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界线到 SLAM,割草机器人导航定位的下一个关键技术是它?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8-14 07:00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据贝哲斯咨询统计,2024 年全球机器人割草机市场规模为 20.53 亿美元,预计 2024-2029 年预测期内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 12.11%。

目前,导航定位技术是割草机器人实现智能化、高效化作业的核心支撑,通过 GNSS(如北斗、RTK)、视觉 SLAM、激光雷达等技术,割草机器人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精确识别草坪边界、障碍物及已修剪区域,避免重复劳动和遗漏区域。

在行业发展初期,割草机器人依赖人工铺设的物理边界线(如导线)或随机碰撞式行走,仅能在固定区域内工作,灵活性极差。不过,目前依然有一些低端产品采用这种粗放的导航定位技术,以满足小面积、简单草坪的需求。

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对割草机器人高精度定位需求的增加,割草机器人开始集成普通 GPS 实现粗略定位,结合陀螺仪规划直线路径,但精度仍然较低,一般为米级,且易受遮挡(如树木)影响。

RTK + 视觉 SLAM 是目前割草机器人主流的导航定位技术,尤其在提升定位精度和环境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RTK 通过基准站修正 GPS 信号,可实现厘米级定位,在开阔无遮挡的草坪区域能稳定提供全局坐标,快速确定机器人在 “世界坐标系” 中的位置。但其弱点也非常明显,遇到树木、房屋、围墙等遮挡时,卫星信号易丢失或漂移,导致定位失效。

视觉 SLAM 通过识别草坪中的纹理、固定参照物,在无卫星信号的遮挡区域仍能通过 “环境特征匹配” 推算自身位置,解决 RTK 的 “遮挡盲区” 问题。但纯视觉 SLAM 依赖光照条件(强光或逆光下易失效)和环境纹理。

两者融合后,开阔区域用 RTK 提供高精度全局定位,遮挡区域用视觉 SLAM 通过环境特征修正位置,形成 “全局锚定 + 局部修正” 的闭环,定位鲁棒性显著提升 —— 这正是高端割草机器人的核心方案。
过往,RTK + 视觉 SLAM 是割草机器人导航定位技术的天花板,不过现在有厂商希望打破这一局限。其中一种方式是科沃斯在割草机器人中引入了激光雷达,补充 “主动式环境感知维度”,解决 RTK + 视觉 SLAM 在复杂室外场景中的固有短板,推动导航定位技术从 “二维精准” 向 “三维鲁棒” 升级。不过,激光雷达的成本仍然是一大挑战。

还有一种升级路线是环境语义理解,它突破了传统 “感知 - 执行” 的机械逻辑,让机器人从 “能看到环境” 进化为 “能理解环境”—— 不仅识别物体的物理属性(位置、形状),更能理解其 “意义”“规则” 和 “用户需求”,最终实现类人的自主决策。这种升级,也将重新定义割草机器人的产品形态:未来的竞争,不再是 “谁的定位更准”,而是 “谁更能理解复杂场景并做出符合用户预期的行为”

资讯配图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定位 导航 机器人
more
软硬结合、AI赋能,MCT毫厘智能为VLA时代提供可靠可信的姿态感知和绝对定位
iCAR V27发布!—— 增程动力/定位中大型越野SUV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的市场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
轨迹精度暴涨 35%!MIT 开源新框架:实现机器人在极端视角下的鲁棒全局定位(RSS 2025)
联想AI挚友吴声: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定位AI人机交互第一入口
突破户外RGB SLAM尺度漂移难题,精确定位+高保真重建(ICCV'25)
深度拆解华为PBOX,厘米级定位黑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指南针”
全新红旗商务车,中大型豪华定位!将上市仅23万,2.0T轻混动力
定位纯电动紧凑型SUV 羿驰05S申报图曝光 外观采用全新设计
两部门出台《方案》:开展低空航空器等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攻克低空航空器智能感知、定位导航、能源动力等关键参数测量校准技术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