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京东先后领投,这家创企发布“性价比最高”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猎场备忘录 2025-08-05 07:36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最新原创报告(共235页)
资讯配图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

正文:

2025年7月30日,被阿里巴巴、京东先后领投的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创企[逐际动力]正式发布其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LimX Oli售价15.8万元起,为高校、科研机构和开发者提供全尺寸、全自由度、全开放的通用人形平台。
这也是公司继去年推出全球首款“三合一”双足机器人TRON 1后,在科研级机器人产品领域又一力作,更是作为业内首款20万元以下的全尺寸、全自由度科研级人形机器人,一时间刷屏网络!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高昂的人形机器人成本一直是困扰AI科研人员、机器人开发者及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等泛通用机器人从业者等各个领域研究团队的痛点,而[逐际动力]正以科研人员和开发团队负担得起的价格,使其拥有高自由度全尺寸的稳定硬件、软硬件开放程度极高、动作库和控制器在线OTA等二次开发支持,目前LimX Oli分为Lite、EDU及Super三个版本为复杂感知、运动控制与交互算法的训练、验证和落地提供全方面的高效支持。

其实市面上全尺寸、全自由度的科研级人形机器人并不多,典型代表是[优必选]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于今年3月12日推出的“天工行者”,分为基础版、中配版和高配版,售价29.9万起;7月初,[优必选]官方表示:截至目前,天工行者在手订单已达百台,已有订单中超60%为中、高配版本,预计今年交付将超过300台。

目前来看,科研级人形机器人市场增量巨大,而[逐际动力]有望以高性价比重塑人形机器人科研教育生态。

资讯配图
LimX Oli作为业内少有的可以从实验室真正走向物理世界的全尺寸全自由度人形,核心优势:

1)全尺寸、全自由度通用构型

资讯配图

165cm标准全尺寸身高、31个机身主动自由度的通用人形构型无需改变现实物理环境,能够最大程度适配真实生活和生产场景中的任务需求;同时,凭借全自研本体结构与全身运控算法的双重优势,为开发者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通用平台,适用于步态规划、灵巧操作、多模态交互与强化学习训练等重要任务的研究和训练。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2)硬件模块化设计、SDK接口全开放:降低集成门槛

硬件与SDK接口丰富齐全、定义明确、开放性强,原创的易用设计实现软硬件高度模块化。

资讯配图

硬件层面:模块性设计和兼容性强,可实现硬件组件的轻松拆卸和更换,兼容二指夹爪、五指灵巧手等多类型末端执行器,以及语音、视觉、触觉、IMU、激光雷达等各类外部设备,为开发者提供多模态输入数据源;

资讯配图
软件层面:SDK接口全开放和易用性强;支持访问本体状态和传感器数据、底层关节控制与高层任务调度等,适用于从遥操作系统构建到模仿学习数据采集等多样化研发场景;不需要去改底层代码,直接用现有的接口就能实现深度定制和快速验证。

3)工具链开发系统持续完善,支持云端接口与OTA更新

支持云端 API调用与本地控制融合,动作库与控制器资源可通过OTA持续升级,用户可调用预设动作组合,也可进行个性化开发,快速完成测试与演示。

平台兼容大模型本地部署,具备自然语言交互能力与多数据流融合能力,为机器人控制策略、多模态理解及Agent 构建提供完整支撑。

回到[逐际动力]

[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公司全称“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由张巍(教授)于2022年深圳注册成立,围绕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术:本体硬件的设计制造、基于强化学习的小脑全身运动控制、具身大脑模型的训练策略,打造具身Agent开发工具链。

资讯配图

融资进展:五轮融资,阿里巴巴、京东等先后领投

公司备受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青睐,目前公司已累计完成5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可追溯到7月21日,公司完成由京东战略领投的新一轮融资;早期融资还包括,于2025年3月完成A+轮融融资,A轮和A+轮累计融资5亿元,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招商局创投、上汽旗下尚颀资本、蔚来资本、彼岸时代、纳爱斯集团、高捷资本、南山战新投等;于2023年10月完成由绿洲资本领投,联想创投跟投的约2亿元Pre-A轮融资;于2022年8月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明势创投、昆仲资本、峰瑞资本和智数资本。

有关科技大厂入局具身赛道(大模型赋能、投资和自研)详细梳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核心技术:本体+小脑+大脑全栈自研

硬件层面: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以及新推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Oli展现出不逊于业内顶级同行的全尺寸人形研发和产品化的能力;

大脑方面:公司于今年2月份发布了LimX VGM,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机器人操作的技术创新,全过程零真机样本数据,可实现多平台泛化,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将人类操作数据直接应用于机器人操作。

不同于传统的模型开发路径,逐际动力强调Data Recipe(多元数据配方),而不是依赖单一数据源,随着LimX VGM 的验证,可以支持真机、仿真、视频等多元数据。
资讯配图

LimX VGM工作流程

下半年,公司还计划在VLA(Vision-Language-Action)领域带来更多重要进展,进一步推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决策与交互能力。

商业化路径:IDS生态战略,聚焦可产品化技术,推动生态协同

据官方表示,公司将以以高效、开放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为基础,为“IDS伙伴”提供强大的软硬件支持,助力其在科研探索、系统开发、场景集成等环节快速验证技术路径、缩短研发周期,并逐步形成具备商业化潜力的解决方案。

小编视角:
从落地场景层面来讲:[逐际动力]优先选择ToG场景(这里特指科研院校),先实现正向现金流,再逐步向ToB、 ToC 场景迈进,最终实现从工业场景到商业场景,再到家庭场景的全面覆盖,是明智的,毕竟对于长周期且“百花齐放”人形机器人赛道而言,企业“活下去”、“活得久”最重要;但实际是沿袭以宇树科技为代表“运动派”人形机器人创企路线,定位更像硬件卖铲人,本体公司并没有产生真正技术(大脑)层面突破;宇树科技凭借先发优势和价格优势,是目前全球科研教育市场出货量最高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但本后续市场可持续性仍旧存疑,目前科研市场已严重“内卷”。
3月底,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朱总)接受媒体访谈时,曾点破这一商业化现状,表示人形机器人商业路径还是不清,买回去做研究的,或者买回去做展示的,这种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最终被认为是唱衰人形机器人而备受攻击。
技术路线层面:[逐际动力]走全栈自研路线;小编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有提到大模型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核心壁垒;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强大的AI能力将是必需项,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构建自己的技术闭环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才能在大厂林立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掌握主动权

值的注意的号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技术壁垒仍旧有待商榷,目前来看众多具身智能领域头部创企并没有哪家实现真正护城河;作为核心瓶颈的机器人“大脑”要想实现突破,仍旧道阻、路长。

有关具身智能创企面临困境、发展乱象等详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人形机器人创企们,下一阶段的故事怎么讲?

整体而言,对于人形机器人创企来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并不难,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营收也不难,难在批量化生产和实现场景真正、有效应用。
.. ... ...

接下来,小编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并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点击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与106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资讯配图
——

具身智能赛道更多解读:

DeepSeek正重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大模型赛道!

【原创】浅谈人形机器人创企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才是未来唯一出路!!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线之争:“大脑”优先,还是“运动”优先?

【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全球AI+Robotics领域,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价格有望跌至5万,保姆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
清华大学孙富春:世界模型如何重塑机器人认知?
全球首创!“一脑多态”工业人形机器人合肥首秀
VLA模型的「核心引擎」:盘点5类核心动作Token,如何驱动机器人精准操作?
这家机器人公司为何成为全球AI巨头的硬件"标配"?
起猛了!机器人,“村”里造!
同一天,又有两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获数亿元融资
基于ml的个性化可穿戴机器人控制可改善受损的手臂功能
智能进化,易用至极!新时达众为兴机器人视控一体软件全新发布
阿里巴巴、京东先后领投,这家创企发布“性价比最高”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