,7月也开始导入设计英伟达下一代AI服务器主力平台Vera Rubin。供应链人士表示,按照鸿海的出货进度,GB200将在今年出货完毕,GB300已经开始小批量产出货,将成为2026上半年的AI服务器出货主力产品。Vera Rubin相关产品有望成为2026下半年到2027年的主力产品。

          • 海光C86新一代移动工作站及工作站发布,增强国产终端竞争力
          7月11日,海光信息新一代海光C86处理器工作站及移动工作站首发亮相,十余家主流整机厂商共同推出数十款C86终端新品,全面覆盖办公、科研、工程、设计等多场景需求,标志着国产终端从关键行业替代向全行业场景替代突围。
          凭借在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下沉,海光新一代C86终端产品持续满足全行业、多元化客户需求。据测试结果显示,C86处理器性能实现大幅跃升,移动工作站产品相较上一代单核性能提升62%,多核性能水平提升超过135%;工作站产品单核性能提升43%,多核性能提升68%,综合指标领先国内同类旗舰芯片,比肩国际主流专业级芯片水准。
          在安全层面,延续海光自研安全体系的优势,内置密码协处理器CCP等多项安全技术,为终端应用带来可信计算全套解决方案,不占用计算核心资源,即可实现高性能与高安全的最佳平衡,并通过安全可靠Ⅱ级认证。此外,C86处理器具备良好应用兼容性,适配主流软件生态,迁移部署无需牺牲效率和性能,可支持各类CAX工程软件、EDA、BIM、3D等专业工具场景需求,保障终端产品应用能力。
          目前,联想开天、紫光计算机、软通华方(清华同方)、中兴等厂商已共计推出数十款C86处理器工作站及移动工作站整机新品,全面覆盖了终端用户从日常办公到专业创作的多样化市场需求。

          • 宇树科技启动IPO,最快明年上半年上市
          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国内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宇树科技正式启动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协助公司按相关规定准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这意味着,这家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理论上最快明年上半年便可以上市;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4

          产业政策


          • 美国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确保算力优势
          7月23日,美国白宫发布《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内容长达28页,涵盖超90项行政建议,从多个维度对美国AI发展进行战略规划。
          资讯配图
          该计划围绕三点核心支柱展开,并辅以一系列具有强制性和时限性的量化目标,凸显其强烈的执行导向。这三大支柱分别为:一是加速创新。核心是为私营部门松绑,移除监管障碍,并确保AI发展符合政府的价值观导向;二是建设美国AI基础设施。核心是加速建设数据中心、芯片厂、能源网络等物理“硬实力”,确保算力优势;三是引领国际AI外交与安全:核心是将美国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技术联盟,并遏制竞争对手。
          为确保计划的落地执行,白宫设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在60天内,计划要求由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牵头,要求所有联邦机构识别并提议废除或修改阻碍AI发展的法规;90天内由商务部牵头,启动“美国AI出口项目”,以支持“全栈AI出口包”的开发与部署;120天内,OMB必须发布关于联邦机构如何采购“无偏见”AI的指导方针。

          •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旨在促进世界AI合作与共治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并倡议成立总部设在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旨在推动全球AI治理多边合作,协力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行动计划》呼吁各方在遵循向善为民、尊重主权、发展导向、安全可控、公平普惠、开放合作的目标和原则基础上,切实采取有效行动,协力推进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行动计划》的发布,也标志中国从技术追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







          关于华强


          1 / Earth Hour

          资讯配图

          ♦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HQ Research)成立于2012年,是深圳华强(股票代码000062.SZ)旗下专注于电子产业链研究和科技创新赋能的第三方行业智库。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设有国际科技创新赋能中心、电子产业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专精特新加速器平台、产业研究咨询中心四大服务主体,主要开展科技创新赋能和产业研究咨询两大核心服务,助推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 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华强”)于1994年成立,199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电子信息产业深耕三十余年,打造了中国本土最大的综合性电子元器件交易及服务平台,既是国内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龙头企业(主品牌为“华强半导体集团”),也是电子元器件长尾交易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先行者,并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市场“华强电子世界”和全球知名的电子元器件B2B信息服务网站“华强电子网”。


          点击关注 了解更多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人工智能 消费电子
          more
          【报告】人工智能专题三: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标准化指引-2025版(附PDF下载)
          NVIDIA 人工智能开讲 | 黄氏定律与 AI 工厂经济学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
          【报告】人工智能专题二:2025人工智能赋能跨境电商女性出海白皮书-35页(附PDF下载)
          星逻万象入选《“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集(2025)》
          杨斌:复数的多元智能,撞上了单数的人工智能丨清华经管说
          如何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首篇智能体自进化综述!
          【教育】熊璋:人工智能教育需覆盖全过程全场景
          【教育】任友群:将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科研项目和创新应用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于2025年上海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础研究专项的立项通知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