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的市场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10 12:00

资讯配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义与重要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世界上继美国GPS及俄罗斯GLONASS后第三个成熟应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国于20世纪后期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并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建设北斗一号,为中国境内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二步是建设北斗二号,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及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是建设北斗三号,到2020年发射35颗卫星完成星座部署,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2022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佈《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首次规划2035年前该系统的发展蓝图。到2035年,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更优质的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使其成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是中国战略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创建以来,已在交通、农林牧渔、测量测绘、气象测报、救援救灾、通信授时、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60颗卫星,能够与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形成互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并在巴基斯坦、老挝、缅甸、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较为深入的应用。中国将继续推进北斗技术及功能的更新,为全球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战略地位。

北斗空间定位服务的定义

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包括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等服务。该等服务包括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斗芯片及模组以及北斗设备及解决方案。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的市场规模

在移动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驾驶、共享出行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对北斗产业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人民币4,17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4,857亿元,複合年增长率为3.9%。随著北斗产业逐渐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中的智能交通、低空经济、智能农业、智能水利等应用领域将为北斗产品提供广阔市场,有力推动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增长。预计到2028年,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将达到人民币9,540亿元,2023至2028年複合年增长率为14.5%。

2019至2023年间,中国北斗芯片及模组出货量由345.1百万颗增长至390.1百万颗,複合年增长率为3.1%。随著北斗在下游的渗透率提升,北斗新兴应用场景拓展。同时,中国正加速推动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替代存量GNSS应用。预计到2028年,北斗芯片及模组出货量将达到825.7百万颗,2023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6.2%。

在市场海量需求、中国製造业强劲基础及北斗在领域的深厚基础的驱动下,消费电子和交通出行领域已成为北斗规模应用的主要场景。随著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需求回暖以及北斗应用渗透率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28年,中国消费电子领域北斗芯片及模组出货量将达到692.7百万颗,2023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4.0%。在交通领域,随著北斗导航定位功能在共享单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部标机等领域不断深化应用,该领域北斗芯片及模组出货量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8年,中国交通领域北斗芯片及模组出货量将达到103.6百万颗,2023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38.7%。

在低空经济领域,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动「天空地」系统的一体化应用,为无人机等终端设备提供精准导航及定位服务,带动北斗系统深度嵌入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开闢应用新方向,拓展产业增长空间。预计到2028年,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北斗芯片及模组出货量将达到23.7百万颗,2023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31.4%。

在环境监测预警领域,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及对信息和数据的区域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的精细化要求的提升,北斗应用渗透率持续上升。预计2023至2028年间,中国环境监测预警领域北斗芯片及模组出货量将以16.0%的複合年增长率增长。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的市场驱动因素

消费电子和交通出行领域将持续引领北斗规模化应用。消费电子及交通出行领域领域将成为北斗规模化应用的主战场,推动技术从行业标配向大众刚需升级。智能手机领域,北斗短报文功能通过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实现「不换卡、不换号」的无网通信能力,并与5G+AI技术融合驱动车道级导航、紧急自动求救等功能升级;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北斗助力提高多模态行为感知能力,可用于对特殊人群的精准定位和追踪记录,实施监测行程安全。

交通领域政策持续利好,新兴应用领域渗透率稳步提升。根据2024年5月交通运输等13个部门发佈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两客一危一重」车辆行业将成为促进先进设备和北斗终端应用的重点行业。预计到2025年,中国「两客一危一重」车辆的部标机将全面升级替换;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规定,自2025年9月1日起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必须搭载具备北斗独立定位的北斗模组。

在低空经济方面,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25年明确北斗为低空经济核心时空基建,推进无人机╱ eVTOL空天地协同管控,要求构建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网络,协同5G/AI构建立体导航网,支撑无人机物流及城市低空交通规模化应用。此外,北斗应用还将由精准测绘拓展到地质灾害监测、水利监测等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芯片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国产化替代加速。国产北斗芯片已实现射频、基带、存储器、电源管理的一体化SoC集成设计。该功能缩小芯片尺寸,并提升成本优势。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上游的核心技术逐渐成熟,产业链结构日趋完善。国内厂商正抓住市场机遇,研发多频多系统、小型化、高集成的高性能北斗芯片,并积极扩充产能,加速实现对进口GNSS芯片的替代。

利好政策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进程。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北斗应用,加速GNSS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2020年4月,交通运输部《关于充分发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作用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北斗车载终端装备的升级,推进北斗三号系统车载终端的研发。2024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该政策规定,自2025年9月1日起,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电动自行车应内置具备北斗独立定位的北斗模组。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动自行车,应优先安装北斗模组。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的市场趋势

多频、多系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逐渐走向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领域。为了改善单一卫星系统定位的性能,GNSS芯片厂商陆续投入双系统或多系统联合定位芯片及模组的开发,通过多卫星系统信号共同参与定位计算,提升定位精度、可靠性和用户体验。同时,随著芯片级双频╱多频组合定位技术的发展,只用一颗芯片就能同时接收和处理多个频点的信号,进一步提升了定位的精度及可靠性。因此,多频多系统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了导航定位性能和用户体验。

加强对北斗三号信号的支持。目前各个行业所应用的导航定位芯片对最新的北斗三号信号支持能力不够、抗多径干扰能力不足。单频单点定位精度、首次冷启动时间及功耗水平仍待提升。随著北斗三号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并在全球系统进行信号升级,国产北斗芯片将利用北斗三号信号的优势,助力各类基于国产北斗芯片的设备产品提高性价比。

拓展短报文服务的应用范畴。短报文服务(SMS)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功能。北斗短报文芯片集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不仅能够提供定位服务,还能在无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地区实现双向通信。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针对大众消费领域重点突破短报文集成应用。2022年,首款搭载北斗短报文芯片的智能手机发佈,次年首部支持该功能的智能手錶也上市。

2025年雄安北斗生态合作大会上,中国时空提出通过「产业合作 — 时空之芯行动计划」推广短报文市场,核心政策包括联合芯片厂商研製低成本消费级芯片,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推出「不换卡、不换号」的北斗短信服务,并强制要求境内导航产品兼容北斗信号以重构市场规则。此外,鉴于其在自然灾害和偏远地区探险等无地面网络场景中的应急通信可靠性,具备短报文功能的设备变得日益重要。公众对安全保障意识的提升,使得该等设备开始逐步在交通、远距离通信、滑坡监测、应急救援等多个行业中得到应用。

北斗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立法层面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随著其在新基建、时空大数据、智慧城市的广泛应用而提升。其不仅为中国的数字经济提供精确的定位和时间信息,还通过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推动智能交通、灾害预警、精准农业等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例如202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列为预备制定项目,该条例将规范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相关活动,确立北斗系统作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推动北斗应用及产业发展。2024年11月,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三十週年座谈会发佈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明确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 于 我 们  资讯配图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北斗 定位 驱动
more
全球最小!新一代北斗芯片,武汉发布!
全球最小全系统全频点北斗芯片,在武汉发布
北斗短报文加持,红米首款卫星通信手机来了!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北斗伏羲(深圳)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4日成立
星图低空云受邀参加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成立30年暨北斗+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大会
电动北斗星:8年还剩1折多
伊朗正探索从GPS转向北斗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从区域到全球 北斗系统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的市场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
“低空天路”+北斗5G:解锁飞行物联网的未来密码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