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利叶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Care-bot” GR-3,全身柔肤软包、可触摸交互,55个自由度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5-08-07 18:06

2025年8月6日,北京——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具备“可触摸”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

资讯配图

作为GRx系列第三代智能人形机器人,GR-3以“功能之上,有爱如初”为核心,通过柔肤软包覆材设计与全感交互系统,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边界,让“有温度的科技陪伴”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

资讯配图

“不再像钢铁侠一样冰冷。”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表示,公司想让陪伴场景下的机器人更有亲和力与安全感。

除了在配色和材质上弱化机械感,傅利叶也压缩了GR-3机器人的肩宽和身高,减少机器人的“壮汉”形象。据公司介绍,GR-3身高1.65米,比上一代缩减10厘米,身高比例相对适中,整体形象更具有亲近性。

在发布会现场看到,GR-3机器人嵌入了微表情,和人交互时通过眼球转动、眨眼和神态表情来传达情绪。GR-3还能模拟人类运动方式,完成拟人步态行走、弯腰后仰、碎步小跑等动作。

这款拟人化设计的机器人可覆盖导览问答、儿童互动玩伴等陪伴交互场景,傅利叶还试图让其在护理、医疗等场景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如行动辅助、健康监测、康复训练等。

成立于2015年的傅利叶,靠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起家。在5月公司举办的十周年论坛上,顾捷把康养作为布局具身智能的场景锚点。顾捷认为,康复场景下,产品不仅要满足动作训练需求,更注重交互性、有共情能力,提供情绪价值。这要求机器人能读懂语言、表情、动作,甚至情绪,能处理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模态信号,并及时给到相应的反馈。

资讯配图

根据顾捷的解释,把陪伴康复方向作为优先级,亦缘于他判断这一场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更具有落地可行性。

与人交互的场景,安全性至为关键。顾捷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傅利叶会建立底层的安全保护机制,包括在机器人的认知层面,设定不能伤害人的程序。

资讯配图

8月6日的发布会上,A股上市公司润阳科技(300920.SZ)董事长杨庆锋也前来站台。润阳科技8月1日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对傅利叶的E3轮投资,支付全部的3亿元投资款。

润阳科技此前披露,傅利叶E3轮的投前估值达80亿元,投资完成后,润阳科技将持有傅利叶3.5060%的股权。

公司官网介绍,润阳科技是一家位于浙江的环保发泡材料企业,产品可适用于电子工业、健康医疗、母婴用品、绿色建筑、汽车内饰、环保包装、体育休闲和舒适家居等行业领域。

润阳科技表示,向傅利叶的投资,是为了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在保持公司自有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丰富公司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傅利叶GR-3机器人的内饰使用了润阳科技的材料,润阳科技参与了这款机器人的设计研发过程。

收获3亿元新融资之际,傅利叶于7月中旬完成股改,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过,傅利叶方面对此并无相关信息披露。

资讯配图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资讯配图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打响机器人概念股退市第一枪的为什么是它?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1期(总第223期)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灵动之枢:具身智能机器人关节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量产爆发:价格战火爆来袭,科技革命下的产业重构与社会想象
看点: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机器人与AI打通迎机遇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一文说透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人形机器人炙热之下,突进与阻力的较量
谁是最靓的仔?53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中报看点
53家机器人上市企业财报半年报下载(附PDF)
对话清华大学赵明国:加速进化复现波士顿动力动作,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和创新!
2023年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公布!9所985光头!西交华科前三!(附全名单)
史无前例!美国工程师与ChatGPT4合作设计人工智能芯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新版《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
人口不足20万!丹麦小镇欧登塞如何成为全球机器人中心?
“商业化元年”开启,人形机器人再添实力新玩家
瑞士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人造肌肉,更轻巧、更安全、更坚固!
欧盟终止亚马逊并购iRobot,昔日扫地机器人巨头何去何从
肌肉组织驱动的双足机器人问世,生物混合机器人突破性进展!
专业人士浅谈机器人即服务模式——自动化的未来
院士报告|潘云鹤:人工智能的行为智能和产品智能
院士谈推动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的新动能
院士谈机器人创新设计的六大关键技术
西木科技拓宽人形机器人研究新角度
院士谈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驱动模型
院士谈机构智能让“变形金刚”从屏幕走进现实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R 机器人
more
TechWeb早报:苹果版ChatGPT曝光,马斯克注册“巨硬Macrohard”商标
劳尔、PeclersParis、WGSN发布趋势 中国移动、海尔、联想、vivo、均胜群英等出席丨2025第十五届世界CMF大会
Dwarkesh Patel:我花了100小时,才发现AI最大的瓶颈不是智力,而是学不会
解锁 AI 算力未来|首届 Arm Unlocked 2025 上海盛会,定档9月10日,报名通道开启!
【Open Car】不要再下雨了
13个基准全SOTA!人大&快手提出ARPO算法,让LLM更懂Agent协作
7大行业大模型一览(金融、医学、数学等):CUDA-L1、Agentar-Fin-R1、Chiron-o1等
全栈芯基建:Marvell重构AI芯片高速公路(六)封装·存储·平台三重奏
对话语鲸&深言达意:将Demo做成千万级用户产品,创企如何从「Early Adopter」向「Early Majority」拓展
至格科技半年内再获亿元级融资,为清华孵化的AR眼镜光学厂商|早起看早期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